三界

三界朗读

《三界》是苏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风日催暮曛的景象和江溪半浊清的景色。诗中还表达了春寒归雁急和沙远落鸥惊的情感。此外,诗人也表达了对有志者因为执迷于诗书而误事的忧虑,以及无家可归者轻松离去的心情。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夜晚无法入眠,躺在高枕上回忆自己平凡的一生。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疲惫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风日催曛暮和江溪半浊清的描绘,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对光阴消逝的感慨。春寒归雁急和沙远落鸥惊,以自然界的动物行为抒发了诗人对离散和惊慌的心情。这些景物的描写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相呼应,凸显了他对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思考。

诗中的"有志诗书误,无家去就轻"表达了诗人对有志者沉迷于学问而忽略实际生活的忧虑。有志者虽然胸怀壮志,但可能因为过于专注于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际行动,使自己的才华难以得到实现。而无家可归者则因没有牵挂和束缚,反而可以轻松地离去,这种对比也暗示了人生境遇的不同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最后两句"短篷扃不寐,高枕念平生"表达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的心境。短篷扃不寐意味着诗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高枕念平生则表明诗人躺在高枕上,回忆着自己平凡而平淡的一生。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总体而言,苏泂的《三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处境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光阴逝去、人生追求和内心焦虑的情感。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又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唤起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

()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
()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

一到山头却下山,终朝只在翠微间。白云本是无心物,何事高低伴往还。

()
太学虀盐共苦辛,寒窗笔砚日相亲。
梁王台畔一分袂,扬子江头三换春。
箧里黄金须买酒,鬓边白发解欺人。
穷通得丧谁能定,况是男儿有此身。
()

简易军中事,川原入望多。草平铺碧锦,山远出青螺。

远愧桃花水,重临杏子河。去年关塞意,萧䬃起悲歌。

()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
雀罗门户静,无客扣柴扃。
索句髭先白,看书眼尚青。
云粘题石壁,月浸汲泉瓶。
笑杀利名客,沉酣死不醒。
()

蜀魄千年西复西,何时风隔别幽栖。中原万里多芳树,却傍五云深处啼。

()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

烟翠松林碧玉湾,卷帘波影动清寒。
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
()

世味日以陋,莫能商古今。伐异或党同,嘈杂非正音。

我生逢百罹,倍觉空苦心。堂堂玉泉家,源委非蹄涔。

()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

松棚不阔浓浓阴,池沼不宽滟滟深。宾朋不众尽同心,言语无多足知音。

三伏自然消暑气,何用深山嘉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