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朗读

诗词:《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太学虀盐共苦辛,
寒窗笔砚日相亲。
梁王台畔一分袂,
扬子江头三换春。

箧里黄金须买酒,
鬓边白发解欺人。
穷通得丧谁能定,
况是男儿有此身。

这首诗由宋代的诗人王令所作,题为《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

中文译文:
太学生和盐商共同经历了辛苦劳作,
在寒窗下,他们与笔和砚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梁王台旁分别了一次,
在扬子江头又换了三个春天。

箧子里的黄金只够买酒,
白发已经出现在鬓边,不再年轻。
贫困和富贵的命运谁能确定呢,
尤其对于男子而言,有了这样的身世更加不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太学生和盐商两个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遭遇。太学生代表着读书人,他们孜孜不倦地在寒窗下学习,与笔砚为伴,经历了辛勤的努力。而盐商则代表着商人,他们为了生计艰苦劳作,与盐打交道。两者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但他们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和挑战。

诗中提到的梁王台和扬子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梁王台是南京的一个地名,表明太学生离开故乡,远离亲友。扬子江是长江的别称,暗示着盐商的生意在不同的季节里有着起伏和变迁。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太学生的困境。他的箧子里只有一些黄金,勉强够买酒,而白发已经开始在他的鬓边出现,显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他的衰老。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描绘了太学生的贫困和辛苦,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无法预测的命运。

最后两句表达了王令对男子身世的思考。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男子所处的环境和身份都会对他们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男子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朗读
()

猜你喜欢

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

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

()

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颇知客有还乡梦,迟到西墙日尽啼。

()

绕涧绿猗猗,秋风吹紫蕤。如何生杜若,浑欲杂江蓠。

()
轻烟薄雾任渠行,幽壑深崖款我生。
变化不知天地阔,行藏只要日星明。
肯同苍狗移常熟,每为鸣鸠放好情。
便趁风雷助滂沛,人间匕筹不须惊。
()

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

衣兮木叶,髯戟面铁。
所执何书,原闻其说。

()

非藤非树漫成窠,对节方茎用若何。茉莉丛低推特艳,石榴红缀正相和。

缠绵懒蕊珠须短,澹薄微香粉汗过。不用浪誇颜色好,焉支山下汉儿多。

()
桀溺长沮振古豪,不能历聘遂深逃。
貛郎一肚皮周礼,浪说求田意最高。
()

鸣鸠村暗晓寒天,白水交流乱野田。落尽残红春不管,一川风雨阁榆烟。

()

杨花满天,榆钱满船。绿阴湖上年年,问谁寻翠钿。

桥边酒边,楼前眼前。夕阳一角阑干,对春风可怜。

()

()

废堞荒凉水色幽,昔人曾此夜传筹。西风不见龙鸾过,斜日空馀鹿豕游。

行旅似闻吹晓角,直更谁复抱寒裯。兴亡总逐浮尘散,输却青山一醉侯。

()

锦帙牙签次第开,披襟山色满兰台。初成汉苑然藜业,尽压梁园授简才。

一字霜风犹缥缈,千章河汉转徘徊。相思几夜瑶华切,肯惜如椽借草莱。

()

马头残月,暂别黄金阙。一路秋山枫落叶,到向菊花时节。

江鲈二尺新烹,年来最系归情。桂棹棠舟渔浦,持螯持酒谁争。

()
春日迟迟木香阁,窈窕佳人褰绣幕。
淋漓玉露滴紫蕤,绵蛮黄鸟窥朱萼。
横汉碧云歌处断,满地花钿舞时落。
树影参差斜入檐,风动玲珑水晶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