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朗读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并辔西游叠石溪,
断崖环合与云齐。
飞泉亦有留人意,
肯负他年尚此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九日登上寿安县锦屏山下的宿邑中的情景。诗人骑着马匹向西游走,穿过叠石溪。周围的山峦陡峭,与云朵平齐。诗人注意到有一泉水从山上飞流而下,它也似乎有着留人的意愿。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愿意留在这个美丽的山谷,不负来年依然在此栖居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中使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词语,如"叠石溪"、"断崖环合"和"飞泉",生动地描绘了山谷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诗人选择在九月九日这个特定的日子写作,也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愿意留在这个地方的决心,表示不愿负背井离乡的想法,希望继续在这个山谷中安居。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山谷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希望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谷的美景,并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希夷心地本无尘,聊借寰区寄此身。大药何须金鼎鍊,閒情惟与白云亲。

庭前花影空啼鸟,树杪茶烟不见人。我亦平生耽静趣,卜邻安得共栖真。

()
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
单车载月夹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从君去后柴门闭,惟有云閒绕屋椽。
()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

城外长淮绿渺瀰,此行聊复雁门踦。边烽已息何妨醉,民讼全稀尚可诗。

昭代声名方此振,中年离别未须悲。溧阳老尉还天幸,政自扳援得退之。

()

扶桑浴日梦初醒,天上曾闻送好声。却爱羽毛成五色,梅花照影雪初晴。

()

知是淮东宿将家,剩传英誉满京华。素书妙指传黄石,紫绶佳祥见赤蛇。

武队晓屯新细柳,戎衣秋展旧团花。太平未可全忘战,珍重夔州碛上沙。

()

一别烟云岁月深,天涯相见二毛侵。孤帆江上亲朋意,樽酒灯前故国心。

冷雪晴林还作雨,鸟声幽谷自成吟。饮馀莫上峰头望,烟树迷茫思不禁。

()

献赋多年客,低眉恨不前。此心常郁矣,纵目忽超然。

送骥登长路,看鸿入远天。古墟烟幂幂,穷野草绵绵。

()

赋就江毫一黯然,柳衰犹足代征鞭。
鲛盘恨极无馀涕,鵾瑟悲多有剩弦。
斜日楚枫低候雁,早霜秦树送残蝉。

()

恼乱春心朝复朝,不堪憔悴沈郎腰。莫辞绿酒千钟醉,且看红英万点飘。

()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不惮烟波阔,思君一笑言。

()
花笺制叶寄郎边,的的寻鱼为妾传。
并蒂已看灵鹊报,倩郎早觅买花船。
()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

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

()
清溪流不极,林际带疏钟。
鸟道连山屋,滩声落水春。
涨消新有岸,云起本多峰。
愁对猿啼峡,乡关烟树重。
()
计拙难敷食与衣,惟将侠气借相知。
何如冯子归弹铗,争似毛生立见锥。
清世翩翩谁是美,尘寰碌碌已称奇。
有时举翮连云起,不比函关一只难。
()
人生何用苦多忧,无日无时可宴游。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
()
紫沙随马细如筛,虎阜龙冈尽此驰。
正望长安不回首,行人休赋灞陵诗。
()
病疎酒醆傍茶瓯,一独醒中起百忧。
七尺之躯三寸舌,问渠小大若为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