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宋代。岳珂。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南牙既启,有煜朱邸。锵锵佩履,谒刺填委。不爱尺纸,锡以云体。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长治平之制。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江氏之秘。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真宗皇帝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
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
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长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江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诗意:
这首诗词是岳珂向真宗皇帝表达敬意和赞美之词。诗中提到真宗皇帝废除了虎闱之教,指的是他废止了宫廷中的打虎游戏,使得宫廷更加庄重。真宗皇帝通过制定礼仪,汲取了古代君主的智慧和经验。南牙既启,指的是皇帝亲临南牙(即宰相办公处),展现了他的威严和权威。皇帝佩戴着锵锵作响的佩饰,谒见宰相,填写公文,展现了他的威武和聪明才智。皇帝不拘泥于繁文缛节,用简练的云体字写公文,展现了他的明智和果断。在皇帝的治理下,天下安定,他谦虚谨慎,这是他实现天下太平之策略的原因。岳珂以自己的赞美之词,将皇帝的德政保存下来,以便后世知晓,继承江氏的智慧。他嘱咐后人要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将皇帝的治国策略示范给后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真宗皇帝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才干和德政。诗中运用了夸张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威严和智慧。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词语,将皇帝的治理理念和成就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词以赞美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真宗皇帝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皇帝的治国智慧和对后世的期望。这首诗词既是对皇帝的颂扬,也是对他治国策略的肯定和传承。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送薛八谪居。唐代。钱起。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谪去宁留恨,思归岂待年。衔杯且一醉,别泪莫潸然。
寿邹都大。宋代。吴泳。大仪斡四运,环转当初阳。天根起自复,气踵生以黄。卓然五阴中,标示君子祥。芳芸岂不馥,硕果终自香。有开南国彦,气禀惟纯刚。况逢子之半,弧矢射四方。浩然祖邹人,清介如道乡。源流义理熟,滋养苗脉长。自登蜀道来,玉节明於霜。潢池有佩犊,紫逻无羝羊。星回参井间,草木烂以光。种善如种禾,去恶如去稂。只从一念中,坰野皆斯臧。玉{左米右台}不用餐,石髓不用尝。台背而儿齿,好德自尔康。笑渠役役者,日景以线量。
送陈宏知事 其三。明代。程敏政。随牒年来多苦辛,青云此日荷恩新。南都列卫应相问,知是尚书幕府人。
小桃红·杏花开后不曾晴。元代。盍志学。杏花开后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白鹤词 其二。宋代。赵佶。瑶台风静夜初分,仰喙惊鸣露气新。太液徘徊归未得,曾于往劫作麒麟。
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
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
三台 用琅琊氏事,赠王阮亭三十初度,戏用辛稼轩用陆氏事,送玉山陆令体。清代。邹祗谟。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向西山、时看爽气,却种此君同住。洒白练、夭矫似惊龙,爱写洛神遗赋。高舆披鹤氅,广陵路。都争识、神仙风度。芙蓉第、纱帽隐囊,凤凰池、琼林珠树。羡吴苑小令题诗,兰亭右军作序。看车前、赫奕八驺来,更邓禹、笑人何处。便插簪、散帻成高步。封禅书、诵来无误。况庭际、蜡凤叠棋,数公才、又还如故。
远公。唐代。灵一。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董娇娆为周郁赋。明代。刘炳。妾家住邯郸,少小矜容颜。七岁画娥眉,十岁垂髻鬟。十三刺绣人前坐,十五秦筝架上弹。红粉楼高临大路,自恃芳华立门户。鹦鹉春眠芍药阑,骄骢晚系垂杨树。梅点香奁玉作钿,莲移罗袜金为步。朝歌暮饮绮罗丛,东园桃李斗春风。黛疑柳浅匀朝翠,朱讶樱浓洗晓红。烛围锦帐宵常曙,香蔼雕笼夕未空。秋月春花等閒度,谁怜窈窕迎新故。夜夜虚迷洛浦云,朝朝枉结阳台雨。带绾同心只自怜,枕期连理翻成误。眼前相爱岂相知,弹指风光节物移。只道青春镇长好,那知白发易如丝。容颜销歇莺花冷,歌舞凄凉鞍马稀。昨日樽前双泪落,谁似周郎情不薄。得配鸳鸯死亦判,愿谐鱼水生相托。青鸟缄封书莫迟,秦楼肠断夜乌啼。君卿岂羡东墙约,梁氏应同举案齐。
七爱诗 其六 白太傅。唐代。皮日休。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其二。唐代。韩偓。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
溪上春望。唐代。罗邺。无端溪上看兰桡,又是东风断柳条。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吟水咏山心未已,可能终不胜渔樵。
迎春杂诗十首 其九。清代。陈忠平。莫为思春小倚阑,徒怜春色幻千般。多情风夹无情雨,吹滴花心和梦残。
从军行六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飞狐道上行人绝,倒马关前建旌节。塞荒榆叶不作钱,山冻杨花尽成雪。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满江红·说与行云。宋代。刘克庄。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次韵弟观到蔡峰庄。宋代。陈著。簇簇群山似铁围,中閒著屋与山依。园多芋栗佐清饮,池足芰荷供隐衣。畴昔搬家牛自跨,有时见客鹤先飞。未宜回首林邱旧,剩把诗脾厌翠微。
享庙禋郊诗·享庙八韵。宋代。宋祁。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大哉王者孝,万叶焕烝彝。
【双调】得胜令_宴罢恰初更。元代。张子坚。宴罢恰初更,摆列著玉娉婷。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齐声,唱的是《阿纳忽》时行令。酒且休斟,俺待银鞍马上听。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南北朝。萧绎。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宋代。杨万里。凫骛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扰一春。
世上。元代。刘因。世上悠悠尽自争,眼中隐隐放教平。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和萧文明见寄。明代。祁顺。浮云白日隔长安,远客多愁强自欢。草色莺声于越景,菊英兰露楚人餐。心丹不逐风霜改,眼界应随宇宙宽。长对一樽歌复啸,欲将豪迈洗儒酸。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金朝。元好问。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和乐天赠杨秘书。唐代。元稹。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客中思家。宋代。赵孟坚。柳絮悠悠拂面轻,随风到处若为情。西池应也无人到,一面青青萍自生。
题扇。清代。唐际虞。花雾冥冥动远思,春葱按遍玉参差。银河不隔红窗路,坐到东溟月上时。
寄徐径畈吏部。宋代。刘黻。舍则安贫用则行,休嗟时事几番更。鸾皇只向明时出,鬼魅偏为暗处生。改秩屡勤天子诏,养亲甘共野人耕。要知出处惟参易,莫学鸱夷变姓名。
三水归舟有怀 其六。明代。陈邦彦。旧约经年意未平,溯洄犹自系离情。更谁天外传消息,闷倚吴钩愧请缨。
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唐代。刘得仁。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喜迁莺。唐代。无名氏。古今三绝。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特。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庆惬。况正是,三月风光,杯好倾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俱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用,名即三元高揭。亲俱庆,看宠加三命,礼膺三接。
赠元伯。元代。杨弘道。栩然清梦绕芳兰,逆旅天教识凤鸾。一榻既因徐孺设,绿琴来对子期弹。下喉久厌江瑶柱,入手欣逢铜弹丸。既悟诗人最佳处,肯誇淫潦卷狂澜。
松竹图。明代。徐溥。槎牙不动苍龙角,散乱无文彩凤毛。梦入三湘忽惊觉,海门风急卷秋涛。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三十。宋代。释智朋。暮春初,修禊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数树松花,一溪流水。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杂兴。唐代。王昌龄。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送赵少虚先生下第二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弹铗重归奈尔何,乾坤今日尚蹉跎。黄金不买同时赋,白石谁怜半夜歌。北岭春萝仍对酒,西汀烟月且披蓑。他时共睹孙弘对,华发名成首四科。
逢旧识。唐代。贾岛。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宋代。苏颂。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题梅用陆柳洲寄杨村居韵。元代。凌云翰。数枝开傍石桥西,纵有寒香蝶不栖。何似南山千百树,梨花落寞路都迷。
大东。清代。佚名。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酬邻僧惠古杭芦管兔毫。元代。艾性夫。黄芦笠泽剪秋雨,褐兔中山俘饱霜。千里能随云衲远,数君肯顾草庐荒。无情书传方高阁,何处尘埃有画墙。留与素翁修菊谱,寒花吹入墨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