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朗读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真宗皇帝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
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
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长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江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诗意:
这首诗词是岳珂向真宗皇帝表达敬意和赞美之词。诗中提到真宗皇帝废除了虎闱之教,指的是他废止了宫廷中的打虎游戏,使得宫廷更加庄重。真宗皇帝通过制定礼仪,汲取了古代君主的智慧和经验。南牙既启,指的是皇帝亲临南牙(即宰相办公处),展现了他的威严和权威。皇帝佩戴着锵锵作响的佩饰,谒见宰相,填写公文,展现了他的威武和聪明才智。皇帝不拘泥于繁文缛节,用简练的云体字写公文,展现了他的明智和果断。在皇帝的治理下,天下安定,他谦虚谨慎,这是他实现天下太平之策略的原因。岳珂以自己的赞美之词,将皇帝的德政保存下来,以便后世知晓,继承江氏的智慧。他嘱咐后人要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将皇帝的治国策略示范给后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真宗皇帝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才干和德政。诗中运用了夸张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威严和智慧。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词语,将皇帝的治理理念和成就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词以赞美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真宗皇帝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皇帝的治国智慧和对后世的期望。这首诗词既是对皇帝的颂扬,也是对他治国策略的肯定和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朗读
()

猜你喜欢

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

谪去宁留恨,思归岂待年。衔杯且一醉,别泪莫潸然。

()
大仪斡四运,环转当初阳。
天根起自复,气踵生以黄。
卓然五阴中,标示君子祥。
芳芸岂不馥,硕果终自香。
()
恶习起时能自讼,谁知此是天然勇。
多少禅流妄诋诃,不知此勇元不动。
()

随牒年来多苦辛,青云此日荷恩新。南都列卫应相问,知是尚书幕府人。

()

()

杏花开后不曾晴,
败尽游人兴。
红雪飞来满芳径。

()

瑶台风静夜初分,仰喙惊鸣露气新。太液徘徊归未得,曾于往劫作麒麟。

()

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

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

()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

妾家住邯郸,少小矜容颜。七岁画娥眉,十岁垂髻鬟。

十三刺绣人前坐,十五秦筝架上弹。红粉楼高临大路,自恃芳华立门户。

()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歘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

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

()

无端溪上看兰桡,又是东风断柳条。双鬓多于愁里镊,

四时须向酬中销。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

()

莫为思春小倚阑,徒怜春色幻千般。多情风夹无情雨,吹滴花心和梦残。

()

飞狐道上行人绝,倒马关前建旌节。塞荒榆叶不作钱,山冻杨花尽成雪。

()

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湘妃远,谁鸣瑟。桓伊去,谁横笛。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

睡起向深宫,罗衣立晓风。折香聊自嗅,不是妒花容。

()
簇簇群山似铁围,中閒著屋与山依。
园多芋栗佐清饮,池足芰荷供隐衣。
畴昔搬家牛自跨,有时见客鹤先飞。
未宜回首林邱旧,剩把诗脾厌翠微。
()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
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
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

()

宴罢恰初更,摆列著玉娉婷。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齐声,唱的是《阿纳忽》时行令。酒且休斟,俺待银鞍马上听。

()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

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
凫骛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扰一春。
()

世上悠悠尽自争,眼中隐隐放教平。飞蝇触鼻人争怒,落叶临头我谩惊。

既有阳秋暗消长,何须青白太分明。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

浮云白日隔长安,远客多愁强自欢。草色莺声于越景,菊英兰露楚人餐。

心丹不逐风霜改,眼界应随宇宙宽。长对一樽歌复啸,欲将豪迈洗儒酸。

()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

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

()
柳絮悠悠拂面轻,随风到处若为情。
西池应也无人到,一面青青萍自生。
()

花雾冥冥动远思,春葱按遍玉参差。银河不隔红窗路,坐到东溟月上时。

()
舍则安贫用则行,休嗟时事几番更。
鸾皇只向明时出,鬼魅偏为暗处生。
改秩屡勤天子诏,养亲甘共野人耕。
要知出处惟参易,莫学鸱夷变姓名。
()

旧约经年意未平,溯洄犹自系离情。更谁天外传消息,闷倚吴钩愧请缨。

()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
古今三绝。
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
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
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特。
()

栩然清梦绕芳兰,逆旅天教识凤鸾。一榻既因徐孺设,绿琴来对子期弹。

下喉久厌江瑶柱,入手欣逢铜弹丸。既悟诗人最佳处,肯誇淫潦卷狂澜。

()

春云漠漠度宫城,楼雪初融水未生。行过御沟成久立,起头枝上有流莺。

()

槎牙不动苍龙角,散乱无文彩凤毛。梦入三湘忽惊觉,海门风急卷秋涛。

()

暮春初,修禊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数树松花,一溪流水。

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

弹铗重归奈尔何,乾坤今日尚蹉跎。黄金不买同时赋,白石谁怜半夜歌。

北岭春萝仍对酒,西汀烟月且披蓑。他时共睹孙弘对,华发名成首四科。

()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
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
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
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

数枝开傍石桥西,纵有寒香蝶不栖。何似南山千百树,梨花落寞路都迷。

()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
黄芦笠泽剪秋雨,褐兔中山俘饱霜。
千里能随云衲远,数君肯顾草庐荒。
无情书传方高阁,何处尘埃有画墙。
留与素翁修菊谱,寒花吹入墨云香。
()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
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
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