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宋代。程公许。大面窈深处,神仙碧玉壶。孙郎妙心眼,催作后山图。
《同诸友山行分袂言别五首》是宋代诗人程公许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在山中分别离别的情景,并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离别的忧伤。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面窈深处,
神仙碧玉壶。
孙郎妙心眼,
催作后山图。
诗中的"大面"指的是山的形状,窈深处表示山势高峻、幽深。"神仙碧玉壶"则是对山的形象化描绘,将山比喻为仙境般的碧玉壶。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山势险峻、幽静神秘的感觉。
"孙郎"是指朋友的名字,"妙心眼"表示他聪明机智。"催作后山图"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能够尽快完成画作,将后山的美景画下来,以此来纪念他们在山中的相聚和离别。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朋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忧伤。山的高峻和幽深象征着朋友间深厚的情谊,而朋友的聪明机智则是他们在山中相处的美好回忆。作者希望朋友能够将山的美景画下来,这也体现了他们共同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对珍贵时刻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敏锐触动,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程公许。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二妇艳二首 其一。明代。王汝玉。大妇冠凤翘,中妇试春绡。小妇方安卧,罗帐掩春娇。曙寒衾枕冷,良人事早朝。
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宋代。苏颂。上国房心次,仙都太紫微。璧门开倣雉,金阙立如翚。昔圣躬三祀,乘时动六飞。奠圭涡曲已,鸣跸涣阳归。孚号兴王泽,尊名象日畿。经营原庙制,虔巩上天威。祖系崇轩鼎,宗祊奉汉衣。豫游恩甚盛,谒款礼无违。却顾和鸾迹,咸嗟岁序非。璿源流永永,尧德冠巍巍。我后遵鸿烈,声明极范围。乾坤扶宝历,日月拱琳扉。朝会元正始,班联内著依。叙官风宪肃,就列羽仪辉。北面鸾分党,东隅斗转机。寒销冰玉砌,风绕大龙旂。瑞色花藏绿,欢声雾散霏。未竣真馆集,遥仰帝阳晞。至治尤遐邈,先猷重发挥。邦人徒望幸,延首向端闱。
鹧鸪天(九日登赤松绝顶)。宋代。韩元吉。老去休惊节物催。菊花端的为君开。携壶幸有齐山客,怀古还如单父台。松掩映,水萦回。使君强健得重来。不须细把茱萸看,且尽丰年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