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望城中遗漏。宋代。刘学箕。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丹心勤恋阕,东乡极裴徊。
《萧山望城中遗漏》是宋代刘学箕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天象变化,频繁出现太史台。但云星与月相冲,却没想到会有火灾。整夜观看火焰熄灭,遇见人们询问情况。深情不舍地思念远方的亲友,心情像东乡的风景一样变幻莫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站在萧山远望城中,目睹天象的变化和火灾的发生。作者听闻天象异常,频繁地出现在太史台上,然而却没有料到星星与月亮相冲突,导致了火灾的发生。整夜守望着火焰的熄灭,当他遇到人们时,他们询问火灾的情况。作者深深地思念着遥远的亲友,内心充满了不舍之情,就像东乡的景色一样变幻莫测。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天象和火灾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天象变化和火灾是象征性的,通过它们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世事变幻的触动和对亲情的深深留恋之情。整夜守望火焰的熄灭,展现了作者对火灾的关切和对乱世的忧虑。在这种情感的抒发中,体现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同时,东乡的景色被用来形容作者的内心情感,意味着作者内心的变幻和矛盾。整首诗词通过对天象、火灾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产生共鸣。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有鸟褐色而羽如青锦解作诸般语一卒蓄之笼中。宋代。郭印。锦作双翰褐作衣,雕笼蓄养亦多时。只缘学得千般语,欲返山林未有期。
人日过吴郎中峻伯第时将使豫章得西字。明代。谢榛。馀寒薄暮重凄凄,城上青山望欲迷。人日正逢燕雪后,使星遥动楚天西。宁辞取醉留官舍,更约寻春过御堤。何限柳条萦别思,江城南去乱莺啼。
华清宫四首 其三。唐代。吴融。上皇銮辂重巡游,雨泪无言独倚楼。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
有感。宋代。陆文圭。六月南风盛,秋意虽未多。长养会有极,摇落将如何。高槐鸣衰蝉,况乃蒲与何。一老坐太息,群儿笑且歌。笑歌恐未终,岁月已蹉跎。
人日张道修司理过集徐园得开字。明代。陈履。泽国初看淑景回,芳园偏喜集仙才。共怜柏酒尊中满,况有梅花雪后开。尘世几逢人日好,宾筵今见客星来。当歌且尽欢娱兴,一任城头玉漏催。
西风渐急早寒严,晓露俄晞日在檐。满鼎松声烹活火,半钩花影捲疏帘。
菊黄又报秋期近,发白空惊老态添。未得山中觅茅屋,去修丹灶养红盐。
九月二日揭晓仆以朔旦始得閒复成二诗录奉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诸寮友 其二。元代。张翥。西风渐急早寒严,晓露俄晞日在檐。满鼎松声烹活火,半钩花影捲疏帘。菊黄又报秋期近,发白空惊老态添。未得山中觅茅屋,去修丹灶养红盐。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搅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水调歌头·帝念重湖远。宋代。章斯才。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搅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二十八。清代。韩氏。碧落高寒兴正酣,谁将拓本寄江潭。水澄文荇波三折,山拭晴岚石一函。妙手真从天半倚,愁心全向笔端含。浮图顶上曾题遍,千佛名经献彩昙。
看刈禾。明代。高启。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临江仙。元代。谢醉庵。白发壮心还未减,春风梦绕扬州。青山隐隐水悠悠。征帆从荡漾,行李亦风流。向日侍郎今右相,元龙豪气横秋。月明千里镇淮楼。依然青眼旧,应不负依刘。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镜湖渺然想见湖未废时。宋代。陆游。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镜湖无复鍼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泆湖谁始谋不臧?使我妇子餍糟糠。陵迁谷变亦何常,会有妙手开湖光。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
扬子江。清代。宗元鼎。帆去天涯势不回,龙笳何惜渡江来。香车若到长干路,后主荒宫花又开。
忆西湖杂咏十一首 其四。宋代。李祁。锦凫一夕识秋来,争逐潮回了不猜。挟弹有人窥陌上,护防无计我生哀。
悼使君赵计院。宋代。刘黻。我作寿公诗,倏闻公已古。道路涕行人,田闾愕农父。谓公肫肫仁,润泽溢横浦。谷我艰尔振,寇我惊尔抚。涉我病尔梁,役我殚尔宇。冬我瘴尔雪,夏我魃尔雨。饮乡罗俎豆,建学闱仪矩。善政袭西都,文风被东鲁。阖一郡三邑,担簦白绣斧。草木为动色,禽鱼亦掀舞。谁趣玉楼文,竟夺鲤城主,人物落晓星,如公不多数。岂但贺白伦,端与间平伍。我崎岖远来,不绝命如缕。凄风守憔悴,暖竟勤噢咻。我生特蝗粟,公死即倾柱。顾我莫赎公,龙德啬下土。
题衢州驿舍。宋代。衢州士人。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西园。宋代。杨怡。池台密相望,曾是故侯宅。赏心知几人,乔木已百尺。低花拂乌帽,古藓駮苍石。欲问昔豪华,秋风扫无迹。
酒楼秋望。宋代。华岳。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清代。佚名。明庭展礼,为龙为光。咸韶息韵,鹓鹭归行。
李原之主簿投赠长篇谢以唐律。宋代。杨万里。宝气亭前双太阿,龙光再吐射银河。伯兮西啸巴山月,仲氏南嬉楚水波。赠以四愁真绝唱,不如一诣听长哦。簿书何至烦勾校,归校芸香蠹简讹。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唐代。岑参。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宋代。张镃。挑尽灯花夜未眠,清寒浑忘是春天。霜侵绿鬓张居士,空坐书帏三十年。
来鹤亭即席赋。元代。张雨。草堂孤鹤驻樊笼,忽有鸾笙下碧空。待唤羽衣相向舞,吕家园里看春风。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元代。方回。褒衣全觉近人轻,击柝鸣鼙满万城。士气欲如枯草死,文声未见蛰雷惊。绛侯岂识长沙傅,秦宓能非棘子成。当复夜窗抱吟膝,百年长与一灯盟。
九日子畏北庄小集。明代。文徵明。野蔓藤梢竹束篱,城闉曲处有茆茨。主人萧散同元亮,胜日登临继牧之。踏雨不嫌莎径滑,抚时终恨菊花迟。欲酬良会须沉醉,况有霜螯送酒卮。
南溪书院。唐代。杨发。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徐文贞阶。明代。何允泓。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梅雨书怀并唁汪功父。宋代。金履祥。雨意萧萧重客愁,如何五月便成秋。士无禄养农无地,早恐秋风惨黑头。
春夜对月。清代。朱令昭。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次韵常粹俞君任二首。宋代。陈造。匆匆同醉记前年,客路重逢亦偶然。理窟扣君弥入域,生涯怜我欠加鞭。了知富贵难投足,共约归来径息肩。旧欲将雏卜邻去,未应须办十牛田。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宋代。苏轼。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琱琢伤天和。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余波。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梁宗庙登歌 二。南北朝。沈约。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祚我无疆。
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宋代。梅尧臣。应见言风物,於今有贡蛇。潜踪远蛙黾,饮露上蒹葭。清洁一如此,伤残都莫涯。君惟修职业,男耒女缲车。
汀沙。宋代。王安石。汀沙雪漫水溶溶,睡鸭残芦晻霭中。归去北人多忆此,每家图画有屏风。
应天长。明代。杨荣。星驰一线,宝炬腾空,千花一时开遍。万斛金莲,恍似红妆映波面。香风转,云半捲。见舞袖、翩翻轻旋。想胜景、即是仙宫,蓬莱阆苑。欢乐意留恋。岁岁年年,长沐赐宴。五色红云,瑞气祥氛互葱茜。移銮辂,开雉扇。仙仗拥、九华春殿。向黼扆、更祝南山,寿觞频劝。
望金山。清代。严光禄。夹岸重城壮,中流一柱尊。夕阳翻倒影,飞翠落遥樽。钟磬沈烟际,鼋鼍上塔根。长公旧游地,玉带忆山门。
挽胡祭酒兄。明代。杨荣。白发江南老布衣,青云事业与心违。平生诗酒人争羡,满眼芝兰古亦稀。济世只因收药物,看山长是著荷衣。楚乡千古思遗德,马鬣峨峨映落晖。
赠别青霞炼师。明代。陈吾德。旧约名山共息机,年来真得遂初衣。秋高邺下双凫至,岁晏辽东一鹤归。袖里龙文人罕识,枕中鸿宝世全稀。丹成且莫冲霄去,还记江门有钓矶。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八十四 □宁。明代。黄省曾。宁也何自,管仲之孙。片金弗顾,割席远歆。龙德既显,豹隐是徵。甘心玄寞,郡阁图形。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三。明代。王鏊。驱车远行迈,中道忽自疑。章甫资之越,无乃非所宜。凉飔撼庭柯,絺绤已凄其。归来洞庭野,茹糗勿复辞。椒兰亦已变,稂莠能无滋。四时纷代谢,彼此各一时。独卧茅檐下,无为浪多思。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明代。徐渭。夏实每看当鸟尽,冬花何事向人妍。不堪憔悴行吟后,故弄阳春欲雪前。正苦白头愁兀兀,谁家黄蝶过娟娟。杖藜立断斜阳影,泪尽西风送菊天。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宋代。吴文英。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一。明代。宋讷。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兴隆有管鸾笙歇,劈正无官玉斧沈。落日凭高望燕蓟,黄金台上棘如林。
雨中水阁闲眺。宋代。苏泂。朝看雨脚似悬绳,暮见宽波没钓汀。鸭鸭归来人寂寂,鸦鸦飞去草青青。
仰高堂外看山。宋代。丘葵。半生劳仰止,今日忽堕前。如忘形骸友,相对亦屹然。此心有全体,动静无尘缘。遥睇层层碧,群仙室其巅。我欲往从之,於道恐未然。但当安所止,万物同此天。
昔日。明代。王邦畿。大江昔日竞繁华,杨柳溪头姊妹家。微月管弦牛女夕,满船灯结素馨花。
题四爱堂四首 其三。元代。王士点。余所爱兮秋菊,植之兮堂隩。思夫君兮柴桑,巾漉酒兮杯生馥。菊英黄兮江波缩,欲从之兮不我复。
江皋小筑十景为同邑孝廉李相所题 其四 庭院飞花。明代。邓云霄。绿杯新酒香,红雨春林晚。莫嗔燕蹴去,又被莺衔返。
刘亲家初度素酌。明代。黄公辅。悬弧嘉节喜相亲,扫榻焚香素品陈。袖拂红霞翻舞彩,杯浮紫气酌清晨。试从梅萼探消息,先占人间不老春。勿讶园蔬非石髓,啖蔬差可适天真。
挽李处士。宋代。杜范。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可赋轩避暑。宋代。徐集孙。万个琅玕爽气浮,何妨暂借着时流。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普供茶瓜醒眊矂,自携枕簟足夷犹。从今只有山林好,浮世炎炎卒未休。
清心镜 薄待诏求问。金朝。马钰。薄待诏,能捏塑。夸妙手奇功,不曾停住。骋精神、漉水拖泥,为养家之故。心还省,性还悟。闲闲供养,本真父母。净清中、结就神丹,跨
秋晚溪上。宋代。宋祁。积水增波润,苍霞变露馀。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萍老犹迎日,莲衰尚戏鱼。临川方病涉,谁借郑卿舆。
雪山次吴宁庵先生韵 其一。明代。顾清。夸娥失喜巨灵号,腾六平分缩地劳。孤牖忽惊银海立,两峰谁论玉山高。嵚岩似欲生云母,融液犹堪瀹涧毛。为报朝阳莫相妒,先生吟笔正翻涛。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次韵·)。宋代。姜夔。江左咏梅人,梦绕青青路。因向凌风台下看,心事还将与。忆别庾郎时,又过林逋处。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