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大著颠字韵二首。宋代。魏了翁。伥伥趋局晓衣颠,妙语飞来墨已鲜。太一藜然分夜隙,蓬莱海阔接风船。临邛词客虽末至,淮海签书非少年。独抱区区无我察,联篇重拜玉人怜。
《和张大著颠字韵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伥伥趋局晓衣颠,
妙语飞来墨已鲜。
太一藜然分夜隙,
蓬莱海阔接风船。
这四句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描述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场景,早晨,人们匆匆忙忙地穿上衣服,忙于各自的事务。他们之间互相交谈,言谈之间充满着智慧和机智,使得文字之墨都变得鲜活起来。
太一藜然分夜隙,蓬莱海阔接风船。这两句描写了一个有趣的情景。太一是古代的神明,藜然指的是太阳的光芒。夜隙是指天亮的时刻,诗人用藜然分夜隙来形容太阳的光芒照射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活力。蓬莱是仙境的象征,海阔则代表着广阔的世界。接风船意味着与远方的人们相遇和交流。通过这句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希望人们在光明的希望下,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与远方的人们建立联系和友谊。
临邛词客虽末至,淮海签书非少年。
独抱区区无我察,联篇重拜玉人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临邛指的是成都,词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虽然他没有亲自到达成都,但他仍然能够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淮海是指江淮之间的地区,签书代表着友谊和通信。虽然诗人已经年过半百,但他的心境依然年轻,他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并且期待与远方的朋友们建立联系。
独抱区区无我察,联篇重拜玉人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和自省。他抱着自己的一片小小思想,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创作。联篇重拜玉人怜,表达了诗人对读者的深深的感激和敬重,希望读者能够欣赏他的作品,给予关注和喜爱。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三。明代。杨士奇。清泉白石秋风里,下上和鸣相共怡。比似汤家好兄弟,临岐为赋在原诗。
武澄梦萱卷。明代。张宁。母在萱自好,母亡萱尚存。萧疏北堂下,花叶空晨昏。盈盈眼中泪,默默心上酸。眼泪犹可拭,心酸伤肺肝。安得百丈根,沿情及幽原。
瑞鹧鸪。宋代。张元干。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B541。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嘉州大象,陕府铁牛。莫怪扶桑最先照,大都家住海门洲。
赤石谷。金朝。元好问。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悼词四章 其一。明代。王彦泓。恶梦论音事果然,情欢踪迹未三年。才听谢馆风吹絮,已报吴宫玉化烟。迸泪怕经椒户外,断肠难到药炉边。悬知弱喘如丝日,万结愁心莫与传。
焙茶词。明代。邓云霄。主人癖睡思饮茶,春雷初破黄金芽。云蒸露浥含灵气,百草群花让清味。山翁穿入紫霞堆,采自仙人掌上来。簇簇旗枪擎数斗,高斋钻燧燃榆柳。呼童扇火红竹炉,薰笼残焙轻纱铺。芳香片片凌兰苜,恨无杨子中冷水。井花初汲日迟迟,烹待南窗梦醒时。
北望。宋代。郑思肖。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声。穆王御马还宫日,沲经内封疆只属周。
读唐人钱起诗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明代。林俊。林园乐事颇相关,不换神仙只一闲。荒径也须存白菊,愁人元不是青山。将雏野鹤飞还舞,酿蜜崖蜂去却还。凉月孤舟自浓睡,乘流知下几溪湾。
游峨眉十一首。宋代。冯时行。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中秋无月。宋代。袁说友。皓魄埋云未肯收,佳娥寂寞为谁羞。可怜数点不多雨,误却一轮无限秋。急扫妖氛天外去,莫教微影暗中流。终当永夜清如水,我为停杯便倚楼。
滇南即事 其三。明代。童轩。万山藏古寨,六诏杂诸蛮。僰女头笼帽,蕃僧耳坠环。啖蛇传土俗,屠犬祀神奸。更有西戎种,轻生赋性顽。
代闺人春日。唐代。刘希夷。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度涂山。唐代。寇泚。小年弄文墨,不识戎旅难。一朝事鞞鼓,策马度涂山。涂山横地轴,万里留荒服。悠悠正旆远,騑骖一何速。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行闻汉飞将,还向皋兰宿。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八。南北朝。庾信。弱齢参顾问。畴昔滥吹嘘。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
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宋代。郭印。拟作渊明去,宁为祖逖先。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
赠献凌司香贯太监宗。清代。顾炎武。萧瑟昌平路,行来十九年。清霜封殿瓦,野火逼山阡。镐邑风流尽,邙陵岁月迁。空堂论往事,犹有旧中涓。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二十。宋代。王安石。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河。汝痴分别心,即汝琰魔罗。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次韵罗服周见怀。明代。李承箕。钱落叉头酒漫支,半醒半醉独吟时。诗科案月何曾负,交分投君不自知。《白苎》舞残杨柳月,青筇拄遍芰荷陂。渔歌又续前溪响,惊起水禽鸣夜池。
有感六首 其五。宋代。严羽。陛下春秋盛,谦卑每责躬。得无劳圣虑,犹未定储宫。付托关神器,乾坤在至公。早闻宣诏册,欢喜万方同。
二月望日雪二绝。宋代。苏辙。玄冥留雪恼中春,损麦伤花病老人。已典布裘捐衲袜,朝来酒尽乞比邻。
遣兴 其二。元代。杨弘道。雪滋垄麦雨滋桑,五月薰风九月霜。山拥潼关遮陕右,地倾河水浸睢阳。英雄封建分诸国,主客安和浑五方。莫道书生无用处,也能歌雅美宣王。
槎枒枮蘖矗平林,刺眼浑疑战戟森。朔气亘天围大陆,金风掠地战重阴。
覆蕉野鹿年年梦,啼枕吟蛩夜夜心。漏尽木鱼声策策,依然木叶响寒砧。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一。清代。钱谦益。槎枒枮蘖矗平林,刺眼浑疑战戟森。朔气亘天围大陆,金风掠地战重阴。覆蕉野鹿年年梦,啼枕吟蛩夜夜心。漏尽木鱼声策策,依然木叶响寒砧。
检故箧中得亡儿觭所服药裹赋以致悼。元代。刘崧。汝葬已在野,汝药尚在笥。当时閟神功,事往一流涕。神仙岂不死,海上多奇方。俯仰犹昨朝,呜呼今则亡。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宋代。欧阳修。庠序制犹阙,乡闾教不行。古於经学政,今也艺虚名。来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轻。无徒诮其陋,讲劝在公卿。
生查子。宋代。张元干。天生几种香,风味因花见。旖旎透香肌,仿佛飞花片。雨润惜余熏,烟断犹相恋。不似薄情人,浓淡分深浅。
过黄墅沈氏阻风望洞庭甚近而不能至。明代。王鏊。茅堂宛在碧山腰,山下行人不受招。梁作虹蜺应可渡,水如衣带却成遥。清风入夜生蘋末,细雨扶春上柳条。不是休文能醉我,平生磊块仗谁浇。
旅怀。宋代。晁说之。春来归计尚茫然,往事知非莫问天。九牧勤王谁误国,千门受箭悔开边。立朝不得当言路,在野无从自行田。谁念龙锺湖海畔,苦遭风雨日留连。
红绣鞋。元代。贯云石。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宋代。李曾伯。天教管邻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小雨。宋代。王令。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庭塘流注已有余,田亩不沾亦何奈。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明代。薛瑄。万国同心奉至尊,斯民重见饮衢樽。欲知和气薰天地,只在三春雨露恩。
探梅。宋代。吴可。探春逼残岁,幽香度寒原。欲看枝横水,会待月挂村。谁怜槁木中,妙有春风根。孤芳自一丘,不受烟雾昏。饱霜分疏瘦,下笑浪蕊繁。喜无蜂蝶知,那与桃李言。要当碧云暮,殷勤赋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