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虚斋劝农十诗。宋代。郑清之。晓梦吟成望帝归,征鞍未许柳丝知。笑听鄮岭春禽哢,去博延英午漏迟。
《和虚斋劝农十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间的梦中吟唱,期盼着皇帝归来;
征鞍尚未允许垂柳得知。
欢笑中聆听鄮岭春天的鸟鸣,
前去博得延英的荣誉,午时的时间却拖延。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农村景象,表达了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劝诫。诗人清之以晨梦之景作为开头,表达了对皇帝归来的期盼,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宁繁荣的愿望。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望,征鞍尚未允许垂柳得知,暗示着诗人对皇帝未能早日归来的遗憾。
接着,诗人用欢笑聆听鄮岭春天的鸟鸣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场景。鄮岭是指江苏省盱眙县境内的一座山,表示农村的景色。这里的春鸟歌唱,映衬出农村的宁静和生机。然而,诗人又以去博延英的荣誉为目标,午时的时间却拖延,表达了对农民劳动时间匆忙的感叹。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通过对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劝诫,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农民福祉的关切。同时,诗人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个人心境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社会关怀,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文学风貌。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落解西归长安道中书所怀。宋代。李新。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捷书不报浑閒呈,西邮潼关无好音。
金濑吊贞女。宋代。王端朝。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卓哉史氏女,粲粲兰蕙姿。宋贞奉慈母,克尽乌鸟私。业贫不辞苦,击漂临清漪。适尔遇丈夫,失路良可悲。恻然为发筥,振彼穷途饥。振穷乃所愿,越礼非所宜。灭口葬鱼腹,此心天地知。丈夫既得志,雪耻鞭平尸。念此一日恩,伏节远来兹。百金报无地,立马空嗟咨。挽仰易陈迹,屈指万古期。谁招地下魂,惟遗道旁碑。雄辞吐激烈,粲若星贝垂。吾生后谪仙,况乃驽钝资。捧心学西子,取笑将奚为。留题表贞义,庶几薄俗移。
客中遇雪不胜家山之思催晦庵写诗及书。宋代。赵蕃。旅枕骤疑风彻屋,晓窗还见雪填渠。梅花未放腊前蕊,雁足浑无别后书。故意谁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赠言故愈绨袍赐,载路何须驷马车。
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长生乐。宋代。晏殊。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西江月。宋代。丘崈。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一声横笛起微茫。十里红莲步障。小待山头吐月,何妨说剑杯长。更看风露洗湖光。水底金盘滉漾。
晨起。宋代。张嵲。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春晚方受谢,孤花有余荣。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
赠温州周生才甫。明代。王世贞。籍甚诗篇美,飘然步屧过。停杯顾误曲,弹铗出悲歌。客礼龙门重,乡心雁荡多。永嘉风物好,其奈壮游何。
菩萨蛮·春风未放花心吐。宋代。晏几道。春风未放花心吐,尊前不拟分明语。酒色上来迟,绿须红杏枝。今朝眉黛浅,暗恨归时远。前夜月当楼,相逢南陌头。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宋代。范仲淹。相国镇束鲁,开合多英豪。羡子赋從军,壮思如波涛。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浪淘沙。宋代。赵子发。约素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月,还送归轮。
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
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宋代。李纲。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幽人赠我意已深,一掬可比千黄金。世间此味知者鲜,往往既吐还追寻。我欲持之献君子,自古至言多逆耳。愿于苦处辨忠良,若待回甘真晚矣。
白乌呈瑞赋附歌。唐代。孟简。素德式昭兮何写奕,玄质从化兮为洁白。符仁孝兮叶佳册,见祥瑞兮流圣泽。
风入松。元代。张可久。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晚春偶题呈正甫先生。宋代。释斯植。老来春去怯凭栏,今古兴亡一笑间。满径落红人不到,杜鹃啼雨入空山。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宋代。曹勋。落叶逐惊风,落花逐流水。漂零无定端,寄托随所委。朝荣瑶圃中,暮落穷辙里。岂不恶糟糠,岂不原罗绮。罗绮闭深宫,嫉妒交相磨。糟糠守穷庐,苦乐同终始。行藏宜自然,燕巢茅屋底。
遣意 其三。元代。仇远。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喜客至。明代。张弼。吟风弄月台前草,为见客来青更好。载酒频过莫问奇,眼中尽是寻常道。
示梅山弟八句。宋代。陈著。浮世蘧庐付一呀,诗书余沥子孙家。两池分受高低水,四岸量栽次第花。笑傲溪山如故旧,招邀云月共生涯。相逢数酌春风酒,不信人间有战蜗。
相和歌辞·婕妤怨。唐代。陆龟蒙。妾貌非倾国,君王忽然宠。南山掌上来,不及新恩重。后宫多窈窕,日日学新声。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须轻。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汪元量。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姬。记得那年三五夜,快行擎驾倒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