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著作。宋代。赵蕃。有客东来为我言,诏书传已下修门。幡然要识朝廷意,易此方明父子恩。物望只今谁得似,道行宁负夙心存。公其大作斯民庇,我亦耕桑安故园。
《寄赵著作》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东来为我言,
诏书传已下修门。
幡然要识朝廷意,
易此方明父子恩。
物望只今谁得似,
道行宁负夙心存。
公其大作斯民庇,
我亦耕桑安故园。
诗意:
有一位客人东来告诉我,
皇帝的诏书已经传达,命令我修门。
我立即明白了朝廷的意思,
要顺从,以彰显父子之恩。
现在,谁能像我一样有所成就,
在品德修养上不辜负早年的心愿。
君公大力创造了国家的安宁,
我也愿在故园里务农安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赵蕃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家园的眷恋之情。诗首,有客东来,告知作者朝廷的命令,要求他修门。作者幡然顿悟,明白了朝廷的意图,决心顺从。接下来,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回应父子之恩,表达了对皇帝和家族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在下半部分,作者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他思考现在的时局,不禁感叹当下的人才难以与他相比,而自己也不愿辜负早年的理想和追求。最后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君公的伟大事业与自己务农安居的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君公的赞美与自己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家园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比和自省,作者展现了自己的为人品德和对家族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词既是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宣言,也是对家园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御翰龙池晓,翻经鹫殿阴。云依清静叶,月印妙明心。
千载堂堂去,诸天肃肃临。朱弦谁为鼓?至治有遗音。
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元题曰日光照吾民月色清我心又题琴曰至治之音二首 其二。宋代。虞集。御翰龙池晓,翻经鹫殿阴。云依清静叶,月印妙明心。千载堂堂去,诸天肃肃临。朱弦谁为鼓?至治有遗音。
恭题玄兔卷应制。明代。余继登。玄霜捣就化仙姿,跃跃今看在圃时。喜向天门标上瑞,还从月窟应昌期。精涵水德由来异,色借烟光觉更奇。染素知逾千岁质,披图拟荐万年枝。
听文都知吹箫。宋代。梅尧臣。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蚁战图 其一。金朝。李俊民。声势何劳斗似牛,看看一雨到山头。大家不肯勤王去,只待槐宫坏即休。
山居杂兴 其七。明代。徐熥。云边松影挂斜阳,上下禽声到竹床。半醉半醒开斗帐,微风吹送玉兰香。
紫霞瓮歌。元代。胡奎。娲娥补天抟五色,化作昆崙一拳石。神人巧斲秋水骨,玉臼敲丹碎蟾魄。东方涌出玻瓈盆,九气凝结回鸾文。天吴海若不敢受,中含万斛梨花春。琼液流波散成绮,照见落花吹不起。醉来大笑醯鸡天,吸尽长鲸百川水。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唐代。卢纶。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宋代。释德洪。杨花满院掩深关,半摺文书偃卧看。幽鸟等闲回睡眼,暖风时复破春寒。
次韵张嵇仲侍郎。宋代。李弥逊。燕公提大笔,万象入陶冶。公今真似之,信是渥洼马。当年动天眷,愕睨肉食者。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岩廊正需公,料理及闲暇。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午骑联轻肥,晨班从鱼雅。频年江淮卧,只影未为寡。谁云若遗□,殆甚履中苴。相逢屡解榻,得句即邀社。重追一笑欢,百忧罢牵惹。况陪赋文机,不数分金贾。青蒿倚长松,怀抱肯舒写。残枝到春归,风灯不留灺。世人重虚名,自视轻拱把。独醒竟何事,空负月中斝。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五。宋代。徐积。西庵翁上北城隅,为望临川旧守居。所恨足无双翅舄,但将诗代一函书。甥教洗游多沽酒,妻使磨刀细切鱼。洒扫待公来献寿,亲扶杖履醉升车。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宋代。刘克庄。于君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种竹。宋代。曾几。近郊蕃竹树,手种满庭隅。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风来当一笑,雪压要相扶。莫作封侯相,生来鄙木奴。
饮酒杂诗 其三。元代。袁桷。弱冠不饮酒,篝灯横玉绳。或云酒中趣,湛湛浮云蒸。弃书试其言,杲若乌轮升。天根转晴雷,坚城为之崩。妙言粲琼屑,逸兴追飞鹰。醉乡傥可居,无功乃真朋。
过梅知宫东轩。宋代。沈与求。舍南舍北花无数,眼看游蜂上下狂。风信晚来帘额动,黄庭相对一炉香。
宿瑞岩示刘子厚。宋代。李洪。肩舆转绿畴,跨浦蹑石梁。暮投瑞峰宿,野色杂莽仓。鱼盐海市隘,松竹山径凉。解衣借僧庐,煮茗涤枯肠。顿忘庚火争,秋色已侵床。古戌此何夕,冠盖来徜徉。一杯偶相属,荔丹咀冰霜。哦诗兴清绝,天池看鹏翔。
访杨逸人山居。明代。李言恭。野人高卧处,只在白云颠。绝壁疑无路,深林忽有烟。门开千树上,犬吠一峰前。尔亦扬雄辈,山中独草《玄》。
河上之役三首 其一。金朝。李献甫。河堤一决岂天穷,失在当年固白公。谁与麻冈开故道,暂教版籍见山东。
戋戋束帛贲丘阿,有几英雄入网罗。少室山人徵不起,贞元朝士已无多。
声光赫奕埋轮使,音调凄清扣角歌。倾盖相驩应恨晚,乔松千尺有丝萝。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 其四。宋代。俞德邻。戋戋束帛贲丘阿,有几英雄入网罗。少室山人徵不起,贞元朝士已无多。声光赫奕埋轮使,音调凄清扣角歌。倾盖相驩应恨晚,乔松千尺有丝萝。
送三兄出宰常山。宋代。苏泂。官次淹时久,才华应世须。及瓜逢六月,行李过三衢。迓吏江边少,赍装驿外都。潮经渔浦夜,樯泊富阳晡。柳障飞云合,花溪落照孤。别情初岛溆,行色半菰蒲。后日思家否,兼旬到县无。衙新夸彩栋,俗厚省鸣枹。陆走通闽蜀,川浮赴越吴。往来纷雁鹜,富贵几金珠。故老知名父,诸公拜画图。琴声追旧宓,谣咏溢今苏。驯听桑间雉,欢瞻屋上乌。源流从孔氏,操履是颜徒。卓鲁方如许,龚黄盍念夫。吾侪甘龃龉,仕路不崎岖。霜叶看青绶,秋蓬类白须。但令民若子,何恤吏如奴。宰相曾传业,郎官此问途。入朝端继轨,负郭款营租。女大宜招婿,儿单切教渠。箕裘绵代远,门户更谁扶。乃伯偏怜我,尊兄况友于。中年嗟契阔,少小事差殊。木拱人难作,庭怀鲤共趋。鹏程方衮衮,愚意独区区。日者门关隔,兹行郡国迂。吟风谁属和,饮月欠相呼。一室甘岑寂,回舟思郁纡。傥归存懒拙,应与钓耕俱。
村中夜归。宋代。王镃。风报轻寒入暮天,滞行多被酒留连。花村无月路全黑,竹屋有灯人未眠。云气苍茫沉远树,春心浩荡怯啼鹃。忽晴又雨都无准,泥污吟衫亦懒湔。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南北朝。庾信。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宋代。洪咨夔。一帘风雨搅黄昏,归思无边客倚门。乌贼江鱼潮后市,龙出渔浦渡头村。
醉题东武。唐代。元稹。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峡山夜别梁非馨。明代。区怀年。暗雨疏灯此别君,相思何地更停云。明朝又上浈江路,枫落寒艭未忍分。
庐陵王墓下作。南北朝。谢灵运。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举声沥已洒,长叹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