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宋舜卿家小阁兼属李亦韩梁进父二首。宋代。赵蕃。忆我辰州友,英英李宋梁。参差由百拽,怅望到三湘。邂逅书能寄,追随辱未忘。南山如访旧,下有老耕桑。
《寄题宋舜卿家小阁兼属李亦韩梁进父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起我在辰州的朋友,聪明的李、宋和梁。
他们各有特色,相互激发灵感,让我心生感慨,望向遥远的三湘之地。
我们相遇之后,我写了信寄给他们,继续追随他们,不忘初衷。
南山像是我拜访旧友,下面是他们辛勤耕作的田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辰州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李、宋和梁的友谊,认为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才华和魅力。他们的相互交流和启发让诗人感到深深的感慨。诗人通过写信与他们保持联系,继续追随他们的足迹,并且对他们的友谊保持着深深的记忆和敬意。诗人将南山比作拜访旧友的场所,下面的田园则象征着友人们的劳作和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和思念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李、宋、梁这三位朋友在诗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他们的才华和魅力使得诗人无法忘怀。诗人写信寄给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思念和追随之情。南山和田园则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望,也表达了对友人劳作和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深情厚意的情感,通过寄托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和张水部杂咏八首 其四 蕉雨。明代。顾璘。高叶战风雨,历乱不堪数。诗思与翩翩,坐深良独苦。
汤村逢陈安性。宋代。晁补之。束装清晓来江浦,瘦马羸童犯山雨。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故人聆我足音喜,纱帽相逢坐东庑。别来几日颔生须,相见惊疑更问语。念昨与君俱随书,贫贱不为人比数。侍郎门馆乏容悦,举子文章惭莽卤。瞽言强献亦何有,君去东州我之楚。可怜今日江头路,草草逢君具鸡黍。我贫无策未容饱,君禄虽微不犹愈。如今未可计得失,且作新诗致醇醑。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唐代。窦常。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杨津。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宋代。李曾伯。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百僚山下路,千载尚名香。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放散边头武定军,卖刀买犊做农人。向来忧国多浮议,谁省官家亿万缗。
自云门之陶山肩舆者失道行乱山中有茅舍小塘。宋代。陆游。陂池幽处有茅堂,井臼萧绦草树荒。小鸭怯波时聚散,病蔬伤蠹半青黄。童儿冲雨收鱼网,婢子闻钟上佛香。我亦暮年思屏迹,数椽何计得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