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岩梅雨潭

题仙岩梅雨潭朗读

《题仙岩梅雨潭》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慨和寄托。

诗词中的"衮衮群山俱入海"表现了山势雄伟,山脉接连不断,似乎延伸到大海。"堂堂背水若重闉"则描绘了山势如屏障一般,背水而立,给人一种庄严壮观的感觉。

"怒号悬瀑从天下"描述了瀑布如怒吼般垂挂天际,气势磅礴。"杰立苍崖夹道陈"描绘了巍峨的峭壁夹道,诗人仿佛矗立在其中,显得英勇与坚定。

"晋宋至今堪屈指,东南如此登无人"表达了这座山峰的雄伟壮丽,历经晋、宋两代至今依然无人可登,凸显了它的高峻和难以攀登的特点。

"结庐作对吾何敢,聊向樵渔寄此身"表达了诗人在这样壮美的山水之间感到自己的渺小,不敢妄自称大。他决定在此结庐,与山水相伴,过上樵渔的隐居生活,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此。

整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仙岩梅雨潭的壮丽景色,通过山势、瀑布、峭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壮美。诗人在此感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对山水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首诗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晓炉香剂已烧残,漫卷棕帘倚药栏。
鞭底土牛方转燠,石边盐虎忽凝寒。
有人剪彩娱羔酒,独我煎茶续菜盘。
冰沍砚池呵未泮,东风到底入毫端。
()

蜀川笺纸綵云初,闻说王家最有馀。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

陈根未作去年花,天宇空明雁影斜。忽上溪桥见颜色,不施朱粉似东家。

()

萧萧白杨路,死人积如丘。
大江东流去,苍山旌旆愁。

()

登山招隐士,褰裳蹑遗踪。华条当圜室,翠叶代绮窗。

()
苍颜无酒不能红,坐窗袖手禅衲同。
几时羲驭肯怜客,满意花卉摇光风。
樽酒向君怀抱尽,赓歌剧谭忘悔吝。
更看珠玉联翩来,孰云猛乞犹小靳。
()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从教衰谢随秋草,到了能全晚节香。

()

道乡采芹暇,手植四株柏。
相对有正味,爱此岁寒格。
忠言贾奇祸,几削谏臣迹。

()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
紫枢元是黑头公。
佳处因君愈重。
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
()

阎闾苦贫病,皂隶亦饥愁。入夜声尤急,连山势未收。

无言闲麈尾,有意念刀头。独酌难成醉,空乾瑶玉舟。

()

千峰注雨作微凉,宝殿留阴忽夕阳。
入夏暄寒曾莫测,雷声犹震碧云傍。

()

轩窗临水开,洁莹如冰镜。

含风柳千丝,清暑荷万柄。

()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

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

昔髧两鬓今白头,肯将胸次著间愁。

无边风月随宜乐,有分江山取次游。

()
此去相期泰茹连,归来乡举赛登天。
秋风少壮犹堪想,人闹何由识才颠。
()

上枢秉钺慰中州,更喜尚书并辔游。龙节引班辞玉陛,羽觞传酒送华辀。

晴云冉冉浮宫树,春水粼粼出御沟。蚤晚归朝奏勋绩,君王须赐紫貂裘。

()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

五侯台榭竞芳菲,三日花深车马稀。
弦管不从流水奏,绮罗应化暮云飞。
空闻玉馔分天府,曾睹金葩捧御帏。

()
孟夏林木茂,绿荫吾庐繁。
石床枕道书,独卧尽日闲。
仙源最深处,无人扣柴关。
梦中见羲皇,乃笑尘世颜。
()

春秋此地楚疆场,经画何年入豫方。地有古祠称叶令,人怀遗德说周王。

路当冲要官还好,民苦征繇岁屡荒。独荷皇威今远被,风飙千里绝飞扬。

()
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
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
银河星汉,夜凉如洗。
要轩豁、君家庆瑞。
果闻两两获骊珠,天付与、精神秋水。
好是今朝,同逢盛事。
()
千山收宿霭,一气蔼金行。
爽吹舒澄碧,晴晖丽太清。
徘徊望前岭,徒倚步南荣。
为问莼鲈客,何须身后名。
()
三年去国别尧云,一箧书空此谤分。
贾谊有才偏陨涕,屈原何赋不思君。
谏囊久晦沈馀草,绶笥重开续旧薰。
几日班春向桑野,汉家新诏十行文。
()

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

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

()
岸容山意两溶溶,便是东皇第一功。
春色平铺人不见,却将醉眼认繁红。
()

田三昔同僚,向我每倾倒。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弟化邻保。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

累垂靺鞨青林端,鹦鹉衔春春未残。粲似玉姬微启笑,煜如金母乍成丹。

栽来并耀明光殿,赐出腾辉赤玉盘。不独葡萄先让色,玉门澄酎有馀酸。

()

谈笑风生坐,淹留月满筵。湖光来澹荡,竹色进婵娟。

练雀穿帘美,银鱼斗箸鲜。从呼君且去,吾意未回船。

()
城空花漫烂,楼向雨萧条。
毒草在生瘴,蛮江晚上潮。
鱼肥堪把钓,凤去不闻韵。
万里双持节,恩波赖圣朝。
()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

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

雪解寒生水,平湖照眼新。扁舟徐送客,绝境渐无人。

径草芳菲浅,沙禽羽翼驯。佳辰数携酒,晦日已疑春。

()
东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
天色清明厮句。
()

柳眼脱壳花将飞,麦梢弄黄青穗肥。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悮落沾人衣。
树外浮阳湖水渌,漠漠不动含晴晖。

()
其八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十三
()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涛面面风。三乐启期何所事,朝阳睡到夕阳红。

()

()
茅舍萧萧暑雨余,夜凉清若在冰壶。
一窗月上杉篁影,便是人间水墨图。
()

帝里记当日,赐第富相联。惟君家最称著,桐木老参天。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继世赖君贤。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
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E346。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和气蔼芳筵。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

()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
朝辞海涌千人古,暮宿枫桥半夜钟。
明日馆娃宫里去,洞庭呼起一帆风。
()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
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
()

负郭幽居一味清,残花寂寂水泠泠。夜深宴坐无灯火,捲起疏帘月满庭。

()

东望白鹤峰,西引澄虚台。几时释尘鞅,与子终徘徊。

()

满树淇花浥露香,洞门留客共飞觞。仙人勾漏曾为令,高士西江旧姓梁。

九转丹成轻绂冕,五噫歌罢叹沧桑。珊瑚井畔多明月,莫问蓬莱水一方。

()

故人中秋设佳宴,垂帘下榻开中堂。老桂清香沁露冷,众宾醉语含风凉。

上窑瓷器饤肴馔,长生木瓢行酒浆。欢然饮罢雨忽作,索纸题诗牵兴长。

()

日落梁山西,遥望寿张邑。

洮河带泺水,百里无原隰。

()

菩提无树树生天,尽扫滋培付自然。借问根花何处现,法云飞遍雨三千。

()

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

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

()

璚散残枝。点窗款款,度竹迟迟。欲诉芳情,曲中曾听,画里重披。

春移别树相期。渐老去、何须苦悲。人日酣春,脸霞清晓,复记当时。

()

堤走沙崩小劫移,桃花剺面柳攒眉。青山无复呼猿洞,绿水都为饮马池。

鹦鹉改言从靺鞨,猕猴换舞学高丽。只应鹫岭峰头死,却悔飞来竺国时。

()

顾家一女肤如玉,炯炯灵台抱贞淑。
择配奚川武肃孙,井臼亲操谢膏沐。
不必荆钗并布袄,雍雍自是闺中宝。

()

上阳迟日千门锁。花外流莺过。一番春去又经秋。惟有深宫明月、照人愁。
暗中白发随芳草。却恨容颜好。更无魂梦到昭阳。肠断一双飞燕、在雕梁。

()

蘹香体虚柔,本自南土出。毛芒散纤叶,旖旎怯朝日。

芳菲挺众卉,辛美更无匹。况能已疝瘘,兼理肠胃疾。

()

笔砚随人老,云山发□新。昔心期后世,余习自前身。

石埭残沙晓,茅檐古木春。卜居能有此,甘与白鸥邻。

()

犊鼻生涯一酒墟,当年嗤笑欲何如。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

()

梨园弟子郁金裙,法曲声高响入云。月里曾教青女习,人间莫遣李模闻。

()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
()
强求斗升禄,三年困山城。
覉栖不敢恨,眼为溪山明。
上借台府宽,下遂吟啸情。
束装待航归,积霖咽秋声。
()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
须信人生足别离。
此情惟有落花知。
前生有限,去何疑。
骑鲸公子赋成时。
()

二千年前血滴滴,今日分明重指出。

所生父母知不知,一二三四五六七。

()

京华愁独坐,蓬径辍相期。惊鸟南枝怨,飞鸿北地思。

龙庭悲鼓角,凤野见旌旂。此日江湖梦,偏悬六月师。

()

远浦渔舟若个,荒林草屋谁家。

不信丹青能尔,分明雁落平沙。

()

柳暗千株,蓂翻三荚,当年神岳生申。画堂庆会,今日贺生辰。宝鸭檀烟薰馥,颂椒觞、醽醁频斟。殷勤劝,歌喉宛转,恣乐醉红裙。

荣华兼富贵,如君素享,胜似簪缨。虽田彭倚顿,未足多称。好是钱流地上,仓箱积、赈济饥贫。多阴德,子孙昌盛,指日绿袍新。

()

坡陁两山间,沧波旦夕骛。高柳横澄流,岁久根全露。

细雨川上来,澜漪满沿溯。灌木生退滩,危桥架孤屿。

()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入穿废苑行。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
主人未得老三山,半作方壶忆夜坛。
鹤本令威来汉表,凤翔萧史下琼栏。
到门佳客双凫落,入座清风六月寒。
破灶黄金已无数,定知云翼说烧丹。
()

谁将一幅辋川图,添写溪桥带五湖。处处渔罾缘断岸,家家蟹舍漫青芜。

山因雨洗千峰净,村为波侵四面孤。清境岂教僧占尽,随人领取有真吾。

()

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
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

()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

武林仓卒指归程,千里脩途偶并行。云散风流当日事,山长水远此时情。

栖迟顾我犹藏拙,邂逅烦君尚寄声。尺素聊凭西去雁,梦魂今夜绕江城。

()

淫雨弥半月,河流涨通衢。旧畿十万家,太半忧为鱼。

旅楼起复卧,神气郁不舒。床床苦漏湿,岂暇论侏儒。

()
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
不解多方锢鏴成,一锤打破与重烹。
等闲脱体离窠臼,煮粥依前不是羹。
()

九霄天马俱龙种,四十万蹄云锦斑。一自渔阳鼙鼓后,不知几个到骊山。

()

贞士不易悦,曲士不易结。胡为乎营营,空尔成劳拙。

()

寝殿清香雾不分,月移松桂翠氤氲。三秋尚食中貂使,五夜传呼细柳军。

天作千峰横马鬣,云蒸九地结龙文。词臣想像遗弓处,凤吹飘飘隔紫氛。

()
一时花木斩新栽,露萼烟苞逐渐开。
好事人人能爱惜,莫教容易拥蒿莱。
()
夜渡惊滩有底忙,晓攀绝磴更禁当。
周遭碧嶂无人迹,围入青天小册方。
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
何时上到梅花岭,北望螺峰半点苍。
()
爱此碧相依。
卜筑西园隐逸时。
三径成阴门可款,幽栖。
苍雪纷纷冷不飞。
()

何物偃强暴厉长,权奇俶傥生歌章。蒲梢西极沓相举,天闲十二皆龙骧。

羌胡喜蹴骅骝步,贰师成功宛初破。边塞年年战骨新,锦辔雕鞍只如故。

()

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
邢侯秋卧痾,挥毫见深衷。
赓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为儿女姿,颇形四方风。
属有山水念,因之丝与桐。
()
吾本当初马半州。
因与先师说根由。
独坐圜墙向内修。
功成行满赴瀛
()
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
青城锦水无心住,紫阁莲峰有意归。
张翰鲈鱼因醉忆,孟光书信近春稀。
黄茅瘴色看看起,贪者犹疑别是机。
()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
舒黯淹留守相间,平津千载有惭颜。
惜渠不见端平相,召了西山召鹤山。
()

千丈崩奔落石碕,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不忘锺山独宿时。

()

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
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入草莽兮事何可说。
屈身辱志兮恨何时雪,誓速归泉下兮此愁可绝。
()

枣华纂纂桑叶肥,老蚕起眠雏雀飞。
南邻买酒劝行乐,越客废书歌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明日会知今日非。

()
遂请後。
愿频醉、石楼溪口。
()

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

谢公忧民馀,妙语继两禅。
兹游瞰沧溟,宛在一叶莲。
木密虚可步,石立高莫缘。

()

素闻岭南风,今假岭南馆。

穷秋余夏蒸,初腊借春暖。

()

玄都三日敞朱扉,绵蕞初开素雪飞。坛月低凝仙阙树,宫花徐落侍臣衣。

千门爽气龙楼晓,十里寒光玉佩归。明日君王郊泰畤,总疑琼岛在天畿。

()

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节当南至日,星是北辰天。

宝戟罗仙仗,金炉引瑞烟。霏微双阙丽,溶曳九州连。

()

夹涧荣薝卜,倚竹颜如玉。溪鱼大上时,临流香可掬。

()

同学犹能忆少年,却惭天路着鞭先。君当礼乐千言就,我厌风尘万态捐。

游猎正陈天子赋,抚军谁觅孝廉船。曲江旧事知无补,看尔登瀛望亦仙。

()

冲融日脚未全收,一叶飞黄满眼秋。谩向登临追宋玉,苦吟谁广畔牢愁。

()

万里蚕丛事,都归此浪淘。大江形若束,两壁势争高。

石脚穿云立,山腰结屋牢。萧森今昔感,长啸起飞涛。

()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

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会,心感色亦同。

()

留犊归牛骇见闻,古今唯数一时君。设令买宠生贤嗣,未必邦人敢见分。

()
青城之西溪谷深,道翁巢居独鼓琴。
一杯松留我宿,夜半虎啸风生林。
()

骢马经行处,曾清海上氛。人犹谈往迹,名乃挂弹文。

心事凭苍昊,閒情付白云。送君无限意,聊与醉斜曛。

()
空阔野云疏,行行思郁纡。
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鹜呼。
却回南涧路,暝色拥蓬庐。
()
沙场大黄弩,将军在时射。
贼人得之惊,一挽一百石。
()

记语简以遒,饶舌泄幽秘。
洗尽闤闠腥,阐此林壑气。
日予炯灵台,颇已窥彷佛。

()

乱山深处碧波流,隔岸垂杨系小舟。无数桃花伴春梦,梦中还作武陵游。

()

秋色入林杪,湛湛碧天长。篱边数丛黄菊,次第吐清香。自昔群真朝会,共话人间兴废,应运佐时康。遽命骑鲸客,*羽下穹苍。禀天和,怀信惠,效忠良。甘分重职调御,大度愈恢张。况是从来声价,优渥溥沾高下,民愿庇馀光。献颂期君寿,永与镇安阳。

()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

()

讽赋轻八植,擅名方一枝。才高不满意,更自寒山移。

宛宛别云态,苍苍出尘姿。烟归助华杪,雪点迎芳蕤。

()
野艇迢迢信所之,归来常及欲昏时。
陂塘烟重怨姑恶,林薄月明悲子规。
出谷寺钟初缥缈,穿篱绩火已参差。
欣然笑向应门说,又了浮生一首诗。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

在水之中构室,开窗于此高眠。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忧葛天。

()
早闻长策动枫宸,十载郎官谪命新。
家远漫为秦岭客,恩深不作播州人。
一身且向闲时病,万事还从定后真。
萧索郡斋山树里,坐看黄叶渐回春。
()
重城在满,双阕云浮。
将披雉扇,载俨珠流。
叶风应律,文德怀柔。
溥天率土,惠泽咸周。
()

满耳声称蓦浣沙,萍根云叶际天涯。
襟扃喷扑芝兰气,韵味清修诗礼家。
胜把香编消岁月,点无浮叶靓春华。

()
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
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
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

钟离县里古城屯,星散田庐带郭繁。鸡狗相闻淮浦迥,牛羊归牧楚山昏。

土风千里吴音在,户籍诸陵汉制存。太守行春僚属从,劭农诗句许谁论。

()

十二层城倚阆风,金台珠树郁葱葱。
遥瞻玉室藏书府,万仞飞光散晓红。

()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
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
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

万竹侵沙一径微,疏枝冉冉弄晴辉。堂空正可容香入,冬暖番惊有雪飞。

宅似孤山斜傍水,人同东阁晚开扉。迎年物色催残腊,相对那能不醉归。

()

昔听桂山调,今看兰坂花。
春云间珠圃,初日照彤霞。
改服游新苑,移尊对远沙。

()

优诏亲承返故乡,春山春水尽增光。悬车已遂题桥志,背郭应开佚老堂。

花坞嬉游诗转富,宾筵歌舞昼偏长。也知别有酬恩地,接武亨衢见两郎。

()

二月淮水绿,兹游喜再逢。半帆风力稳,群树雨声浓。

鱼贱倾篮买,舟行起碇从。沧波相对浴,白鸟巧仪容。

()
有奕禖宫,在国之南。
坛壝既设,威备孔严。
登祀济济,神兮顾瞻。
佑我皇祚,宜百斯男。
()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

传呼拥道使君来,寂寂柴门久不开。不是疏狂甘慢客,恐因车马乱苍苔。

()
终日驾盐车,鞭棒时时打。
自叹精神久屈沉,如病马。
怎得长游冶。
伯乐相师来,见后频嗟讶。
()

缥缈惊春梦,铿轰送晓声。
敲烟出野寺,催月下山城。
窗映东方白,灯留半壁明。

()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
巷内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数千卷,径草无行迹。
秋清入肺胃,篱落牵牛碧。
诗成锦绣段,裁剸非刀尺。
()

彭泽门前惟有柳,河阳县里只栽花。如今夹竹开桃李,犹似当年刺史家。

()
先生许可能尊祖,词采今存干蛊身。
碑版灿然垂世誉,要知忠肃有门人。
()

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

尘垢纷纷漫扫除,可怜乾死蠹书鱼。何须更待青藜照,只合斋心读误书。

()

江雨无情不管人,残梅有韵故相亲。闭门无事仍无客,花作羞娥酒当春。

()

含章承帝宠,资斧镇南中。蹇蹇王臣节,谦谦君子衷。

后庚新积习,先甲振颓风。我自窥观者,欣瞻衎食鸿。

()
重遇风仙,重增开悟,一心专做痴愚。
掀髯势已,且恁嘴庐都。
罢了高谈阔论,疏笔砚、不讲经书。
从今后,孤云野鹤,*食更鹑裾。
()

何事清风满剡溪,琅玕长得与云齐。此君若得王猷见,兴尽应须为品题。

()
与客观棋日又晡,佯狂落魄老江湖。
未妨行事诸儿笑,敢谓知心举世无。
币竭并将空橐售,衾寒兼着破毡铺。
还家烂醉东篱菊,犹有儿能为我酤。
()

一味南来动绿蘋,北窗高卧上皇人。君看小院千竿竹,较胜长安十丈尘。

()

万事从吾懒,庵居隐者家。
酒深牵率月,诗办事治花。
健犊閒耕具,轻鸥忆钓槎。

()

碧树阴浓釦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仙经若未标奇相,琴操何因寄恨声。
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
()

惜别慵临镜,啼多敛黛痕。几回无语暗销魂。只有多情帘月、共相亲。

夜久愁难寐,衾寒被未温。数声征雁度层云。况是凄凉时候、又黄昏。

()

磨蚁旋旋意绪同,伤春随处怯东风。三年未了隆中卧,一旦谁收稷下功。

满径药苗因病减,隔窗蕉叶为书空。细寻旧事轮纤指,云水今朝是几重。

()
小院难图云雨期。
幽欢浑待赏花时。
到得春来君却去。
相误。
()

丞相裁诗答布衣,殷勤辞翰总珠玑。秋风吹落苍松树,二百年来此道非。

()

饭鼓逢逢睡起时,先生弟子总关扉。不妨堂下轻骑马,切莫江头浪典衣。

且对灯花随雨落,任从苜蓿列盘稀。杜陵郑老襟期在,今昨那能定是非。

()
薰花泣露湘江曲,点点秋烟天外绿。
水府凉波龙夜吟,蛮娘轻戛玲珑玉。
离鸾别凤隔苍梧,雨气浸江迷晓珠。
神弦声彻石苔冷,云鬟雾鬓啼江姝。
()
独立吴山望越山,海门人去几时还。
故乡犹隔苍茫外,一点征愁落日间。
()
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
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
()

节使临江郡,瞻云独系思。屋添闽海算,椿老万年枝。

耆会高贤满,丰庖厚禄移。未缘朱绂系,覃泽柰明时。

()
枌社传家范,阶庭著义方。
能令锵剑履,争欲倚门墙。
么麽真无用,提撕独异常。
登堂今已尖,收泪转淋浪。
()

芳菲何处最撩人,不损香车宝勒尘。华月两阶风色蚤,梨云梅雪竞催春。

()

惆怅登高酒数巡,南来孤雁带边尘。秋深烽火传榆塞,天远江湖泣朽人。

万里未酬鸣剑志,百年空老据鞍身。萸囊汉殿今何似?莽莽苍烟隔紫宸。

()
窄轻衫,联宝辔,花里控金勒。
有底风光,都在画阑侧。
日迟春暖融融,杏红深处,为花醉、一鞭春色。
对娇质。
()
高阁盈千尽,征人借一棲。
水连天上下,山会浙东西。
炊甑荣枯幻,浮云出处齐。
感时心欲醉,风雨更凄迷。
()

王孙文采盛,千里入神交。贫极锦囊在,愁来金盏抛。

雨迎龙出峡,云护鹤归巢。欲寄相思意,梅花霜后梢。

()

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

生物会有役,谋身各及时。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

()

本祈春雨成春雪,应误小桃先次开。西汉枚生谁复召,南朝何逊自多才。

泼除灯火上元去,挫却勾萌六出来。前此解衣争贳酒,不知为瑞与为灾。

()

四十为郎信倦游,虚名韁锁太悠悠。
危心正似葵倾日,衰质先于柳望秋。
要路风尘疲骥足,故潭烟雨废槎头。

()

舞罢斑衣玳瑁筵,琼林玉树半阶前。纵横冀北三千队,聚散兰阴二十年。

亭倚惠风临曲水,径穿奇石到平泉。莫将贝锦纡行乐,宣室行看太傅旋。

()

萧娘琐阁、有云廊十二,碧桃春莹。记研螺、倩画湘眉,傍温峤妆台,贴肩花并。

掠海罡风,蓦飘断、女床鸾信。问玉箫再世,情天灵姥,慰愁堪准。

()

既无池塘梦,肯作王孙游。愿身化为草,根叶镇相缪。

()

鳌首三山稳,松枝万叶稠。閒心原似水,高节竟凌秋。

国计才尤敏,朋情意独优。碧峰飞白鹤,欢喜进双筹。

()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朱楼照影钟声晓,书船落手芙蓉秋。
鲤鱼赤鳞应不少,待与水仙相伴游。
()

()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

南徐隐士诗兄弟,君更眉间有白毫。一染函牛鼎中指,暮年方悔嚼空螯。

()

空谷跫然闻足音,殷勤通守致家禽。
阴晴不爽司晨□,□暮全无起舞心。
梦短那堪眠警枕,胫长稍已怯□衾。

()

柳绵飘不定,东风起、吹送到天涯。看著地旋飞,沾衣还起,浓春难觉,芳思都赊。

梦何在,飞花迷巷陌,新绿上窗纱。一树密阴,回头犹恋,半池新涨,临水谁家。

()
扁舟二月傍溪行,爱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长飞燕燕,绿阴人静语莺莺。
临风忽听歌《金缕》,隔水时闻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买鱼沽酒答春晴。
()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