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天目登高岭

将至天目登高岭朗读

《将至天目登高岭》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天目山高岭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至天目登高岭

天近初凝目,
云横便蹑梯。
前瞻千嶂列,
回首一川低。
雨过黄梅尽,
风来翠剡齐。
灵源穷不到,
晴昼挂虹霓。

译文:
靠近天空,目光开始模糊,
云雾飘浮,我便攀登石阶。
眼前是千嶂连绵,
回头望去,只见一条低垂的河流。
雨过黄梅花已谢,
风吹来,翠竹葱茏齐。
灵秀的泉源遥不可及,
晴朗的白天挂着彩虹霓。

诗意:
这首诗以登高赏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登上天目山高岭的情景和感受。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和自然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通过描绘云雾、山峰、河流、花草和彩虹等元素,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追求灵性和超越尘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登高山的情景和感受。诗中运用了许多景物描写,如天空的初凝、横云飘浮、千嶂列列、一川低垂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视角之中,能够感受到登高的艰辛和壮丽景色给作者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诗的前两句写天近初凝目、云横便蹑梯,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登山的过程。天近初凝目表明天空已经接近了眼前,云雾弥漫,仿佛一道道阶梯,引导着作者攀登。这种描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者可以想象自己亲身经历登山的艰辛和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前瞻千嶂列,回首一川低,通过对前方山峰和回望下方的河流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对比。千嶂列列形容山峰连绵不断,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而回首一川低则形容下方的河流显得相对较低,从而形成了高山与深谷之间的景观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雨过黄梅尽,风来翠剡齐,通过描绘雨过后黄梅花的凋谢和风吹来时翠竹的生机勃发,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机与循环。

最后两句灵源穷不到,晴昼挂虹霓,用诗人独特的想象力描绘了灵秀的泉源无法到达的遥远和晴昼时挂着彩虹的美景。这种景象给人以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灵性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登高山的过程和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壮丽和和谐之美,同时也能够领会到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对灵性境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愁同百丈尽情牵。

()

乐天归卧湖山边,閒买池塘娱莫年。小蛮巳老樊素去,心地玲珑如白莲。

室中谁遣散花天,故点襌衣香破襌。鸳鸯为报窃花处,题诗要戏小婵娟。

()

溪头浣纱女,素足弄清波。绿窗费纤手,鸣机不停梭。

织成絺与绤,贵之如绮罗。持此寄远客,思君心绪多。

()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
霜晴未用为霖在,留与春蓑作太平。
()

莫驱屋上乌,乌有反哺诚。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
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
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

()

病骨经秋强自持,寒条飞叶费相思。
可怜陌上垂杨树,不似君来系马时。

()

镜红销,衾翠拥,声影度窗缝。斜桷灯深,惯作隔帘梦。

怪他筝雁年华,暗中偷觉,更闲把玉钩微控。

()

()

幽亭危处读书庵,月白风清好纵谈。竹石暂留凭客赏,乾坤同寄欲谁惭。

地偏巳觉离亭外,调古时闻起巷南。我拟借游应不惜,春忙曾未卜东骖。

()
四海无家何拘碍,垂丝坐对烟云霭。
水急风和舟行快,严霜届莲裳,箨笠和烟戴。
()
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黍一炊。
日日倚门人不见,看尽林乌反哺儿。
()
烟花丛里不宜他。
绝似好人家。
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
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
()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鸟臼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
儿曹耳语。
借问何处去。
家在翠微深处住。
生计一犁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