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

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朗读

《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尊情话向南荣,
好雨知时盆样倾。
且喜黍苗饶岁事,
莫愁梧竹作秋声。
檐花夜永灯前落,
池草诗成梦里惊。
端的对床寻旧约,
韦郎曾赋五言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夏日的夜晚,诗人得到了及时而甘美的雨水,让他欣喜不已。诗中展示了丰收的景象,黍苗茂盛,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诗人告诉我们,不要担心梧竹树发出的秋声,因为这是自然界的正常变化。诗人观察到檐花在夜晚不停地落下,池塘中的草叶摇曳,这些景象令人陶醉。他的诗歌就像池塘中的草叶一样,浮现在他的梦境中,使他惊讶不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思念旧友的情感,他回忆起他与韦郎共同赋诗的往事,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赏析:
《和七月初五日夜得雨》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夜晚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丰收和自然变化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雨水倾盆、黍苗丰茂、檐花夜落等,使诗意更加鲜明生动。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给人以温馨、怀旧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感受生活的细腻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
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
生物会有役,谋身各及时。
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
()

叶底累累黄渐深,煖风四月熟幽林。记曾摘遍西园树,好似文君取酒金。

()
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
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
为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
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
()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

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

()

黄神符已合,玄女图先献。尚留榆罔潺,方遘蚩尤乱。

秦陇突鸱鸣,中冀惊龙战。骇浪荡沃焦,妖星临震旦。

()

踰月黄梅雨,河流屡溢涯。蚁宫危智伯,萤烛困栾巴。

忽喜迎初日,犹嫌见早霞。淡晴城外路,缓马过荷花。

()

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
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
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

()
簇真香。
似风前拆麝囊。
嫩紫轻红,间斗异芳。
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
()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

蓬阁虚生白,兰台汗杀青。
英游迷岁月,神武动风霆。
迁擢恩频忝,黔黎困未醒。

()

天柱峰头雪,莲花岭畔云。朗吟惟李白,独往更黄君。

婚嫁今应毕,藜鞋有幸分。共跻恒岱遍,归著五游文。

()

江东风景近如何,十里钱塘倚棹过。白发每从愁里尽,青山偏是客中多。

攒宫草没冬青死,禹庙碑倾古字磨。独有若耶溪畔女,秋来犹唱旧吴歌。

()

举头凉影动明河,问讯仙人八月槎。
斗下孤光悬太白,云间长御挟纤阿。
《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诏需承曲宴多。

()

雾驾云軿,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
高僧良士总贪閒,虽我同庚不往还。
诗罢谁知勤治圃,斋余无事只潜山。
亦闻相约来倾盖,久待如何未叩关。
湖上藕花今正发,不妨共戏水云间。
()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
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

閒情不与外人知,微有雄心对奕时。半榻青缃何处宿,满园黄叶未曾窥。

自沾白露名花早,偶失金鞭驽马迟。多谢故交长入梦,拟携文字远相师。

()

昨夜雨新晴,今朝花更明。下阶看鹿迹,倚树辨禽声。

袖为移兰湿,襟缘爱竹清。荒居春较可,况复托归情。

()

此日朱明洞,谁同对浊醪。宦途穷执戟,人代绝抽毫。

鸡犬闻天路,鱼龙泣海涛。传家大令在,忍睹凤凰毛。

()
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