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

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朗读

诗词:《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

中文译文:
登临兴引越山高,
醉眼何曾识二豪。
戏马向来夸胜饯,
卧龙此去记吾曹。
风前短发还羞杜,
笔底新诗欲和陶。
赖有蛤蜊风味在,
固应居士笑卢遨。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虞俦写给安抚王诚之的一首登高诗。诗人在登临山峰的过程中,激发了他的兴致,他引领我们攀登越过高山。登高之际,他的眼睛醉意盈盈,却无法认出二位豪杰。诗人用戏马来形容自己一直以来夸赞胜过他人的喜悦之情。登上高山,诗人想起了卧龙(指诸葛亮)的故事,他将自己的经历与卧龙相提并论,希望后人能记住他的存在。诗人在山风吹拂下,感觉自己的短发和杜甫相比,还显得羞涩。他在笔底构思着新的诗篇,希望与陶渊明一样能够创作出有趣的诗词。最后,诗人提到了蛤蜊风味,暗指自己是一个居士(指出家修道的人),相对于卢遨(指杂剧演员),他更应该有着一种超脱尘俗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境遇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追求。诗人在登高过程中产生了豪情壮志,感慨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他借助山峰的高度,表达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志向和追求。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巨匠的借鉴,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渴望。最后,诗人以蛤蜊风味、居士和卢遨等形象的对比,展示了自己超然物外、超越尘俗的心态和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赋予了诗歌深刻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思考,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一种豁达超然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千仞巉岩一径通,可扪天处是仙宫。婵娟并席谁家子,缥缈吹衣万窍风。

初月淡笼眉拂拂,晚云低绕鬓

()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

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
()

穷纪辞乡县,客迹随蓬飘。往岁河阳旅,今即楚路遥。

宿雨绿崖谷,阳春秀时苗。朱樱耀翠巘,碧藓绚丹椒。

()
大哉释迦文,生下便作怪。
南北东西行,点胸也忒杀。
弃舍轮王位,反受父母拜。
六载向雪山,精进修净戒。
()

伏波老自厌壶头,壮志诸孙凛未休。稍喜烽烟从绝塞,即闻貔虎静中州。

先声早已传推毂,婉画聊烦佐运筹。好去刘公书一纸,无忘老子上南楼。

()
万木千花冻未醒,东君无处觅归程。
抬眸忽见春风面,的皪枝头数点青。
()

翠干分枝和露至,芳根得土带烟栽。园池摇落秋风里,只待红英映水开。

()
为爱寒花晚节香,故栽松迳与茅堂。
寿思园绮眠商岭,清想夷齐遁首阳。
俗眼只贫金带紫,丹心惟喜御袍黄。
先生远觅陶潜种,急作山书寄孟光。
()

每上春泥向晓乾。花间幽鸟舞姗姗。年华不管人将老,门外东风依旧寒。投簪易,息机难。鹿门归路不曾关。羡君早觉无生法,识破南柯一梦间。

()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
篱边把菊玩遗芳,未肯从渠入醉乡。
五字句中窥屈宋,七弦声里到羲皇。
()

面壁传衣事已陈,孤云寥落傍风尘。青萍万里长为客,彩笔三朝未授人。

把臂垆头倾海岱,持螯天末动星辰。何辞大白终宵醉,话入如渑对怆神。

()

首石峰南祖帐开,山花堤柳送离杯。百壶酒尽青骊远,五緉风来彩鹢催。

楚国旧传徐稚隐,汉廷今重贾生才。新诗不待函题寄,乘兴同吟到凤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