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

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朗读

诗词:《初八日早出洪泽闸泛淮》

译文:
初八日清晨出洪泽闸门,泛舟在淮河上。
乾道年间再度讲和,当时议论的人已厌倦了战争。
长江畔的居民不再畏惧蛟龙的怒吼,
巨大的船只也不再阻挡鹅和鹳的飞翔。
岁末时节,人们忧心忡忡地思考道路的艰难,
寒冷的天气也使我疲惫不堪于风浪之中。
虽然身处大江之中,但我仍然坚定地划动双桨,
然而时运却与我的志向背道而驰,我该如何应对呢?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初八日清晨出行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淮河上泛舟的经历。虞俦以江河之水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心境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时运的无奈。

诗中的“乾道年间再度讲和”指的是乾道年间(公元乾道年间为宋仁宗时期,约公元1041年至1048年),当时朝廷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和议,结束了一段漫长的战乱。然而,诗人在描写当时的议论时,使用了“厌干戈”的词语,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疲惫和厌倦。

诗中的“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表达了长江畔的居民对于蛟龙(代指战争)的不再畏惧,以及巨舰不再阻挡鹅和鹳(代指和平)的意象。这一描写象征着和平的到来,人们对于和平时代的渴望和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岁末时节的愁绪和寒冷的天气,暗示了困境和挑战的存在。然而,诗人仍然坚定地划动双桨,表现出他不屈不挠的志向。最后两句“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持和无奈,他思考着如何应对与时运相背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相结合,展示了对历史和时代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圣贤千古愧难攀,力学方忧敢自閒。
顾我久抛声迹外,惭君犹挂齿牙间。
平生拙计心长在,解带高风志未还。
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劳魂梦绕溪山。
()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
佯作小儿啼,斓斑采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

屹庵先生墓上石,飞虬蹲龟新勒额。妖狐不敢卧其下,山鬼呵护火通夕。

樵夫惊见走折足,过客仰观读如译。久之意象度百过,奉政大夫字飞白。

()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

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繁林收阳彩,密苑解华丛。

巢幕无留燕,遵渚有归鸿。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

()

汲井浣我衣,伐石固我墉。尘埃不被体,绝无人迹通。

洋洋西江水,我车不敢渡。夙驾岂不早,早行畏多露。

()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

要得处方医坏证,便须投矢负全筹。

()
越城芳径手亲栽,红浅黄深次第开。
不用小山招陷赋,身如强健日千回。
()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
渊明抱归兴,未老辞华轩。
应谓役于人,岂如归田园。
在家贫亦好,满眼是风烟。
亲戚可晤晤,书史可精研。
()

文运兴隆属圣明,科名事业贵精成。读书三十何能立,心折鸡鸣听五更。

()
歌时眉黛舞时腰。
无处不妖饶。
初剪菊、欲登高。
天气怯鲛绡。
()

泠泠渭曲风,漠漠湘皋雨。春雷昨夜鸣,龙孙忽昂起。

()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
昔上瞿塘滟澦堆,盘涡如井放舡开。
山行欢喜今非错,备见捎濆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