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朗读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春天的忙碌景象,表达了农耕劳作的辛勤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从野叟问耕桑,
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
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
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
但知击壤乐时康。

这首诗以野叟(农民)的口吻,表达了农民在春天农忙时的心情和经历。首先,诗人向野叟请教农耕的事情,野叟告诉他春天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种植桑蚕和麦子的情景。桑蚕已经全部吃光了叶子,桑树变得绿油油的;而麦子虽然已经收割,但仍然留下了金黄的秸秆。诗中的这种对比,展现了农耕劳作的辛苦和艰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春天的雨水对农作物的滋润。三旬的春雨已经过去,梅花也已迎来春天,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秧苗和稻谷也开始生长,五月的天气渐渐凉爽,为农民劳作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上的神仙或者官员调控自然的想象。他不知道是谁掌管着玉烛,但他相信只要农民们努力击打犁耕土地,就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这里的“击壤乐时康”寄托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忙时的景象,表达了农民对辛勤劳作所带来的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丰收的热切期盼,同时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肯定。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情感打动着读者,让人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

猜你喜欢

暇日停舟绿水隈,芳菲不尽夕阳台。旧游零落何须问,一寺青山父子来。

()

春风不拣尊前客,未必藜羹输肉食。玲珑点缀移月窟,谁谓吾家最先得。

直从去腊约为伴,旦旦相看无倦色。朝披日彩烂迎东,夜插斗杓寒挂北。

()

梦里扬州十载间,青楼陈迹故依然。
袍争烂锦催诗笔,雨溅明珠落酒船。
顾我老无骑鹤兴,羡君行及看花天。

()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

杳杳长途异,悠悠逝水流。江村孤宿夜,风雪远行舟。

寒重偏欺客,凌浮迥结愁。故人应在念,日暮尚登楼。

()

一罂潋滟香馥郁,刻意传来敌珠玉。画屏当袢世俗珍,独喜小甲随宜粟。

老翁病起疏匕箸,顿觉加餐不劳祝。喜舆颇讶并日食,庖有力疲忧断续。

()

畴昔相要学娄空,蹉跎行即叹龙钟。三千牍欠东方奏,十万兵无小范胸。

大愧入关歌一箭,终期出塞传三烽。蓬莱有愿占云气,又羡江山笔墨供。

()

碧天凉月漾金波,玉漏微时夜半过。客梦不知归路远,乡心偏是到秋多。

鹊惊孤影翻风叶,蛩带寒声起露莎。遥想五湖烟雨好,无由重整旧渔蓑。

()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
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
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
短短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发生。
()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
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

桃红酣雨更精神,久客俄惊节序新。好是一年将尽夜,喜看万物又回春。

元正纪朔还逢甲,谷日祈丰复得辛。泰运昭回消劫运,峤南同作太平民。

()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

少年才力擅群雄,手掣长鲸碧海中。一鹗独飞天外碧,五云多在日边红。

肩摩卢骆文章妙,笔落钟王翰墨工。千里相逢如旧识,明朝疋马又江东。

()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
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

我行偏历三天下,松寥一阁天下奇。两鼎蟠螭碑《瘗鹤》,还有椒山手写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