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宪敏公挽词。宋代。楼钥。徐邈今非介,申枨焉得刚。立朝无附丽,受谪更芬香。戏彩衣冠盛,围棋日月长。典刑今已矣,无复岿灵光。
《沈宪敏公挽词》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徐邈今非介,申枨焉得刚。
立朝无附丽,受谪更芬香。
戏彩衣冠盛,围棋日月长。
典刑今已矣,无复岿灵光。
诗意:
这首诗是楼钥挽词沈宪敏公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沈宪敏公的追思和赞颂。诗人描述了沈宪敏公的品德和才华,以及他所受的谪居之苦。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沈宪敏公的敬意和追思之情。首句“徐邈今非介,申枨焉得刚。”通过描绘沈宪敏公的坚毅和刚正不阿的品质,表达了对其个性的赞赏和敬佩。
接着,诗人提到沈宪敏公“立朝无附丽”,这意味着他在朝廷中没有追求虚名和世俗的华丽,而是专注于尽职尽责。而“受谪更芬香”则表达了沈宪敏公在谪居期间依然保持了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气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沈宪敏公的才华和爱好。他喜欢戏曲和彩绘,表现在“戏彩衣冠盛”,显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而“围棋日月长”则暗示了沈宪敏公在围棋上的造诣,以及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典刑今已矣,无复岿灵光。”表明了沈宪敏公已经离开人世,对他的悼念之情。典刑指的是他在官场上的功绩和威望,而“岿灵光”则指他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光彩。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沈宪敏公的深深赞颂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卓越才华和对美的热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建昌塔水铺阻雨。明代。何吾驺。渺渺孤烟驿路斜,寒风吹雨湿平沙。雁声屈指三千里,马足留人数口家。岸畔嘻啼环稚子,篱边历落尚黄花。仆夫半枕炉前饭,愁绝青枫入暮鸦。
春日登楼有怀。唐代。卢纶。花正浓时人正愁,逢花却欲替花羞。年来笑伴皆归去,今日晴明独上楼。
秋尽。宋代。戴表元。秋尽空山无处寻,西风吹入鬓华深。十年世事同纨扇,一夜交情到楮衾。骨警如医知冷热,诗多当历记晴阴。无聊最苦梧桐树,搅动江湖万里心。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宋代。苏轼。大邦安静治,小院得闲游。赣水雨已涨,廉泉春未流。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扬雄未有宅,王粲且登楼。老景无多日,归心梦几州。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旧箧藏新语,清风自满舟。
挽殷公子岳 其一。清代。顾炎武。忆昔过从日,偏承藻鉴殊。堂中延太守,门外揖王符。木叶空郊晚,鱼鳞大泽枯。邈如人世隔,无复问黄垆。
感时述事十首 其五。明代。刘基。古人有战伐,诛暴以安民。今人尚杀戮,无问豺与麟。滥官舞国法,致乱有其因。何为昧自反,一体含怒瞋。斩艾若草芥,虏掠无涯津。况乃多横敛,殃祸动辄臻。人情各畏死,谁能坐捐身。所以生念虑,啸聚依荆榛。暴寡惮强梁,官政惟因循。将帅各有心,邈若越与秦。迁延相顾望,退托文移频。坐食挫戎机,养虺交蛇鳞。遂令耕桑子,尽化为顽嚚。大权付非类,重以贻笑颦。鼠璞方取贵,和璧非所珍。但恐胥及溺,是用怀悲辛。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宋代。黄裳。别来交友问如何,松已成林屈指多。且喜断金人尚健,一能清爽一平和。
宿海云寺 其一。明代。屈修。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戊子中秋见月痛忆往昔摧肝剖髓情见乎辞。明代。李舜臣。明月皎三五,况复中秋时。清晖岂不满,望望祗益悲。忆昔忝朝趋,亲承白发娱。休浣时乘暇,欢宴日相煦。归散紫宸朝,鸣玉步逍遥。譬乌本恋私,何言寄迢迢。佳节一以临,忻承旅寓心。称觞拜且舞,起坐弹鸣琴。及釜方在此,樽罍复能绮。圆方且珍羞,水陆充遐迩。嗟吾薄祜躬,五福本无同。惠时良不偶,孔燕谁能终。异物感弱孙,沉痛为销魂。大运一陵替,万事兹掌翻。嗟吾天所伐,吾罪甘陨越。白发遂见夺,含贝一何忽。孤儿号欲绝,五内崩以裂。从此饰归輤,血继声幽咽。间关指敝屋,二九达东服。生行见榇还,惨恻动邦族。孤儿苦欲死,呕血将难已。恭承哲人意,黾勉兹伊始。墓门何萧萧,剖髓诀今朝。归体托穷泉,恸绝不可招。自昔入承明,庶几振金声。方舄终越吟,拟翰祗莼情。投簪三上书,微尚不自如。岩岩东曹间,维絷心何疏。颇闻古人志,微禄忻从事。宁知为所婴,岁暮及颠踬。颠踬兹云极,白日忽西匿。独览泣吾非,酷痛摧中臆。倚庐日月迁,寥廓奉几筵。荐禫时方燠,忽忽吟寒蝉。踯䠱下中堂,椎心诉穹苍。白露沾我衣,惊风飘我裳。衰草咽秋虫,清野号孤鸿。俯仰窃自怜,积恨安所终。
初度后五日作。明代。苏仲。扶老凭藜杖,风光任笑歌。今生能几许,后世知如何。有酒聊供醉,栽花不用多。笑人闲计较,长为子孙魔。
弈棋绝句二首 其二。宋代。洪炎。鹭落寒江鸦点汀,晴窗飞雹击槃声。方圆动静随机见,清簟疏帘眼倍明。
系乐府十二首 其四 贱士吟。唐代。元结。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谄竞实多路,苟邪皆共求。尝闻古君子,指以为深羞。正方终莫可,江海有沧洲。
彦思惠榅桲因谢。宋代。文同。秦中物专美,榅桲为嘉果。南枝种府署,高树立婀娜。秋来放新实,照日垂万颗。中滋甘醴酿,外饰素葺裹。彦思摘晨露,满合持赠我。复侑以佳句,再拜极所荷。珍之不敢尽,玩已即深锁。兹焉遂名产,沙苑忽幺麽。
觉衰。宋代。陈良贵。老来筋力倦,拜起异寻常。把酒惜馀景,对花愁断肠。数茎空白发,一饭足黄粱。俯仰能无愧,浮生付彼苍。
题叶兰坡居士兰。元代。方回。一花一干秀春风,此论黄家太史公。若问灵均旧纫佩,零陵香出古湘中。
夏日侯将军过访黄石山庄。明代。于慎行。谷城山畔旧田家,坐客开尊对晚霞。种秫新醅陶令酒,为园近接邵侯瓜。同时朋好人谁在,早岁行藏鬓已华。闻道边尘今稍靖,尽堪农圃寄生涯。
金陵杂感 其一。清代。陈文述。往事分明记蒋州,江山如画赋重游。坐来士女青绫障,换到仙人紫绮裘。春雨阑珊频对酒,夕阳凝望一登楼。间情消尽归心动,不赋惊鸿赋野鸥。
宿嘉兴新城市。宋代。董嗣杲。泛秋入禾乡,钝舟无期程。西风吹官河,其壤惟新城。云围畎亩遍,星零聚落盈。前畈出顽犷,有可敌无勍。梵坊名能仁,能向乖幽情。房房市药富,涤面尘不婴。习俗困促迫,意度无专征。市沽更漓甚,不堪客子倾。偕行得佳士,共此秋榻清。未晚急掩扉,屡贻暴客惊。
前韵赠曹君远模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循吏声名震东鲁,平生风义后贤无。饱尝世味如荼苦,不放心田似草芜。二十年来离故宅,三千里外发长吁。盈庭兰桂都荣茂,掌上明珠胜玉瑚。
送佟奎庵抚军还朝。明代。释今无。解涷春风拂拂轻,台光高向凤凰城。十年交爱情非浅,一日骊歌意复惊。圣代恩同甘露下,玉珂班逐禁烟鸣。何时再布南方政,五岭黔黎诵太平。
与徐税过淮民家市果。宋代。董嗣杲。寒水落沙洲,随地营送年。徐卿邀我行,远渡呼脚船。荒津绝鸡犬,断篱掩人烟。柑梨土民收,饤坐风味全。及公出酒瓯,提篮寘我前。甘香种子异,脆腻色泽妍。定价随语准,质直何其坚。淮乡习俗纯,处士亦如然。閒历慨流离,百丑皆可怜。抚机奈失时,彼此嗟华颠。酒酣饫此快,哀歌地炉边。携归备晚需,雪片蒙江天。
别赋赏花一首。宋代。杨亿。仙山灵沼五城西,晓日花光照彩霓。露濯冰蠶铺瑞锦,风吹水麝拆香脐。芳葩散採添蜂蜜,红片狂飘雜燕泥。曾认壶中旧春色,桃源重到路犹迷。
渔家傲。宋代。晏殊。杨柳风前香百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妆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小鸭飞来稠闹处。三三两两能言语。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
真寂八景 其七 曲涧桥。明代。张宁。水曲沿塘转,桥危藉石支。杖藜扶晚过,忽忆韨除时。
宴集祝太仆西山暮景轩。明代。陈琏。人生贵适意,况乃遇佳辰。盍簪情弥欢,对酒趣益真。条风荡繁吹,艳曲歌阳春。倏焉西山暮,金碧炫嶙峋。高轩罢华宴,归骑蹴芳尘。
依韵和王宣徽冬燕。唐代。王圭。丞相华堂燕斝飞,君恩自与众心期。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
送元宗简。唐代。张籍。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暂时相见还相送,却闭闲门依旧愁。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元代。方回。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我幸七尺身,燥土余三尺。目此寸进难,涎尽喙不湿。平生修省心,不啻震{隙阝换虎右}{隙阝换虎右}。晚若蹈虎尾,更甚履愬愬。庶几其可免,宁受冻饥厄。徒步胜安车,亦勿乘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