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周益公韵

次周益公韵朗读

《次周益公韵》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假借守在中川,
周益公在黄扉之内已经数年。
每当我思念夔龙之姿迎接武将的容颜,
自以为鸡犬也能登上仙境。
入朝后却只能叹息着交握的双臂,
问道何时思念之情才能偏护自己的祖肩。
宫墙高耸数仞,天际无边远,
这份心愿何时才能实现,与亲人传承一起?

诗意:
《次周益公韵》表达了诗人楼钥对于离乡别亲、追求官职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周益公是一位官员,已经在黄扉(指官府)中任职多年,而楼钥则是曾经在中川做官,后来被调离的人。诗人思念着曾经的官场生活和与武将的交往,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类似仙境一般的待遇。然而,现实中他只能叹息着双臂交握的遗憾,思念着曾经的交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跨越高耸的宫墙,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赏析:
《次周益公韵》通过诗人楼钥的个人经历,反映出了官场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夔龙、鸡犬登仙的比喻,突出了诗人对于官位和仕途的向往。他希望能够通过功绩和努力,得到官场上的认可和提拔,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沮丧,只能在官场中叹息和思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思念和渴望,他希望能够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人情世故和家庭温暖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朗读
()

猜你喜欢

城东诸孙与我孙,兄弟同延老成教。记诵讲说课学程,日就月将见成效。

()

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松石上弹。

此境此身谁更爱,掀天羯鼓满长安。

()
美笑千黄金,驻景双白璧。
东风杨柳津,几度千丝碧。
款款白面郎,画舫宫样妆。
新堤五里长,回头意悠扬。
()

相将到灵观,正值雨初晴。
花近香逾妙,峰遥色更清。
鹤盘云外影,磬和涧中声。

()

我坐深山底,炎凉总不知。
任他人正闹,嗟世事无奇。
菽尽欢难遂,芹思献尚迟。

()

相传五部学,更有一人成。此日灵山去,何方半座迎。

麻衣逢雪暖,草履蹑云轻。若见中林石,应知第四生。

()
郡阁高檐半纳云,危栏徙倚惜芳辰。
澄潮叠嶂新经雨,啼鸟开花各为春。
案有笺毫难赋景,席无歌管懒邀宾。
自怜莫厌登临数,即是葵丘代戍人。
()

翁拥麾幢我为儿,剽闻窃睹皆兵机。其中袭击不容瞬,飙行电掣犹逶迤。

戎人长驱越大河,天下震惊观阙危。肉食之谋殊未臧,我愤切骨其谁知。

()
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
峻擢湛应烦地媪,巧裁作复借天孙。
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
()

大虚万籁息,人散一帘斜。

()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
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
绿章朝帝驾云车,白鹤从天下玉除。
赤壁已无身后梦,丹丘应有寄来书。
五鬛松阴秋落落,三花树影夜疏疏。
琴心三叠蓬莱浅,两翼刚风响佩裾。
()

松树当轩雪满池,青山掩障碧纱幮。鼠来案上常偷水,

鹤在床前亦看棋。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

渊明岂独爱东篱,便爱东篱亦匪私。耐雪耐霜同臭味,佳花尤爱夹花枝。

()
昔过高阳里,宫墙许一窥。
有楼藏册子,无院处歌姬。
罗雀闭穷巷,杀鸡留晚炊。
欲携船鲫往,道远叹吾衰。
()

青田别种是胎仙,午夜清音彻九天。我诵黄庭换凡骨,他时一点破苍烟。

()
愁边得酒宁论味,马上成诗不计篇。
不是行人那识此,知音应为一悠然。
()
萧疏拂行云,清阴笼远汀。
水色元无色,相逢眼自青。
()
夷门东向接郊坰,使节曾于此地停。
十九年华一回首,紫云空护壁间铭。
()

数数离家谒上方,此回陪客趁春光。蹋穷芳径草新绿,啼遍杨枝莺旧黄。

出郭未除寒食火,入山偏近野棠香。残红黯黯都教尽,世上浮生几著忙。

()

秋雨急如筝,弹破江南梦。野外西风叶叶吹,撼起栖鸦动。

夜永惜灯残,衾薄知寒重。飞尽征鸿莫寄书,曲冷文君弄。

()

一官雅淡似閒僧,独坐衙斋不数楹。白石丛中开菊径,绿筠林下布楸枰。

秋声先到铜鱼响,海月垂残珠鳖明。细忆荒鸡春夜半,马头无限别离情。

()

杨白华,柳眼自生息。风传华落大江东,绾毬团絮无多力。

柳眼落落不可见,淡荡游丝空万亿。由来宫树未成阴,踏歌惊断諠笳篴。

()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
点破潇洒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

大儿行文学苏黄,暗潮无声走茫茫。
小儿分题拟甫白,手抉蟆颐取冰魄。
自成机杼谁如君,悲歌乃有可怜色。

()

不慕清名达九重,全家长住水晶宫。芰荷为带芙蓉佩,䞉有人传惠济功。

()
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
火照寒沙翻作白,直疑浮雪满汀洲。
()
禅禅,风生木杪,叶坠庭前。
唧唧寒蛩吟破壁,声声归雁度辽天。
诸人若也会得,此去吴屯不远。
若也不会,蓝溪水透洋边。
()
若将此语定网宗,孤负明招独眼龙。
笑里忽分泥水路,方知千里共同风。
()
城角晓呜呜,城西月痕堕。
城中春思慵,楚梦熏兰火。
玲珑金马门,玉珮声琐琐。
红日压宫垣,千花眠贴妥。
()

卷可留天地,诗尝泣鬼神。游仙归化鹤,披发下骑麟。

素望高前辈,青衫老此身。栖霞石表在,终古不成尘。

()

前后兵师战胜回,百余城垒尽归来。
当时将卒应知感,况得君王为举哀。

()

压花晓露万珠冷,金井咿哑转纤绠。宝阶寂寂苔纹深,东风摇碎湘帘影。

芙蓉帐暖春眠重,窗外啼莺唤新梦。推枕起来娇翠颦,一线沈烟困金凤。

()

簪花不惜鬓毛斑,独惜花前得意难。风雨白衣怜客久,江山彩笔奉君欢。

蛾眉拥雪玉人暖,仙掌擎秋金狄寒。是处西风著颜色,未应长向故园看。

()

种柏东城次第高,便惊苍翠映霞朝。有心解报公封植,不学群芳艳易凋。

()

鹿巾曾入紫宸朝,归向名山驻绿轺。龟脱生筒无俗累,鹤存瘦骨有仙标。

三元饥饭杯犹在,五色香烟火已消。应复神游易仙馆,人间楚些若为招。

()

□□□。□□□。□□□□□□□。□□□。□□□。

□□□□,□□□□□。

()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何须攀桂树,逢此自留连。

()
畴昔逍遥曳杖时,銮舆临哭从官悲。
三朝弼亮推公望,一品哀荣厚葬仪。
陪幄谋猷存故事,出藩慈惠有馀思。
伯喈辞刻虽无愧,还作乡人堕泪碑。
()

岁暮风仍积,春临雪并来。寒声偏恋竹,阳信早传梅。

点树疑花缀,迎风学絮回。捲帘同客赏,还爱蚁浮杯。

()

草色潇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门情。丘墟那复论前代,变幻真堪笑此生。

魏豹坟边四履尽,淮阴垒外九河平。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犹耽世上名。

()

天台未许白云封,刘阮重来路几重。楼阁依然遗旧迹,胡麻何处访仙踪。

恨无朱草修灵药,欲觅丹砂驻昔容。一梦蘧然成往事,空将兰絮系心胸。

()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

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湖远近村。齐女墓荒枯树老,言游祠古断碑存。

一泓白水通湖口,几点青山近海门。此地旧传多圣迹,重来期与故人论。

()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
椽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
一读新诗一解颜,天孙机杼锦斓斑。
致师自昔能无语,瞥眼君宜付等闲。
风定波涛收万壑,云归紫翠山千山。
论交早岁今华发,少有猜疑愧两间。
()

坼峡分流各吐奇,争先翻道出山迟。即令到海成何事,竟日行吟无倦时。

()

昔者闻卢殷,颇为世所推。

读书过万卷,尽以资於诗。

()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

垂灯曲户,漏箭丁丁,临明一阵凉雨。欲起还眠,好梦也愁重做。

朝朝泪珠洗面,待帕罗,替人分付。怎点滴,到君心、占得几分清苦。

()

逢人说爱山,谁何是真爱。
苟无丘壑情,在眼犹不在。
君看终南客,岂不卧兴对。

()
学问何难博,文词亦易工。
自非知道理,更是长奸雄。
饰首冠章甫,操心窃大弓。
金椎发冢辈,张竦与陈崇。
()

久客岁云暮,悠悠念异邦。病因诗暂愈,愁为酒先降。

屋隐疏篁半,城依老树双。晨朝有好鸟,命我隔东窗。

()

雪后竹君子,霜前松大夫。梅残半点白,猿叫一声孤。

()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
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
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
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
九月吴中尚裌衣,江郊策马踏斜晖。
荞花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
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
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
()

敛板贺交亲,称觞讵有巡。年光悲掷旧,景色喜呈新。

水柳烟中重,山梅雪后真。不知将白发,何以度青春。

()
相思命驾竟成休,投老寒盟岂自由。
雪後风涛难访戴,山间生死总依刘。
烦公赤手回青昊,容我清溪弄白鸥。
稚子尚堪驱使在,门阑桃李未应秋。
()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

洞房秋月明,玉关芳信断。含怨倚兰丛,日惊罗带缓。

()

山僧袖出新诗卷,字字馨香扑人面。
清晨何处展看来,捲得梅花两三片。

()
梁空燕委巢,院静鸠催雨。
香润上朝衣,客少闲谈尘。
鬓边千缕丝,不是吴蚕吐。
孤梦泛潇湘,月落闻柔舻。
()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

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

()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脩竹寄閒情。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

()
措俗皇风粹,怡神象帝先。
宝图传圣嗣,金阙觐群仙。
典训昭如日,华夷痛所天。
衣冠游厣地,一一泪河前。
()

狂客何处人,吴航最佳士。朝倾美酒三百杯,夜读遗编数千字。

有时相见粤城东,入门慷慨气如虹。黄金不惜赠知己,白眼已素轻王公。

()

怜君挥手去,匹马向南天。旅病青山外,乡心落日悬。

燕关变积雪,淮柳动新烟。驿路重云里,相思易隔年。

()
山似游龙势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阍。
峰峦常带烟霞色,洞穴浑无斧凿痕。
()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

雪楼高傍㟙湖濆,消渴频年卧白云。问得儿驹留草在,教人翻恨卓文君。

()

岁久携家住白云,春风行乐任天真。颓然醉貌衣冠古,应是鹿门山下人。

()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

虫响莓苔叶响廊,月光如雪露如霜。铜壶管领催华发,一夜应添百刻长。

()

川逝日已远,蓬漂久未归。异乡惊岁换,宿草变春晖。

魂梦差参是,音容想像非。遥怜小儿女,恸哭纸钱飞。

()

雨侵窗,风动幕。寒压枕衾单薄。炉烟冷,饼香销。夜长更漏遥。

人别后,浑难觏。盼个梦儿不就。愁似茧,思如麻。空房落灯花。

()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

白日湘江晚,黄云渭水秋。怀人不可见,烟雨满秦楼。

()

拂柳蛾消,妆梅鹤瘦,玉烟吹散无影。放教明月初圆,最怜倚篝漏永。

街泥不断,已减却、灯边游兴。料粟肌、笼袖香留,笑里有人偷并。

()
天开地闢讵云赊,异草灵苗特一家。
不有冈头三女粲,争敷处子六郎花。
英雄有种凛生气,白玉微根不受瑕。
他时若补芬陀传,端与优昙定等差。
()

足踏巉岩放眼量,一湖遥接海天长。雁将振翮拖烟直,菊为淩寒披甲黄。

有酒开怀怜蟹横,无冠压顶让风狂。吟馀更把题糕笔,投作山炊煮夕阳。

()
富贵本先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
柱侧檐欹瓦欲飘,断垣苔涩树萧萧。
满庭荒草无香火,惟有禽声伴寂寥。
()

楚江南岸小青楼。楼前人舣舟。别来后庭花晚,花上梦悠悠。
山不断,水空流,谩凝眸。建康宫殿,燕子来时,多少闲愁。

()

春思

()
入门便喝,全无巴鼻。
引得儿孙,弄粥饭气。
()

又三年,督转漕。朝牵挽,夜叫嚣。受挑剔费尽中间饱。

令正供入天庾,精合糙。

()

按部贤劳岁已更,乘骢又见上神京。从来白简名偏重,此去金吾胆亦惊。

泰运喜同文运盛,法星还近帝星明。埋轮揽辔男儿事,肯使前贤独擅名。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