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部挽词。宋代。楼钥。壮岁登郎省,旌麾历五州。仁声号循吏,治行最诸侯。忧国言多切,筹边虑更周。积薪无恨望,终老得夷犹。
《张工部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岁登郎省,旌麾历五州。
仁声号循吏,治行最诸侯。
忧国言多切,筹边虑更周。
积薪无恨望,终老得夷犹。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张工部(张世杰)在壮年时期登上官位,历经五州,担任重要职务。他以仁德声名远扬,行政能力超群,被誉为治理国家的楷模。他关心国家的忧患,言辞直言切实,对边疆的防务筹划周详。他长期积累经验,没有留下任何遗憾,终老时能享受夷族(南方少数民族)的优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张世杰作为一位出色官员的崇高品质和卓越才能。他在年富力强之时,登上官位,历经五州,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职业成就。他以仁德声名远播,被人称为吏治模范,治理手腕超越了其他诸侯。他对国家的忧患之情表露无遗,言辞直截了当,对边疆的防务也考虑周全。他一生辛勤积累,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在晚年时能够享受夷族的待遇,表明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世杰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仁德、忠诚和职业能力的理想。作者楼钥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将张世杰塑造为一个在政治和职业生涯中兼具智慧和品德的典范。这首诗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仁爱和治理理念,同时也彰显了楼钥对这位杰出官员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塞下。唐代。黄滔。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宋代。韩元吉。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山中即事。宋代。释斯植。千峰当此境,谁可共登临。月过秋池静,云归古木深。懒观前去事,已悟未来心。更欲寻诗伴,相携向石林。
赠淮阳中丞王公子虞入户部六绝 其二。明代。王世贞。桃花李花互争新,柳叶柳枝俱路尘。唯有苍虬自霄汉,不关霜雪不关春。
广都道中作。宋代。李新。万花织篱凡几曲,绣屏处处围茅屋。家贫张日无罗幕,东风吹开莫吹落。居人应笑行客痴,春去春归殊不知。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宋代。苏辙。朔雪胡沙试此身,青罗便面紫狐巾。拥盘代北随飞雁,顿足江东有卧麟。欺酒壶冰将送腊,照溪梅萼定先春。汉家五饵今方验,更愧当年叹息人。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 其一 起火。明代。程敏政。活火翻成一缕烟,暖风吹上碧云边。须臾响作春雷起,万紫千红献帝前。
相见欢 劳劳亭。清代。吴绮。离肠未饮先慵。小亭中。去马、回车两处怎从容。山渐隔。日又夕。泪犹红。洒向、绿杨枝上与东风。
徐教授写予真求赞。宋代。周必大。虽非戚戚小人儒,亦岂堂堂大丈夫。写向广文官舍里,巍冠为我讲唐虞。
劭农三首。宋代。吴潜。朝廷差下劝农官,同向郊原点检看。场圃事兴把扒穴,田畴功毕桔槔残。上租郎主丘丘定,输米官司粒料乾。虽是太平今有象,愿陈七月述艰难。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宋代。赵汝茪。柳丝空有千万条。系不住、溪桡。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玉箫榭春多少,溜啼红、脸霞未消。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
蜀中。明代。王邦畿。吴魏山河据最先,君臣于此岂徒然。霸图天定三分国,王业人谋四十年。谁料兴亡关后主,每观人物忆群贤。江淮馀烈犹思汉,怅望湘南远树烟。
还何学士诗集。宋代。魏野。魏野非商也,微言岂易穷。看虽许朋友,写不倚儿童。合在龙图上,难留蜗舍中。因思投纳处,还浦与珠同。
宿宣湾。宋代。党怀英。清颍去无极,悠悠楚甸深。人家半临水,村径曲穿林。积雨犹行潦,荒烟易夕阴。夜凉淮浦月,寂莫照边心。
醉思仙(黄南山县寄所寓)。宋代。刘埙。琼楼几间。瑶徽几弹。觅花声绕回阑。悄微闻佩环。帘栊昼闲。炉薰昼残。午风摇曳屏山。露裙红一班。
玉麟堂上神仙,算来便合归廊庙。天教且住,堂堂裘带,舒舒旗纛。一笑谈中,遍江淮上,太平花草。待金瓯揭了,黄扉坐处,祗依此、规模好。
恰似虹流节后,庆生申、佳期还到。乾坤开泰,君臣相遇机缘恁巧。谁信苍生,举头凝望,锋车催召。向芜湖,更有无言桃李,愿春风早。
水龙吟(寿江阃姚橘洲学士希得)。宋代。陈著。玉麟堂上神仙,算来便合归廊庙。天教且住,堂堂裘带,舒舒旗纛。一笑谈中,遍江淮上,太平花草。待金瓯揭了,黄扉坐处,祗依此、规模好。恰似虹流节后,庆生申、佳期还到。乾坤开泰,君臣相遇机缘恁巧。谁信苍生,举头凝望,锋车催召。向芜湖,更有无言桃李,愿春风早。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六。元代。李序。在渊灵物或飞天,祷雨何须叩祝蜒。千尺白虹晴饮涧,半岩苍树昼迷烟。雁山云冷留飞锡,匡阜诗成忆谪仙。自昔南游看不厌,归来欲写作图悬。
送彭明府子殷谪留都教授。明代。谢榛。故人三月宰,即有蓟门行。握手惊相问,当樽气未平。醉怀多旧感,别赋更新成。野色浮云阔,春流去棹轻。日斜桃叶渡,潮起石头城。江上孤吟处,天涯两谪情。官閒疏世事,地胜助才名。岂待临宣室,今王召贾生。
追次米元章游焦山韵寄度上人。宋代。周孚。一别几晦朔,向絺今复裘。相思未能往,四序忽已周。缅惟君所庐,苍波绕孤洲。枯筇支老病,尝得一再游。风轩纳飞鸟,烟涯辨归牛。旧游固在兹,惨惨增离忧。剧思脱尘累,去作十日留。枯桑号寒风,断岸维败舟。骑衡古有戒,谁复知我愁。遥瞻经行处,寒山卧苍虬。惟子妙词章,出语鲠不柔。向来昼澈辈,许子参其流。江山固自佳,况复更凛秋。玉唾叠箱籯,以暗未肯投。不应结绿价,敢以燕石雠。封题定何时,思子今白头。
赋得荆轲诗。南北朝。周弘直。荆卿欲报燕,衔恩弃百年。市中倾别酒,水上击离弦。匕首光凌日,长虹气烛天。留言与宋意,悲歌非自怜。
金缕曲 芙初残腊抵京,况味寂寥,次韵赋赠。清代。周之琦。玉斝春风暖。尽宵深、炉香飘尽,烛花烧短。店月桥霜经行处,缕缕梦魂谁管。向竹里、今番重款。别泪青衫痕犹凝,料琵琶、听彻歌声软。闲细数,雁程缓。征尘写入江南怨。自沈吟、紫箫非旧,翠衾空展。燕麦元都无人问,况是素弦声断。更休诉、京华游倦。鸥鹭江湖还漂泊,甚闲云、容易随舒卷。回首处,晋陵远。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三。明代。归有光。海上腥擅不可闻,东郊杀气日氤氲。使君自有金汤固,忍使吾民饵贼军!
哭赵公鼎。宋代。胡铨。以身去国故求死,抗疏犯颜今独难。阁下特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坵孤冢寄琼岛,千古高名屹太山。天地祗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晚泊汉江渡。唐代。刘畋。末秋云木轻,莲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云凉出浪声。叠帆依岸尽,微照夹堤明。渡吏已头白,遥知客姓名。
蓝都宪凯旋卷。明代。潘希曾。笳鼓动欢雷,王师出塞回。鹰扬元帅勇,鼠窜众凶摧。露布三秦晓,风清万里埃。等閒尊俎地,真有折冲才。
孟子开宰余杭二首。宋代。袁说友。畿邑三年令,先声百里春。公朝勤恤隐,吾道足亲民。不作劳人想,犹堪发刃新。从渠清俗论,峨豸已知津。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宋代。梅尧臣。命使得才臣,钦刑圣主仁。铜苗休问发,田种去教亲。白茗出溪上,红蕉连海滨。轻车莫道远,诏意重生民。
赠黄仲实太常。明代。顾璘。嘉遁息岩壑,朋游寡谐亲。匪兹慕狷独,动静理自因。同人念蓬宇,惠然远来臻。契阔既以展,觞豆亦间陈。冲襟共披豁,时卉况鲜新。神圣恢皇纲,朝有明哲臣。流惠及畎亩,粒食终垂纶。
赠缝者魏夫。元代。胡天游。元康相业夫何如,郑公故笏今有无。风流云散子孙在,能事尚与他人殊。高轩长戟非所顾,并州快剪真吾徒。庐儿左右亦安有,指挥自有金针奴。明窗无尘大几净,组练拂拭澄江铺。弥缝细意妙熨帖,心如两翁当国初。青天五色了无迹,巧手失笑娲皇疏。短长窄狭俱中度,趁时剪制丽且都。要令土木咸文饰,岂但击壤歌唐虞。噫嗟古道去日远,沐猴被虎何纷如。世人重外不重内,抚掌短褐矜华裾。萧然桑枢一老夫,纻布半作桑叶枯。绮罗千金不足数,荷芰落莫秋风孤。云山之阳云满谷,温其如绵软如縠。攐而怀之可盈掬,请君为我裁春服,舞雩行歌洞庭曲。
次韵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宋代。李处权。书文车轨几时同,诸道惟闻羽檄通。岂较北南聊暂寓,若论贤圣且时中。门前杨柳方垂雨,溪上桃花尚舞风。谁见东山谢安石,命宾攜妓兴何穷。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明代。袁崇焕。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 其二。宋代。余干。秋日同文馆,兴贤道与光。雄奇思汝颍,浮巧笑齐梁。绿醑倾蛆瓮,青灯拆米囊。雅谈挥玉麈,未厌漏声长。
后薄薄酒二首 其二。宋代。朱之才。薄酒粗衣吾何悲,丑妇自丑吾不知。道眼混圆宜不二,美恶妍陋无殊归。瓦罍石臼斟吾酒,脱粟藜羹皆可口。醉境陶然无后忧,玉盌浮蛆彼何有。汉文天子犹弋绨,士服粗布乃所宜。要绳屐葛同一暖,雾縠冰纨徒尔为。无盐如漆后齐桓,孟光举臼配伯鸾。古来倾城由哲妇,有国乃令家国安。我能遣妇缝粗对妇饮薄,傍人大笑吾不恶。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 其一。明代。胡介。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蜡梅三绝。宋代。潘良贵。旦评人物尚雌黄,草木何妨定短长。试问清芳谁第一,蜡梅花冠百花香。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唐代。陆希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肓聋瘖痖迥天真,眼似眉毛道始邻。昨夜东君潜布令,黄莺啼处绿杨春。
游黄华山和王庭筠韵 其二。清代。李森先。何处飞泉不作龙,台高玉女自清风。忽然天际生奇想,定有真人出上宫。
西园竹。明代。朱诚泳。渭川半亩西园竹,远比猗猗在淇澳。和烟带雨初移来,一片鸣珰响清玉。出林新长万琅玕,阶前日日报平安。箨龙满地碍行径,飕飕风动生清寒。雅性从来无所好,独爱此君频索笑。呼童汲水煮新茶,坐对吟诗更奇妙。汝生气味同吾人,德音自是吾嘉宾。虚心直节每相许,岁晚为我添精神。垂垂拟结千年实,凤鸟飞来还恣食。等閒月下有人过,乞与回仙制长笛。露华如洗翠作丛,铿金击石声摩空。出门如见此君在,犹愧当年卫武公。
虏中作三首 其三。宋代。宇文虚中。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无辞可奈何。强食小儿犹解事,学妆娇女最怜他。故衾愧见沾秋雨,短褐宁忘拆海波。倚仗循环如可待,未愁来日苦无多。
西江月 水仙。清代。徐灿。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幽情未肯便分香。怕见桃花红浪。粉蕊含嗔抱喜,怕它蝶乱蜂忙。一枝清瘦玉初妆。不许何郎窥望。
悼姚家凤二首 其一。清代。王季珠。人品兼文品,乡邦绰有誉。从今门绝迹,为尔火多书。铩羽穷鹰隼,开函泣蠹鱼。善因无善果,天道竟何如。
挽汪容甫先生 其二。清代。沈在廷。姑孰逢官署,于今巳廿年。齐名顾与李,㝛草墓为田。空遂还山愿,徒劳点鬼编。古人多地下,吾计正茫然。
凌歊台(台在当涂县北,宋高祖所筑)。唐代。许浑。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赋迎赏欲开杏花得花字。宋代。韦骧。闰月春光助物华,杏园迎赏欲开花。昼慵闺绣工犹浅,晓起宫妆色渐佳。袅袅风枝偏弄送,酣酣烟蕊自交加。对君安得辞昏醉,更作狂歌恣所夸。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明代。孙七政。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子规。元代。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苍苔。宋代。释居简。湿带秋痕绿可庭,花阴竹色借鲜明。簪抽翠笋愁穿破,茵拓青丝喜剪成。户外倚筇遮俗屦,楼头横玉衬寒英。平阳不惜黄金埒,稠叠蒙茸四畔生。
送陈佥宪之京。明代。陈昌。少年通藉向金闺,帝命观风下浙西。三尺龙阿持绣斧,五花骢马凿霜蹄。范滂威望人争仰,桓典声华孰与齐。此日轺车巡已遍,仍陪鸳鹭上丹梯。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走敌存亡义有馀,全由雄勇与英谟。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
送黄大舍回山东。明代。唐之淳。白霫渔阳又北平,时常同住又同行。于今忽送山东别,两地相思共月明。
南乡子 其四 送友人刘仲泽北归。元代。张弘范。烟草入重城,马首关山接去程。几度留君留不住,伤情,一片秋蝉雨后声。无语泪纵横,别酒和愁且强倾。后会有期须记取,叮咛,莫负中秋夜月明。
送总宪熊汝明之两广。清代。王鼎。皇朝职任大中丞,简命亲承岭表行。导列五花新节钺,胸藏数万旧戎兵。山迎风采蛮烟净,人乐耕耘蜑雨轻。交广自从君去日,更无边报到春明。
陈文恭公挽词。宋代。楼钥。德量汪汪万顷陂,直将去就佩安危。干戈虽在相寻日,休沐宛如无事时。奏罢未闻宫漏转,归来俄见哲人萎。哀荣终始谁能及,百世旌忠倾德碑。
有所思。唐代。刘云。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蔼蔼萧关道。掩泪向浮云,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桐花落尽无人扫。
题老桧。宋代。郑炎。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送襄阳李尚书。唐代。李益。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