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惠白莲

僧惠白莲朗读

《僧惠白莲》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拄颊看山暑顿空,
我依靠着扶着下颌,凝视着山峰,夏天的炎热顿时消散,

修眉横嶂障晴空。
修整着眉毛,山峰横亘遮挡了晴朗的天空。

太真姊妹温泉浴,
美丽的姊妹们在温泉中沐浴,

窦氏儿郎丹桂风。
窦氏家族的儿郎们像红色的桂花一样飘逸自由。

古驿荒凉征骑还,
古老的驿站荒凉寂静,归来的骑士们纷纷归来。

里居好事古人同。
在这里的居住地,我们一同享受着与古人一样美好的时光。

明年更有秋风便,
明年秋天的风会更加清凉,

淡墨联名冠法宫。
用淡墨联名题写冠于皇宫之上。

这首诗以山水和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示了李洪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古人生活方式的向往。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山峰、温泉和秋风,同时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诗中传达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诗中的拄颊、修眉等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视角,增强了诗意的感染力。古驿荒凉的描绘,反映出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与里居好事古人同的愿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以明年的秋风和淡墨联名冠法宫作为结尾,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预期。诗人以淡墨联名的方式,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自己创作成就的期望,同时也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承继之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意境的构建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李洪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领略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雨收风细。一片清光疑是洗。秦女楼头。吹出柔肠几许愁。

花枝掩映。素腕金环频弄影。香软寒轻。寂寂帘帏夜不扃。

()

周子示我《筤谷图》,命我试作《筤谷歌》。开卷琳琅照四壁,先辈名篇尽阴何。

亦欲续貂勉题句,苦吟愿驻鲁阳戈。筤谷先生古循史,治无操切有渐磨。

()

同罪故同奔,非慕先蔑义。宣子为国谋,诸浮集众议。

蹑足隐端儿,要誓神其智。超哉绕朝鞭,洞悉真与伪。

()

爽垲高原古上都,郁蒸节候热全无。千寻木荫招凉扇,几道泉飞辟暑珠。

时任镂冰为鸟兽,湾从销夏泛菰蒲。何如此地随仙跸,披拂清风胜舞雩。

()

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

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金眸玉爪异凡品,下视狡兔如跛牂。

()

记得凌河畔,烟波学钓徒。旧游悲雪爪,春事点花须。

越水吟归客,燕山静掩庐。通津南去路,日望北来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