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鹫院

游灵鹫院朗读

《游灵鹫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流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说招提寺非常美好,我前来游玩以证实所闻。
云雾弥漫,四座山峰融为一体,而草木分布于一条溪流两岸。
骑着瘦马催促着归家的路,阇黎馆里的客人非常勤奋。
在这荒芜的坟墓中,有一位已故的学者长眠其中,夜夜研究璀璨的天文。

诗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游览灵鹫院的情景。招提寺据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他来到这里想要亲眼验证这一说法。整个景色如画,山峰和云雾交融在一起,而溪流两旁的草木错落有致。诗人骑着瘦马急于回家,而阇黎馆的客人却勤奋不辍,埋头苦读。在这座荒芜的坟墓中,有一位已故的学者长眠其中,他每晚都专心研究天文学。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灵鹫院的美景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云烟弥漫的山峰和分布于溪流两岸的草木,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诗人骑马归家的情节,与阇黎馆中勤奋的客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生活与学问之间的对立。荒坟中长眠的学者象征着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精神,他在夜晚专心研究天文,展示了对科学和宇宙的探索热情。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学术追求的赞美之情,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

猜你喜欢

柳阴庭院。帘约风前燕。着雨荷花红半敛。消得盈盈绿扇。
竹光野色生寒。玉纤雪藕冰盘。长记酒醒人静,暗香吹月栏干。

()
拍塞虚空无外,包罗天地难穷。
大千沙界尽含容。
不是**笼统。
狂屈欲言还忘,季咸自愧无功。
()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初服已惊玄发长,

高情犹向碧云深。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

诗来恰值酒醒馀,起步秋庭病忽除。唤妇不须愁夜黑,老夫今日得明珠。

()

一声残角绕千门,霜气涵空乱宿氛。
车马往来无僻地,星河收去有闲云。
余生惨淡身宜佚,人事崎岖足反勤。

()

每旦情不惬,无那秋光嬲。忽闻长铗歌,归去当兹晓。

溯流从一方,荷风穆清醥。漫将郭泰舟,一向冯车绕。

()

西江佥宪好容仪,六月承恩下玉墀。绿树轻风分手处,碧梧凉雨到官时。

看山多上滕王阁,访古频过孺子祠。按节更应周列郡,清霜飞处有春熙。

()

虹辉灿烂,云篆绸缪。绛节前导,瑞光上浮。瑶阶玉扉,既集长秋。

钦承天宠,永荷帝休。

()
内若不动,外必不乱,个是丛林知有汉。
而今识得不为冤,自家兵马何须战。
心因不生境缘断,体若虚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痴暗。
()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

瞑色先于树杪悬,船归欲缚水亭边。今宵买酒不成醉,犹胜田家只渴眠。

()

佛子生来净无垢,今年洗了明年又。顽赖容他五逆儿,劈面淋头誇毒手。

()

离离原草淡斜晖,游子天涯尚未归。一段秋光谁管领,花开花落付鹑衣。

()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
宝历天重启,皇图日寖昌。
九重资燕翼,万国仰元良。
玉律秋初杪,金飚岁正穰。
前星辉采盛,少海庆源长。
()
急雨打寒窗。
雨气侵灯暗壁缸。
窗下有人挑锦字,行行。
泪湿红绡减旧香。
()

曲巷低窗云色暮。节近黄花,又下凄凉雨。长记江南杨柳渡,孤篷剪烛曾听处。

悔别翻将书信误。雁落吴天,已是愁难诉。今夜长安千万户,相思不为砧声苦。

()
少时守岁喜蹁跹,老境衰颓只益眠。
明日未尽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
()

忆宰分宁日,逢师溪水头。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

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洲。禅心如密付,更为小淹留。

()
织罢回文锦字新,题封寄远恨无因。
相逢空有辽阳客,每向津头问路人。
()

长短旗亭,淡黄杨柳。风鞭露

()
渺渺怀芳意,苦对景、可怜生。
记燕外莺边,柳深竹嫩,度密穿青。
如今淡烟细雨,正午窗半梦酒初醒。
乐事怎堪重省,起来一饷愁萦。
()

玄运日消息,白首悲炎凉。委草不复华,幽兰守其芳。

芙容倚秋风,婉媚当明窗。芳姿感摇落,惨尔中自伤。

()

五色莲盆玉雪肌。青搽红抹总相宜。且道生男何足爱。争奈。隆颅犀角眼中稀。六十平头年运好。投老。大儿都解把锄犁。醉眼看花驴背上。豪放。阿龄扶路阿中随。

()

葛洪井上两三株,不与孤秦作大夫。借问东山岁寒木,得无羞见水西无。

()

薄醉御凉飔,缓步入山麓。月出山蔽之,疏影动林木。

须臾升中天,一色净如沐。清气通乾坤,好景豁心目。

()

北出湖边戏,前还苑中游。飞縠绕长松,驰管逐波流。

()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

()
怀人渺渺数重山,风月将秋入梦寒。
疑有清风生羽翼,去随明月倚栏干。
()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

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

()

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露芽。红日转阶帘影薄,一双蝴蝶上葵花。

()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
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
任性何能胜矫情,夺储切勿怨无成。
阿丕纵享为君乐,得似文章千载名。
()

东坡爱梅有神契,竹外斜枝称更好。梅干愈近花愈奇,此意可为知者道。

都城花市得柳梅,文士纷纷逞词藻。柳枝柔弱无风骨,忽缀梅花堪绝倒。

()

方壶小有人谁到。底事春知早。使君和气粲如花。更筑百花深处、驻春华。
云关远枕苕溪浅。未放归怀展。看残红紫绿阴斜。鸾凤干霄却上、玉皇家。

()
沪湿香罗帕,临风不肯乾。
欲凭西去雁,寄兴薄情看。
()
晕粉就妆镜。
掩金闺、彩丝未整。
趁无人、学指鸳鸯颈。
恨谁踏、藓花径。
()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宝从每尽欢。

()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甿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
牂牁相遇说长年,一在公堂一洞天。
清远使君黄石老,西周柱史混元仙。
()

一潭嘉景四时新,不得经年作主人。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勤劳疆场诚无避,妆点蓬瀛惜未真。多少胜游休结恋,报君须自立涓尘。

()
出世登真,须凭刚志,决要顿开灵慧。
消尘止念,绝爱忘忧,恬淡自然知味。
雷震一声,火发三田,半夜乌飞千里。
透帘帏、铅鼎温温,恣饮玉壶香腻。
()
摇落梧桐恨,哀吟络纬愁。
星河横静夜,天地入新秋。
冉冉岁云迈,滔滔江自流。
惊风和雁影,吹梦过南楼。
()

凉满蒲萄磊落枝,倦游来此亦忘归。
沟渠水活龙蛇动,树木月明乌鹊飞。
欣减黄粱新米价,愁生白苎旧征衣。

()

一圆灵寂本清真,谁向苍浪更问津。
欲说西来无见处,奈何言句亦前尘。

()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
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
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

雅韵不媚俗,孤标绝尘姿。皎如屑冰玉,点在虬龙枝。

穷冬寒气盛,草木无华滋。寥寥溪谷间,春意先自知。

()
()

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同胸苦零落,会合尚凄其。
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

()
对敌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却成逃。
莫思蓬户飞三箭,且向椿闱带两髦。
年少枉随流水去,老来方悟入山高。
儿童已辨新诗句,拟钉门符换书桃。
()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入老怀。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

高僧不出院,屏画三笑图。客子倦游者,欲去复踟蹰。

古人骨朽不可追,今人相见如古时。人间触事入吾笑,何必门前有虎溪。

()

睡晓方知前是梦,落花难上旧来枝。

()

散步崇冈后,明灯绿酒初。
那堪惜除岁,又复感遗墟。
寒柝严城急,春星短屋疏。

()

中条山下分携处,跃马南行道路长。插月雕弓秋有力,倚风宝剑夜生光。

龙韬策略前贤敌,麟阁功名后代扬。奏凯归来当赐节,忠肝义胆永难忘。

()

驱马别旧故,舟楫丽城隅。欲复少款叙,子云不可须。

哀笳激长云,群飞灭霄衢。孟冬犹温风,乡此川途迂。

()
清明寒食。
过了空相忆。
千里音书无处觅。
渺渺乱芜摇碧。
()

闻师采药向江南,禅衲亲持使者骖。鹿献野花来宝地,龙偷海藏出珠龛。

丹砂傍石分秋水,灵草和烟度嶂岚。此日归来进天府,芝云朮露晓昙昙。

()
幽槛暑。
又是一年重午。
猎猎风蒲吹翠羽。
楚天梅熟雨。
()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

暑气销清夜,逢村即泊舟。孤云归岭散,新月入江流。

酒以亲知合,诗因官事休。自今惟种秫,何日始重游。

()
翠阜围平野,朱楼压缭墙。
风回半汀雁,云护一天霜。
有地聊容拙,无方可疗狂。
白头诗兴在,吟罢意差强。
()

杖藜行处记曾过,草草杯盘野兴多。举目山川纵如旧,一场梦抵几南柯。

()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

海月当空岛雾消,片心难忘故山樵。远书漫劝加餐食,高咏堪凭慰寂寥。

云树岭边思共渺,露茎天外望俱遥。已闻历国骅骝去,喜见轻蹄逐电骄。

()

劝酒论心夜不疲,含情有待问谁思。

伫看晴月澄澄影,来照江楼酩酊时。

()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
逢人何更问僧扉。
午梵出烟霏。
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
()

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

靓妆仙子谢纤秾。独立水云红。绰约画阑东。似姑射、冰肌雪容。

翠盘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宫。真赏有邻翁。画添入、霓裳曲中。

()
龙欲上天。
五蛇为辅。
龙已升云。
四蛇各入其宇。
()
嬾慢无端世所遗,独怜衰病少光辉。
惠然投我有华衮,何以报公无伫衣。
末学虚声惭取誉,旧章多识恐成非。
侍郎清銮悬明镜,莫道尘埃一点飞。
()
太虚寥廓杳无涯。
元*混中华。
回眸斡旋鼎鼐,玉液泛金砂。
辉神彩,迸光霞。
()
楚塞残星几点,关山明月三年。
长亭犹有竹如椽,可惜中郎不见。
折柳新愁未歇,落梅旧梦谁圆。
何人吹向内门前。
()
昔人评画图,咫尺论万里。
公家一拳石,意趣端如此。
()

映水低垂带影双,情来奔影委流淙。浮浮终隔相思浦,去去空沿解佩江。

轻薄自矜云想袂,閒愁无那客临窗。怀贞唯忆东篱伴,青女相邀死不降。

()

观阙倾颓石兽残,凉风侧帽话长安。函香不觉天能雨,移檄空怜土未乾。

月过三原秋淡淡,云来九嵏夜漫漫。谁能唤起裴宫监,为说当初创业难。

()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鱠高沙湖里鱼。
虽无季子六国印,要读田郎万卷书。

()

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

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

()

秋霜艳菊春肥芝,我将归歌江海湄。寒梅引风吹岁暮,今君别吾将何之。

相望万里得一见,閒愁洗向天之涯。所见英雄大抵合,盛名清世谁能虚。

()

失道从死津,三魂迷生道。生生日已远,死死日已早。

悲哉苦痛客,根华已颠倒。起就零落生,焉知反枯老。

()

长夏恒掩关,萧条寡良晤。连阴画不开,时见云奔赴。

未即成滂沱,淅沥惊高树。才闻檐霤息,又洒溪边路。

()

隋氏一宇内,三将皆勇夫。
贺公活以累,杨素死有诛。
贤哉韩柱国,身与功名俱。

()

爱之能勿劳,忠焉能勿诲。
彼有不受者,善意翻成累。

()
知君归去心,已逐秋风起。
明发登太行,远望将汾水。
蔼蔼白云下,吾亲正居此。
拜庆曷为荣,新除一官美。
()

宣城太守出风尘,尽道玄晖有后身。紫禁莺花闻奏语,黄童竹马待回轮。

相逢尽话沧洲趣,乐事犹怀泗水春。重念河汾六经在,薛收曾是受诗人。

()

山市晴岚

()

臣尚少,臣尚少,少似此翁些。点半点斑今似雪,飞来飞去自如花。醉眼看红霞。
人间事,人间事,倒杖拄颐斜。冷冷清清冰下水,吞吞忍忍饭中砂。选到老人家。

()

得君书后病颜开,云拉同人访我来。在路不妨冲雨雪,

到山还免踏尘埃。吟沈水阁何宵月,坐破松岩几处苔。

()
鞭笞鸾凤地行仙,变化鹍鹏背负天。
他日寓言真二九,只今功行已三千。
()

昔别已千里,新愁复四年。风尘不可见,江海一凄然。

才想群公荐,名因过客传。东南藩镇重,独觉省郎贤。

()
建溪珪璧能圆方,万钱一啜人轻偿。
奔胜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
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
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
()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

闻昔有逸民,风标何峻拔。超然凌云霓,遐视九垓狭。

迹虽戾中道,心则忘穷达。其人谅可希,前进脂吾牵。

()

红映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
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

飘风起何因,吹氛荡华月。为照虽未周,畴能讥其缺。

众草媚春晖,亭亭违阳柏。雪霜心已知,侵凌表孤直。

()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

秋怀轩豁。痛饮天机发。世界只如掌大,算只有、醉乡阔。烟抹。山态活。雨睛波面滑。艇子慢摇归去,莫搅碎、一湖月。

()

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
有生同得本来公,凛凛渊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称有子,长怀当日谢无功。
羁踪不称歌三拜,浅量难堪酒一中。
饮尽玉瓶天地阔,不各身客楚台风。
()

芍药初开,菖蒲难见,曾向画帘趋倚。黛影依稀,粉痕零落,别是一番情味。

香消酒冷,算只有、好梦来睡。分手红鹅村畔,销魂碧鸡坊里。

()
勿谓山园瘠,能令菜本肥。
相虽无肉食,谷免病年饥。
看此鲑三九,何时腰十围。
试评能自照,孰愈莫胜衣。
()

休言歌酒旧时好,把酒高歌今更新。醉里不知身是客,寒城落日数行人。

()

风雨隔羊城,无由更合并。百年兄弟谊,两地死生情。

夜梦迷春草,秋霜悴紫荆。私恩惭莫报,空有泪纵横。

()

明明我周王,四国文德抚。
昭假天所监,时生仲山甫。
训仪系力式,刚柔不茹吐。

()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行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各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
半肩寒拥片残云,七佛相传直至今。
破碎不堪提掇处,朝阳正好下金针。
()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
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
斋中乃无纸,柿叶平篱根。
稍取书点画,带此朝露痕。
识字有何补,随尔忧患繁。
姓名总不记,适有古意存。
()
驷马未多疏受去,竹林且拟阮咸游。
想见天风鹤鸣和,月临蕙帐夜山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