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朗读

诗词:《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仲并

年来花意亦难猜,
陶令东篱独未开。
伴赋落英吾岂敢,
狂言聊复为君催。

中文译文:
多年来,花的心思也难以猜测,
陶令的东篱独自未开。
陪同赋诗,落英花瓣怎敢与你相比,
我随意的言语只是为了催促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仲并创作的《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之一。诗人以描写菊花为主题,表达了对花朵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心。

第一句“年来花意亦难猜”,诗人表示多年来对花的心思难以猜测。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花朵和美的理解往往有限,花的含义和内涵常常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第二句“陶令东篱独未开”,诗人写道陶令的东篱中的花还未开放,意味着陶令种植的菊花尚未绽放,暗示着友人的心情或许不是很愉快,也许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释放心中的情感。

第三句“伴赋落英吾岂敢”,诗人表示自己不敢与友人相提并论,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和陶令相比差距很大。同时,他提到了落英,这象征着花朵的凋零,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狂言聊复为君催”,诗人说自己的疯狂言辞只是为了催促和激励友人。这句话传递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希望友人能够振作起来,克服困难。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和友人的思考和关怀,通过菊花的形象,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同时,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无能和不足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友人的赞赏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带来一种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仲并朗读
()

猜你喜欢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友于之至,通于明神。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嵩崖岩岩,洪流汤汤。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
上士一决一切了,十二时中常皎皎。
掷剑挥空大丈夫,回头自觉无边表。
()

诗帙不来春又过,药瓢应是日相亲。无因为报池南柳,长得新条长过人。

()

钟山万木暑阴森,岩壑松风奏玉琴。溪涧碧流声韵美,望中佳兴致题吟。

()

玉箫散奇响,真气凄金石。
招携偶冥会,理惬心自适。
富贵如朝华,况复多得失。

()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
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
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
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

黄鸟间关最有情,大堤行处落花轻。亦知春色临邛好,绿绮携将出锦城。

()

窗外皆连水,杉松欲作林。自怜趋竞地,独有爱闲心。

素壁题看遍,危冠醉不簪。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

()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铅尘夜幕都收裹,更懒向、阑边吹笛。听韶华,堕地无声,又近一年寒食。

()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

()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