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卧龙山。宋代。吴芾。岿然千古卧龙山,节物年来□旧观。犹有楼台出天半,正令星斗逼人寒。春风偶种花千树,夏日仍栽竹万竿。自愧牧民无实□,漫留佳致后来看。
《登卧龙山》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卧龙山,巍峨屹立千古。时光更迭,仍可见古老的景观。高楼巍峨耸入半空,星斗闪烁,令人感受到寒意。春风不经意间撒下千树花朵,夏日依然种满万竿竹子。我自愧为一个无实业的牧民,只能随意停留,欣赏后来者的佳作。
诗意:
《登卧龙山》通过描绘卧龙山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卧龙山作为一个象征着千古的存在,展现出其雄伟壮观的景色。高楼耸立于山巅,星光闪烁,给人以寒意,表达了岁月更迭、光阴流转的感觉。春天的风吹散了无数花朵,夏天的阳光照耀下万竿竹子蓬勃生长,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与此同时,作者自愧无为,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事业,只能漫无目的地停留,欣赏后来者的杰作。
赏析:
《登卧龙山》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雄伟和壮美,表达了对历史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卧龙山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山脉,象征着千古流传的文化和智慧。高楼耸立于山巅,给人一种仰望的感觉,星斗闪烁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寒意,同时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光阴的消逝。春天的花朵和夏天的竹子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繁荣,与卧龙山的庄严相辅相成。诗中的作者自愧无为,感叹自己没有真正的事业,只能停留观赏他人的佳作,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成功的向往。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卧龙山的描绘,展示了山的壮美和岁月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给人以启发和共鸣。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戏题玉台集。宋代。李覯。江右君臣笔力雄,一言宫体便移风。始知姬旦无才思,祗把豳诗咏女功。
观一上人将往五台礼文殊出行卷索赠。明代。王世贞。一锡初开行脚缘,五台高拥佛螺烟。闻师欲访金刚窟,误却文殊鼻孔边。过耳便成狮子吼,安心莫堕野狐禅。从遭寂老揶揄后,不傍人间七百年。
得弟书。宋代。刘黻。我自甘流落,翻令汝不眠。世嗤伯氏拙,家赖阿奴贤。地恶烟为瘴,书迟日作年。何时风雨夕,炙火勘新编。
留别兴安唐叟元老推官 其一。南北朝。邹浩。天绘亭边三载梦,石灰铺里一时情。个中不是同参得,胸次峥嵘何日平。
醉蓬莱 落花。清代。屈大均。问流莺何事,只管声声,与花深语。花落休多,令流莺无主。多谢东风,吹来红片,染一园朝雨。拾得香魂,乳泉三浴,黄沉薰汝。更用哥窑,古瓷三两,瘗取残英,带丝连絮。大石楼边,有麻姑妆处。紫凤青鸾,尽教衔玉,早美人香土。一卷金荃,两枝瑶管,殉君应许。
醉公子 忆梦中美人。清代。李玉照。无意拈花片。有恨抛针线。细想梦中人。芳姿记未真。默坐还相忆。珠泪和香滴。月色到窗纱。寻思暗抵牙。
初秋忆湖上诸山。宋代。释永颐。山中夏日足幽娱,葛帔藤休诵宝书。白拂惹云黏几案,清香缘竹上空虚。草堂夜月秋花近,水阁晨霞夕霓疏。遥忆钱唐旧朝寺,绕湖钟梵早凉初。
暮泛秀江 其四。明代。顾璘。石壁攒江狭,风樯逆浪飞。渐看湘国近,转与客心违。芳桂临波发,遥岑隔雾微。明妆浣纱女,妍笑竞斜晖。
题石井二首。宋代。张嵲。天孙洗黛作灵泉,山腹空明一镜圆。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濁浪正浮天。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宋代。陆游。横林渺渺夜生烟,野水茫茫远拍天。菱唱一声惊梦断,始知身在钓鱼船。
竹枝词 其七。明代。唐之淳。南客新来北地居,莫因莼菜忆三吴。椹子酒胜桑落酒,槎头鱼赛细鳞鱼。
俞氏园林。宋代。薛季宣。茁茁桃与李,生花故城山。修竹共娟好,流水相往还。天远峰可续,人来心已闲。殷红间苍白,晚吹催潺湲。吾邑在何许,沧波对重关。烟霞蔽落日,萑苇深前湾。送客时已到,游人意长悭。高风怒涛作,卷雪食饷间。官禁不可脱,归哉望斓斑。
谢人送兰 其二。宋代。朱熹。淹留阅岁序,契阔心怀忧。独卧寄僧闾,一室空山秋。徘徊起顾望,俯仰谁为俦。伊人远赠问,孤根亦绸缪。芳馨不我遗,三载娱清幽。愧无琼琚报,厚意竟莫酬。瞻彼南陔诗,使我心悠悠。
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王翚父泥溪别时语也戏。宋代。洪咨夔。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庄中果何有,荞赤靡菽黄。丰岁谁可口,凶年或充肠。旦旦勤栉耨,谨勿令庄荒。
题赤壁扁舟图。明代。陈谟。霜清水落不容刀,山石奔云作怒涛。海上仙人归玉局,又随孤鹤过临皋。
过白羊市。宋代。王之道。小市环农亩,长桥接佛宫。扁舟帆影日,幽鸟柳阴风。沙觜浅深水,树梢红白茸。乍闻秋糴贱,吾亦庆年丰。
冬至郊斋次少宰李公韵 其一。明代。钟芳。早承天语戒斋期,共竭精虔对越时。帝飨定缘三礼正,律谐喜见八风夷。道随阳长思连茹,兴为诗催惯撚髭。何必风花堪玩弄,太音玄酒足清脾。
过陂子径五十馀里乔木蔽天遣闷柒绝句 其四。宋代。杨万里。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平湖。宋代。喻良能。平湖潋滟浸葱苍,画出风烟十亩强。蜜曲六从霜后熟,玉芙蓉向露中芳。新开石洞连松碧,低结萸房映菊黄。最爱堤边秦地柳,一回春到一回长。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七。明代。钟惺。羞从狐鼠叙行踪,随例输钱买印封。半月员程过一月,杪冬孤艇发初冬。持符官卒尊于吏,附舶儒生贱似佣。估客孝廉阳不问,胡床指顾太从容。
除夕和乔白岩韵。明代。杨旦。新写桃符换旧厅,留都昆季叹晨星。行年老矣头将白,知我谁欤眼共青。曦驭倏驰徒守岁,儿曹忽报又添丁。妨贤亟欲投簪去,世路悠悠笑独醒。
福州神光寺塔。唐代。周朴。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题三女冈白莲花。宋代。赵崇森。旧址来从晋,史更几废兴。一莲开陆地,三女卧冈陵。题咏夸先辈,流传得主僧。林深钟梵寂,长夜一明灯。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唐代。顾非熊。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
又和馆西迎驾。宋代。韩维。宫树烟开敞禁扉,儒冠罗立望天威。霜清广殿鸣鞘肃,日上觚棱翠盖飞。玉勒帊鞍经在御,锦衣腰剑士成围。暂来直舍支颐坐,却听箫韶辇路归。
染柳烟消,敲菰雨断,历历犹寄斜阳。掩冉玉妃芳袂,拥出灵场。倩他鸳鸯来寄语,驻君舴艋亦何妨。渔榔静,独奏棹歌,邀妃试酌清觞。
湖上云渐暝,秋浩荡,鲜风支尽蝉粮。赠我非环非佩,万斛生香。半蜗茅屋归吹影,数螺苔石压波光。鸳鸯笑,何似且留双楫,翠隐红藏。
昼锦堂(荷花)。宋代。蒋捷。染柳烟消,敲菰雨断,历历犹寄斜阳。掩冉玉妃芳袂,拥出灵场。倩他鸳鸯来寄语,驻君舴艋亦何妨。渔榔静,独奏棹歌,邀妃试酌清觞。湖上云渐暝,秋浩荡,鲜风支尽蝉粮。赠我非环非佩,万斛生香。半蜗茅屋归吹影,数螺苔石压波光。鸳鸯笑,何似且留双楫,翠隐红藏。
偈颂七十一首。宋代。释了惠。的的此事,真不可说。不可说中真可说,真可说,无可说。齿临部临,急急敕摄。
又次李佥事素韵。明代。王守仁。省灾行近郊,探幽指层麓。回飙振玄冈,颓阳薄西陆。茎田收积雨,禾稼泛平菉。取径历村墟,停车问耕牧。清溪厉月行,暝洞披云宿。淅米石涧溜,斧薪涧底木。田翁来聚观,中宵尚驰逐。将迎愧深情,疮痍惭抚掬。幽枕静无寐,风泉朗鸣玉。虽缪真诀传,颇苦尘缘熟。终当遁名山,练药洗凡骨。缄辞谢亲交,流光易超忽。
睡起。清代。俞明震。稳卧绳床身世平,蘧蘧睡味比茶清。梦长梦短了无迹,窗暗窗明过一生。读史难通今日事,闻歌不似少年声。晴光偶动春游兴,江路微茫雨又成。
唐享太庙乐章·崇德舞。唐代。张说。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地,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单于入臣。戎歌陈武,晔晔震震。
听雪。元代。黄庚。扑簌敲窗纸,寒齐剡水滨。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爱梅情更苦,恐压一枝春。
寿吴封君九十翁子参政宪副侍养其孙峻伯郎中来请诗。明代。王世贞。天目横佳气,苕源出紫涛。年同授书老,家是徙陵豪。乔木千林色,江湖万顷膏。身轻邛竹杖,兴远木兰舠。大陆双鸿羽,芳池一凤毛。金绯陪几屐,芝玉散庭皋。肤挹青精润,歌裁白苧高。兹辰玳瑁宴,上客鹔鹴袍。露掌仙人馔,云盘帝母桃。雕厨荐杞菊,银烛醉葡萄。名已丹书宠,恩应束帛褒。独惭西署列,班管罄挥毫。
题竹寄内弟公操。明代。姚绶。忆共江南水竹居,清风三径黑甜馀。而今对画思兄弟,纵有双鱼莫寄书。
初春暴热过静者居限韵。明代。袁宏道。花气郁春蒸,下马脱吴绫。坐看缃格下,时有朴纱蝇。罄口与木笔,非时联作朋。雏篁茁垐齿,冶叶被苍藤。间蝶趁风廊,香须沾其膺。似彼青娥子,梦亦恋花缯。盆池供瘦石,斜幌隐龛灯。回风逆香缕,袅袅青烟腾。研丹窜今文,时轨裂轲曾。云山刻骚士,秾香恼定僧。
闺情效香奁体三首 其二。元代。黄庚。黛眉愁里敛双蛾,别久无书争奈何。欲待怨他还又忆,怨时较少忆时多。
赠别。明代。潘高。襆被萧条落照前,江湖飘泊又经年。云深禹穴寻山屐,雪合耶溪载酒船。醉后可遭官长骂,镜中知有故人怜。匆匆更别关门去,空对椒盘颂远天。
暮春即事。明代。全少光。经时浑暖候,映日有青枝。花落蜂犹恋,春归草不知。竹苞仍个个,柳线亦丝丝。独忆深闺里,柔风入暮时。
舟中梦觉。宋代。黄载。梦觉三通鼓,连樯闻欠呵。世间半夜后,枕上醒人多。思想从天落,悲叹奈晓何。南柯莫轻笑,未易到南柯。
送缪至田还山阴。明代。游朴。抱得春怀郁未平,江头忍复送君行。望中芳草依依远,天外浮云冉冉轻。镜水于今归贺监,剡溪何日访王生。吴钩未解心先结,月下离尊手自倾。
论语绝句 其九。宋代。张九成。白首穷经恨不知,书生辛苦竟何为。一朝闻道无馀事,若较寻常死亦迟。
适斋挂冠次韵。宋代。楼钥。致仕吾非不待年,礼经自合许求田。只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富贵鼎来先瞥地,是非衮处独翩然。鄮峰相对两真隐,共仰元台与大天。
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南北朝。庾信。我皇临九有。声教洎无堤。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氓黎。承乏驱骐骥。旌旗事琬珪。古碑文字尽。荒城年代迷。被陇文瓜熟。交塍香穗低。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
鹧鸪天。宋代。吴则礼。作赋丁年厌兔园。紫微深锁九重关。花墩屡赐清闲燕,文石难忘咫尺颜。烟外屐,水边山。纶巾羽扇五湖间。自怜季子貂裘敝,来与机云相对闲。
其二。清代。吴伟业。误信鹊声枝上。几度楼头西望。薄倖不归来,愁杀石城风浪。无恙。无恙。牢记别时模样。
次公卷韵。宋代。吴则礼。故人已去逐飞蓬,醉墨新辞手自封。欲识暮年魂断处,从今不忍听霜钟。
寿五一弟四首。宋代。廖行之。奉养烝尝子职共,盍迎尔相重承宗。人生正始严昏娶,嬖御虽贤礼不容。
金缕曲 悼亡。清代。顾贞观。好梦而今已。被东风、猛教吹断,药炉烟气。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须转忆、半生愁味。十二楼寒双鬓薄,遍人间、无此伤心地。钗钿约,悔轻弃。茫茫碧落音谁寄。更何年、香阶刬袜,夜阑同倚。珍重韦郎多病后,百感消除无计。那只为、个人知己。依约竹声新月下,旧江山、一片啼鹃里。鸡塞杳,玉笙起。
禅人写师真请赞。魏晋。释慧远。画也错,赞也错。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燕来。唐代。韦庄。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使日杂诗 其八。清代。郑孝胥。池馆幽奇窗对海,最宜风雨看惊涛。移情别有成连曲,不借诗人一世豪。
林处士祠。明代。欧大任。君有诠言在,何论隐者流。种梅桥欲断,载鹤艇能留。蘋荐空书几,松号一竁丘。纵陈封禅事,不必茂陵求。
谪官出京有怀二亲。明代。饶相。马度燕关细雨侵,青山万里白云深。思亲有负过庭训,顾我真惭题柱心。十载班行成幻梦,一生身世任浮沉。南行未遂南归志,目断归鸿泪不禁。
用前韵 其一。宋代。蔡戡。裁霜剪水戏成春,琼蕊瑶华巧斗新。驴帽清寒诗得助,渔蓑幽绝画通神。峰峦幻出千寻玉,宇宙空无一点尘。我欲乘风入阊阖,不知飞佩更何人。
再和呈李提举。宋代。曹勋。侨寓江城意岂疎,得亲仙李似南舒。高门带佩昭寰宇,一代勋庸切太虚。相业自应求的子,老成宜复被亲除。中兴文物须名世,会见金珂下直庐。
迎薰堂小集袭明用前韵再和 其一。宋代。孙觌。饮痛琼艘百柁空,参横斗挂月当中。不愁马上衣沾露,且看尊前帻堕风。未办清歌娱醉客,莫将强韵压衰翁。为欢冷淡君应笑,注瓦倾银一体同。
和李倅。宋代。韩淲。菊花虽已过重阳,犹有馀英可荐觞。黄白浅深知几种,要闻高论试平章。
谢演师送梅。宋代。陆游。早梅时节到江南,已判樽前酒满衫。输与西邻明上座,解从大庾岭头参。
题万岁山玩月图。元代。丁鹤年。金银楼观郁嵯峨,琪树风凉秋渐多。徙倚危栏倍惆怅,月中犹见旧山河。
题荆山别号为司马王惟纲作。明代。王缜。维东原兮雄秀,爰有山兮曰荆。揖泰岱兮独立,荣济川兮涵泓。艮其所兮正位,谦其德兮变盈。渺齐鲁兮坏垤,摩穹窿兮风清。猗三槐兮流裔,毓奇秀兮卓乎有成。托兹山兮名号,非慕高兮求声。繄厥初生兮一本,历今三世兮盖亦钟情。纵都司马兮握宪刑,功日懋兮海宇平。纷其劳而不伐兮,俨璞玉之坚贞。非夫人轰轰,孰知山兮亦荣。山千古兮不顷,噫此号兮与山齐名。
浪淘沙。宋代。吴元可。 浅约未曾来。一迳苍苔。缃桃无数棘花开。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幽树鸟声催。欲去徘徊。□□别久易相猜。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其二。元代。贝琼。一日龙飞濠泗间,橐驼胡马走阗颜。已来肃慎通沧海,更却呼韩闭玉关。使者旌旗分道出,将军部曲凯歌还。白头野老知何事,紫气常瞻万岁山。
题莹师钓台图。宋代。陆游。羊裘老子钓鱼处,开卷令人双眼明。未可忽忽便持去,夜窗吾欲听滩声。
因上人以所画陶隐居留别。元代。吾丘衍。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扰扰万境中,丹葩耀阳林。往年识因公,古貌白毫相。今年重相逢,远意益疏放。金策挂山壁,衲衣悬竹枝。了然离言辞,明珠净摩尼。陶公古仙人,道备入海岳。写容寄遐思,神交慰寥邈。一镜摄众影,万有道所将。相送湖水阴,空云起苍茫。
和饮酒 其八。明代。李之世。海滨逢一叟,翛翛云鹤姿。终日自行歌,手执青松枝。世人莫知识,但讶行径奇。笑指海东云,子能从我为。举头欲问之,摇手去莫羁。
繁台书院同边子三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兴剧攀巍坐,翛然俯日斜。亭扶盘石树,崖缀殿春花。薜服宾游幰,青衿闪钓槎。绸缪不欲别,风野暮鸣笳。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
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隔尾 其三。元代。关汉卿。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祷雨木栏堂四首 其二。宋代。陈造。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