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朗读

《杂诗二十七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欣欣花木递香红,
花木繁盛,芬芳的香气不断传递,
这景象使人感到欣喜。

云散天容静碧空。
云彩散去,天空恢复宁静,呈现出湛蓝的色彩。
这一幕使人感到宁静祥和。

恰是韶华浓似酒,
正是美好的时光如同醇美的酒香,
时光浓郁丰盈,令人陶醉。

柳丝澹荡杏花风。
柳树垂下如丝细柳絮,微风轻拂杏花。
这景象使人感到宁静而柔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美好景象。花木盛开,散发着香气,天空湛蓝而宁静,时光美好如同美酒,柳丝飘摇,杏花在微风中轻拂。整体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愉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花木、天空、时光和柳丝杏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叹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宁静。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联想的手法,通过描绘花木的繁盛和香气的传递,与天空的宁静和湛蓝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将韶华与浓美酒相类比,用柳丝和杏花的景象表达出春天的柔和与宁静。这些对比和联想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并且通过形象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宁静,给人以愉悦和惬意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春漠漠。
闲尽绮窗云幕。
悔不车轮生四角。
却成缘分薄。
()
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
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
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
到如今梦里,秋风鸿阵,晚波渔唱。
()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

尽思量,还叵耐。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早是幽欢多障碍。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
有心怜,无计奈。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独上高楼临暮霭。凭暖朱阑,这意无人会。

()
瓜果跽拳祝,{左日右侯}罗扑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

御泉长绕凤皇楼,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
田父今年作社频,边头闻见一番新。
官军不斫人家树,各自持钱去买薪。
()

辽海戍十年,拜爵苦不早。蒙茸卷征衣,春风吹远道。

少妇倚高楼,王孙踏芳草。秖恐见时颜,不似别时好。

()

青娥不见鬓如蝉,青女青妆下九天。有色有相成独冷,分明萧萧又娟娟。

()
万古未来事,先天逆已知。
卦中无不有,却要后天推。
()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嗟乎二贤,逢世多疑。

候詹写志,感鵩献辞。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