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朗读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该诗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景象和感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年已断梅,
七月雨益大。
苗虽不厌雨,
灌恐有余溉。
禾梗正柔嫩,
水满舞澎湃。
其间田高低,
于焉有畏爱。

中文译文:
今年的梅花已经凋零,
七月的雨越下越大。
农作物虽然不讨厌雨水,
担心灌溉过量。
稻禾的秆子嫩绿柔软,
水满之时起舞波涛。
田地起伏不平,
其中有敬畏与喜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首先,诗人提到今年已经断了梅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他描述了七月的雨水愈加强盛的情景,以及农作物对雨水的态度。诗中的苗指代农作物,虽然它们不会对雨水感到厌烦,但诗人担心过多的灌溉会导致水过量。这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灌溉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度浪费资源的忧虑。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禾梗柔嫩的状态,暗示着农作物的生长良好。水满之时,禾苗在波涛中舞动,展示出勃勃生机。诗人利用这种景象来传达对丰收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田地的高低起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景观的敬畏之情。这表明诗人在山居生活中,不仅欣赏自然风光,还对土地的形态变化产生了敬畏和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象和农田的生长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思考。这首诗具有宋代诗歌的特点,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上艹下荣}{上艹下荣}者菊,九月初荣。

于家之庭,有旗有铃。

()

三径重开书屋,九峰旧隐人家。
欲辨武陵春色,溪流泛出桃花。

()

生为仲卿妇,死与仲卿齐。
庐江同树鸟,不过别枝啼。

()

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

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

()

忽被黄符迫下山,许携苕帚面天颜。
早知锦缆盛宫女,因舍红巾问阿环。
空有蚋蝇侵玉骨,断无龙虎守金丹。

()

衣减馀香裙减红,今宵细雨昨宵风。蔷薇落尽无人问,错认兰闺是蕙宫。

()
我觅祠官俸,君携异县书。
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
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
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

漠漠轻寒粟晓肤,酴醾半落牡丹初。
颠风无赖难拘管,小雨多情为破除。
半世光阴行路里,一年春事客愁余。

()
灵脉发山根,涓涓才一滴。
宝剑护深源,苍珉环甃壁。
鉴影须眉分,当暑挹寒冽。
一酌举瓢空,过齿如激雪。
()

此去离亭半夕阳,乌啼旧阕夜荒茫。滔滔江水无情极,明月秦淮水一方。

()

今言而古藉,二三垂典册。先人作己言,千百拟衡石。

寓言若玄珠,重言如拱璧。谁持璧与珠,使人群啧啧。

()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

蒲团功向熟,那许业缘侵。悟道原非佛,论诗却见心。

钵香红稻米,屋老绿萝岑。吾亦惟求静,支筇盍远寻。

()

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

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

曙林带暝,睛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秋千架,闲晓索。正露洗、绣鸳痕窄。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垂杨岸,今胜昨。水院近、占先春酌。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