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清平乐·长红小白》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寻梅、描绘春景为主题,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
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

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
留得笔端雨露,后来收拾群芳。
二月始得此词,故于末章见意。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诗词以寻梅为引子,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作者追寻着梅花,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日复一日,南山的云雾弥漫,给人以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暗老一分春色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渐近和即将到来的喜悦。

其次,诗词通过描绘广平赋罢瑶香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之美。细腻的花蕊是如此精致,仿佛在商量着春天的盛装。这里的广平指的是广阔平坦的地方,瑶香则暗示了花香的浓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婉约、唯美的春天世界。

最后,作者在诗词的结尾提到了笔端的雨露和后来的群芳。这里的雨露代表着作者的心血和努力,而群芳则象征着丰富多彩的春天。作者将自己的感悟和创作融入到春天之中,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构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美好和温馨的春天世界。整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创作的热情,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耸脰攒蹄一驻鞍,毡衣韦帽白漫漫。
祗应田舍骑牛者,无此风沙踏雪寒。

()

凉风振林木,恻恻初寒动。肃客桃花源,张筵鸣玉洞。

落日照金樽,飞雪栖画栋。谈玄味妙理,谑笑杂微讽。

()

春意渐盈盈,窗外小桃堪折。若问得人怜处,是轻颦时节。
主人特地出红妆,不要云心月。三径虽然冷淡,有采莲舟楫。

()
举头易见天边日,属目难逢山下村。
行尽土粗仍石恶,望穷雨黑与云昏。
此身何可数兹役,薄宦有谁能见存。
章圣明朝还曲睹,信知缘契在空门。
()

玉立双峰古寺深,团团桂树结清阴。编蒲尽孝追尊宿,制锦成文重士林。

常日谈经山鬼听,有时持钵洞龙吟。远公曾许渊明醉,又寄诗来动客心。

()
()

百晤百回新,肝肠绝少尘。未言先侧耳,每笑必伤神。

落翠沾行帢,空罂惑醉人。石潭清到底,信手出纤鳞。

()
腊中要雪逢三白,春日还沾雨似膏。
天意于农亦良厚,何须耒耜我家操。
()
五祀之本,百货何极。
道著开闢,惠周动植。
国崇美彀,民资力樯。
奠献惟寅,神灵来格。
()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

()

悠然拨雾见青天,丹桂飘香客未眠。玉斧仙人如有意,破除凡例不论钱。

()

主人无俗缘,留客菊花边。
雨气寒并竹,秋声夜杂蝉。
爽知于酒称,閒觉爱棋偏。

()
理极非身,智明自神。
三缘未作,一默含纯。
回途异类,出历诸尘。
弯弯月下涟漪水,剪剪风斜杨柳春。
()

溪接重溟涧接溪,断砰回浦曲相迷。染深秋色诸厓静,冲逐寒云落雁低。

狂濑急湍惊客舸,野花閒草失招提。濯缨惯向龙泉去,不管奔流浊似泥。

()
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