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水边的闲适和随波逐流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水旁边不击舟,
偶随波浪信沉浮。
如今却向来时路,
预买闲塘着狎鸥。
中文译文:
在野外水边,没有人划船,
我偶尔随波浪起伏。
如今却返回往日的路,
提前买下宁静的池塘,与水鸟为伴。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选择在野外水边漫游,随波逐流。然而,诗人也感到时光的流转,他决定回到曾经的路上,预先购买一个宁静的池塘,与水鸟为伴,重新沉浸在宁静与自然中。
赏析:
《偶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内心世界。诗人选择离开喧嚣的尘世,来到野外水边,避开了舟船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随波逐流,无拘无束地享受波浪的起伏。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意识到时间的流转,决定回到曾经的路上。他提前购买一个宁静的池塘,期待与水鸟为伴,重新找到过去的宁静与自然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自然的向往。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追求,诗人寻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境界,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八月九月望夕雨。唐代。徐凝。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雨中海棠。明代。李梦阳。怜花常欲报花安,醉眼冥冥两自看。朵朵胭脂深更湿,杯杯竹叶满须乾。等閒细片休轻落,率尔春风且恁寒。朝为行云暮仍雨,凌波独立汝应难。
能仁仁长老写师像求赞。宋代。释正觉。大圆镜性,平等智心。老兔卧寒兮清炯炯明月之窟,长鲸{左马右展}海兮光漾漾珊瑚之林。千里雪翻波渺渺,百川潮涨水深深。鹏抟鲲,蜕壳子。和鹤鸣阴随应还,游刃相逢有赏音。
倾古三首。宋代。释宗琏。南来本欲破邪说,纸灯灭处难分雪。踏著秤鎚硬似铁,错认乌龟唤作鳖。
太和。唐代。贺知章。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霜寒辘轳体二首。宋代。杨万里。今晓难离火,平生不拥炉,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疏。淡日明还暗,微暄有似无。谁能忍寒得,苦死去看书。
次韵沪帅范郎中再和所送李季允韵见寄。宋代。魏了翁。人老边关未得师,行违行速只安时。令随天阔风遥岭,语挟春来草梦池。旧垒无华閒睥睨,新机有句到侏离。孤衷耿耿无人会,只傍天公作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