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唐代。贺知章。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太和》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庄严我成命,进入昭黄的神庙。
身穿华丽的礼服,升降其中。
五音和谐,八变变化不断。
恢弘繁荣,心志坚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了作者参与昭黄祭祀的情景。昭黄是唐代皇家祭祀的重要场所,具有高度的仪式性和庄重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仪式的肃穆态度和对祭祀的认真投入。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祭祀仪式的认可和敬重之情。诗中使用了对偶和修辞手法,如"五音克备,八变聿施",形象地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严壮观和音乐的和谐美妙。诗人通过"缉熙肆靖,厥心匪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专注,体现了对祭祀仪式的真诚投入。
整首诗抓住了昭黄祭祀的核心主题,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仪式的庄严和美好。同时,诗中的修辞手法和对偶结构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和韵律感。这首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贺知章的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千年福寿自由人,万象星罗仰在身。宝马不教龟鳖乳,嘉禾须问谷田神。根株种植华池内,药鼎煎催运火匀。混沌分来皆是道,二仪交感八方亲。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宋代。晁补之。苏秦不愿印,乃在二顷田。东皋五十亩,力薄荆杞填。择高种苜蓿,不湿牛口涎。拙计安足为,朝往而暮旋。
春园寄兴四章 其三。清代。姚燮。白蛤桃花香,野菜肥如菘。挈瓶贷隣酒,坐此朝阴中。西轩延明曦,东壁犹濛濛。青虫似初蚓,延缘上庭芎。为爱一瓣花,飞到隣园红。隣园多菉竹,亦有千尺桐。娟娟么翠翎,入画宜屏风。静来警微醉,故作弦语通。出门眄坰陌,寸意协万同。一绿与天蔽,密至翻疑空。但觉枯朽间,其致皆瀜瀜。还归更浮酌,匪我谁夷冲?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其四。明代。郑真。滚滚浮尘上客衣,登临祇欲赋将归。黄钟大吕遗音邈,白雪阳春和者稀。山木寒声风满壑,渚苹晚色水浮矶。采芝应念青云客,谈舌纷纭总见几。
开池得古钗。唐代。王建。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可知将来对夫婿,镜前学梳古时髻。莫言至死亦不遗,还似前人初得时。
赠隐逸。唐代。韩偓。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漫歌八曲。小回中。唐代。元结。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瑞鹧鸪。宋代。华岳。华月楼前见玉容。凤钗斜褪鬓云松。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几向白云寻楚□,难凭红叶到吴宫。别来风韵浑如旧,犹恐相逢是梦中。
燕氏救兄诗。元代。揭傒斯。千金之子不死市,楚人竟杀陶朱子。生者可杀死可生,千金为重骨肉轻。谁为平阳有燕氏,倾家乃出而兄死。弟再有兄兄见弟,里闾惊嗟官吏喜。呜呼,安得天下之吏廉且循,庶政如水无冤民。
效阮公诗。南北朝。江淹。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忠信主不合。辞意将诉谁。独坐东轩下。鸡鸣夜已晞。总驾命宾仆。遵路起旋归。天命谁能见。人踪信可疑。
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宋代。曾协。古郡有奇观,祖祖灯相传。子来后往哲,青山古依然。纷纷簿领中,深观常安然。但内外尽,饥餐困须眠。
春雪寄郑府尹。宋代。宋祁。风御凭空揽玉尘,急飘斜舞碎霙匀。九重阙里都无夜,五出花前自作春。賸借薄寒添雁夕,强留馀晦恼鸾晨。须知柳絮纷纷态,迷杀章台便面人。
岁暮寄卢次楩。明代。谢榛。客邸多朋好,栖栖劳此生。长存排难意,遂有泛交情。管鲍心无改,妻孥计转轻。单衣沾朔雪,衰鬓滞燕城。偃蹇逢黄祖,疏狂自祢衡。家贫公议定,岁久怨怀平。共拟三江钓,还期五岳行。采芝从绮季,回首谢浮名。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宋代。范成大。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百字令。清代。龚自珍。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五万春花如梦过,难遣些些春恨。帐亸春宵,枕敧红玉,中有沧桑影。定山堂畔,白头可照明镜。记得肠断江南,花飞两岸,老去才还尽。何不绛云楼下去,同礼空王钟磬。青史闲看,红妆浅拜,回护吾宗肯。漳江一传,心头蓦地来省。
送荆宜施道俞君实解官归养。清代。郑孝胥。去官信为乐,见亲方是归。焉能视日月,荏苒辞庭闱。俞公仁甚勇,所学在不欺。拂衣谁得止,神助非人为。万众惜其去,临岐惟一挥。夺得尘中身,还为䣛下儿。我心怀寸忠,自放汉水湄。为忠不如孝,嗟公遂其私。虞山有国老,憔悴想霜髭。未可闻此语,凭公寄我思。
括易送中丞滕少松公祖陟留都 其五。明代。霍与瑕。需郊开祖帐,旅觯盍朋簪。怅望违铉玉,无因繫柅金。贯鱼茅拔汇,鸣鹤子和阴。倘束丘园帛,如兰尚可寻。
京师书事次舒国裳殿撰。明代。傅起岩。京国烟花重,卢沟雪树消。宫陈开帟幄,仙仗下箫韶。御酒蒲萄绿,官庖芍药调。天颜多喜色,报捷在今朝。
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明代。于慎行。含桃花欲落,山下遇君时。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不似风尘路,偬偬叹别离。
洞庭春色。宋代。苏轼。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贤王文字饮,醉笔蛟龙走。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方倾安仁醽,莫遣公远嗅。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君知蒲萄恶,正是嫫母黝。须君灩海杯,浇我谈天口。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宋代。康与之。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无言久,余霞散绮,烟际帆收。
多丽。宋代。张孝祥。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无言久,余霞散绮,烟际帆收。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周必大。太极乾元父,清都大帝宫。宴酣忘御骏,仙去任遗弓。音遏思尧颡,旻号泣舜瞳。孤臣台阁旧,泪血洒春风。
开眼入定赞。宋代。释心月。六用如如体不分,耳能观色眼能声。而今老大宜安分,眼自观兮耳自听。
浪淘沙(与前人)。宋代。陈著。有约泛溪篷。游画图中。沙鸥引入翠重重。认取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一笑两衰翁。莫惜从容。瓮醅灰芋雪泥菘。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酬谢光丞四丈见庆新命之什。宋代。杨亿。武夷归路苦迢遥,延阁官曹正寂寥。彩凤衔书俄锡命,黄金刻印便悬腰。紫微署近时当製,建礼门深日趁朝。咫尺天颜曾赐对,荧煌台座得为僚。鬼神清问忧前席,松柏深情见后凋。一曲阳春特相寄,惭将木李报琼瑶。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宋代。黄庭坚。天将金阙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後橙。松滋解作逡巡麴,压倒江南好事僧。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唐代。杜牧。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失题九首 其五。宋代。李之仪。窥豹曾容见一斑,孤高凛凛固难攀。早应拔宅朝元去,犹有遗踪在世间。舒啸款谈虽可想,赏风吟月未终閒。诸郎莫为功名老,须信移文下北山。
飓风涨落招晋安王山人。明代。欧大任。沧波洗屐出柴关,渔钓何人到此间。江水未漂何胤室,竹林深掩戴颙山。三轮公调年来异,四壁家徒日共闲。泾上樵风今可帆,夕阳长望一蓑还。
为张畴斋承旨作仙山晚渡。元代。朱德润。十月之交,朔风其飘。我来自南,于以游遨。清霜著乔木,落叶洒江皋。野桥驾略彴,苍石浴寒潮。客子暮担簦,蹀蹑上轻舠。澄江静可渡,不惮前山遥。闻有列仙人,炼玉遗丹膏。凤音虽寂寞,素鹤可相招。愿寻长生道,白日登云霄。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三。宋代。周文璞。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寿萧一峰六十 其二。清代。朱旂。繁花帘阁影迟迟,不计朱颜与白髭。宗洛贵游多问讯,车裘犹似五陵时。
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宋代。袁说友。三刀入梦乡,远作益州镇。空怀十驾念,那复一篑进。心劳政自拙,愧彼东郊尹。得人盛乌幕,澹台不由径。竞效有用学,一扫虚名徇。雍容三语掾,文润相涵映。一樽聚群彦,坐乏黄封印。开怀纵清酌,词锋凛篆隽。春花自开落,醒醉百念静。谈笑吐胸臆,宁较名与分。矧兹宾客贤,讼过便退听。吾侪东与西,邂逅喜滋甚。惜也民菜色,旦旦急荒政。及兹雨膏麦,觞咏是招聘。我方道州考,盍抗归老论。早上竹笮船,故园松菊盛。
吕尚书挽章。宋代。王洋。古远儒冠拙,时忙壮士尊。百年难保命,万里未归魂。身后塞翁马,生前廷尉门。悲笳咽遗恨,行矣不须论。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宋代。陈造。贷绝交通腹殷雷,人家一雨便春台。即看商贩接踵集,已有米船衔尾来。
浣溪沙。宋代。赵令。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闲。几年食息白云闲。似我乐来真是少,见人忙处不相关。养真高静出尘寰。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元代。戴良。寒来悲落桐,桐生在长林。积叶既阿那,攒条复萧森。排云正孤立,乘风忽哀吟。朽壤方有托,急霰非所任。轮囷龙门侧,憔悴峄山岑。不求削成圭,何待裁作琴。菲薄既非材,固无斤斧侵。¤
闻师文过钱塘二首。宋代。陈造。九堰三江外,欹帆侧柂频。海鲜当日箸,雨鹊定随人。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团栾多乐事,未沬物华新。
长相思(娥眉亭)。宋代。黄机。东梁山。西梁山。占断长江相对闲。古今双鬓斑。天漫漫。水漫漫。人事如潮多往还。浅颦深恨间。
客夜不寐四首。宋代。陈造。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送邵克忠赴武冈照磨。明代。陶安。七十二峰楼幕下,诸侯宾佐六曹师。簿书疏少寻诗酒,城郭萧条罢鼓旗。烟湿猿藤骑马处,云连龙瀑倚栏时。蛮溪警绝官无事,月照秋莲泛碧漪。
从军行。南北朝。卢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