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朗读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刚中。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丹桂亭亭五十尺,
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
草怕早春天上寒。

译文:
红色的桂树挺拔五十尺,
一同持着玉斧前来观赏。
早在很久以前就知晓姜肱的事迹,
草木怕早春天上的寒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人崧兄弟赴漕考试的祝福和送别之情。诗人以丹桂和玉斧作为象征,形容崧兄弟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出众。诗人还提到了姜肱的故事,姜肱是宋代的名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英勇和忠诚的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草木对早春时仍有寒冷的畏惧,暗示了崧兄弟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可能会面临的困难,诗人以此寄托了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丹桂、玉斧和姜肱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崧兄弟的赞美和期待。丹桂作为高贵、纯洁的象征,凭借着崇高的品质和光彩,与玉斧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了崧兄弟的形象。姜肱的事迹则为崧兄弟树立了榜样,象征着他们在漕运考试中的勇敢和忠诚。最后两句则通过草木畏寒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崧兄弟未来道路的艰辛和挑战的关切。

整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崧兄弟的美好祝愿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所面临困难的关切。通过具象的意象和简练的文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情感和思想,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朗读
()

猜你喜欢

接武鸳鸾缀近班,愧无谋略济时艰。打包结伴寻芳去,相对僧窗一味闲。

()
旧日追游尽,萧条幸有君。
无能消宿雨,未可怨朝云。
燕市茱萸酒,秦楼翡翠裙。
共来拚一醉,应胜隔墙闻。
()

雨收江路涼,徐行吊孤影。

远岫夕阳明,平洲霁华静。

()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
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
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
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
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
()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

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
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

()

坡老不期遗李廌,欧公犹误取刘晖。

点头道有朱衣吏,今古相传未必非。

()

未讶风流俭铁枝,偏嫌荏弱是垂丝。零星少许拈秋意,清杀襄阳五字诗。

()

昨宵对月负佳期,今夕开樽野水湄。月色细看元未改,人心安得本无疑。

()
朝随落月东郊去,暮逐归云北浦还。
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
家传诗句江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
临川几日到长沙,闻道黔南路更赊。
行见一村篱落好,谁家此住忆君家。
()

曾忆当年赋远游,马前明月几中秋。披襟正忆都亭梦,倚剑宁忘国士忧。

翠竹江村频下榻,晚山斜日共登楼。应怜寸草心长在,莫向风尘早白头。

()

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