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竹。宋代。李新。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笋竹》是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和其所象征的品质。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峥嵘的泽国和烟村,
饱经历了竹笋尖尖破土的痕迹。
微微倾斜的南风吹开了竹叶,
数次烦扰的夜雨送来了新生的竹苗。
平生秉持直节的竹笋初次展开枝叶,
未来的日子将自然阴凉地庇佑着根基。
请不要遮掩残月来观赏竹林,
森森矛戟像万军屯驻在那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抒发了诗人对竹子坚韧、傲立不倒的品质的赞美。诗中的“峥嵘泽国”和“烟村”展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表达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自由自在的姿态。诗人提到竹笋“尖尖破土痕”,以形容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南风吹开竹叶、夜雨滋润新生的竹苗,描绘了自然界对竹子的关怀和滋养。
诗人以“直节”形容竹笋,强调了竹子不畏艰难困苦、坚守正道的品质。后文提到竹子能自己庇护根基,展示了其自给自足、自强不息的能力。最后两句表现了竹林的壮观景象,将竹子比喻为排列如枪戟的万军,形象而鲜明地展现了竹子的威严和气势。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通过对竹子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坚韧、正直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向往。同时,诗中暗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展现了李新深邃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寄庄孔旸(二首)。明代。李东阳。买断溪南十顷烟,还家无复梦朝天。身如元亮归田日,诗似东坡过岭年。蓬岛谪来仙骨在,钓台高处客星悬。十年未洗红尘耳,谁听清风石上弦。¤
板子矶。明代。陶安。山连阵云势,飞出大江干。乱石纹如斲,双峦影共寒。蟾蜍伴清夜,龙口束惊湍。爱此琼瑶窟,持杯子细看。
池上。宋代。释居简。冰澌漱齿夜生寒,白苧生裁踏月残。水面有风人不见,只教荷气上阑干。
杂述二首 其一。元代。何中。天龙地用马,健顺理亦宜。谁于其两间,赤手握阴机。东门一长啸,四海皆惊迷。向来种桃人,此去当何之。悠悠黄唐远,来者邈难期。龙逝白云征,马轻九坂驰。行行马上郎,万里长风吹。不见长江边,折尽杨柳枝。
呈辛卿二首。宋代。赵蕃。诗老当年聚此州,迩来零落尽山邱。公虽堑尔淹时用,天岂特令继夙游。幽事傥多尘事绝,灵山孰与博山优。林栖相去无百里,窈窕崎岖可后不。
霁空虹雨,傍啼螀莎草,宿鹭汀洲。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酹江月。宋代。陈允平。霁空虹雨,傍啼螀莎草,宿鹭汀洲。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和陶诗六首·和贫士。宋代。王阮。吾间戴安道,不对王侯琴。当时岂不能,低眉求赏音。一曲朝得闻,千金夕来寻。舍之不肯顾,轻重得所斟。小人一时快,君子百世钦。贫士繄此辨,士乎当正心。
醉落魄 海棠。宋代。范成大。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次韵陈敬所高吟之辱二首 其一。明代。唐桂芳。墙角疏筠障碧空,翛翛时动故人风。几行汉隶用心苦,数解唐诗厌俗同。夜雨对床忘契阔,西窗剪烛话穷通。何如觅酒襄阳市,拍手群儿笑醉翁。
赠崇安刘相士。宋代。刘克庄。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明代。王稚登。灵源洞口采旗枪,五马来乘谷雨尝。从此端明茶谱上,又添新品绿云香。
柳 其一。清代。庄棫。东风吹百草,冉冉过柔条。依旧江潭路,其如陇水遥。高楼刀尺缓,古道马蹄骄。莫问封侯婿,闺中泪未消。
宿田舍。宋代。霍洞。北风吹晴屋满霜,翁儿赤体悲无裳。闺中幼妇饥欲泣,忍饥取麻灯下缉。一身勿暇私自怜,鸣机轧轧明窗前。织成五丈如霜布,翁作旋襴儿作袴。明朝官中租赋急,依然赤体当风立。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皇被命作此诗。魏晋。陆云。时文唯晋,天祚有祥。圣宰作弼,受言既臧。有赫斯庸,勋格昊苍。景物台晖,栋隆玉堂。惟帝思庸,大兴光迪。圣敬远跻,神道玄邈。思媚三灵,诞膺天笃。嘉命既辱,王人言告。翼翼王人,言告惟慕。公舆驾言,乃眷斯顾。华旂飞藻,鸣鸾振路。騑騑驷牡,嘘天载步。我有高夏,如云斯荟。雕轩戾止,薄言嘉会。问谁在宴,惟俊惟乂。丰俎殷荐,献酬交泰。攸攸昊天,南正兴言。朱明有晔,万叶翠繁。昌云垂天,凯风熙颜。王臣在此,贻宴于欢。悬象西颓,虞渊纳景。嘉乐未晞,严驾已整。行矣征人,身乖路永。飞骖顾怀,华蝉引领。遗思北京,结辔台省。
跋刘溪翁题韩府诗。宋代。赵蕃。何人咏出韩家府,是我建阳刘叔通。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
秋怀 其四。宋代。汪莘。北渚风生禾叶秋,洞庭波起夕阳收。楚人临水为谁立,帝子隔烟相对愁。
出清口。宋代。陈师道。家世山东饱耕稼,晚托一舟顺流下。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嚇。子女玉帛君所余,寄声白鸟烦多谢。
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
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玉乳浓。蜀客相逢天万里,不妨暖酌小玲珑。
游玉林午饭九曲池观偃松过法华院至上方观东坡题柱晚至沈氏小玲珑施兄携酒来会施本成都人侨居湖三世矣。宋代。程公许。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玉乳浓。蜀客相逢天万里,不妨暖酌小玲珑。
题李子高虞部园四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全家归隐似前贤,碧酒醇醲白蟹鲜。心欲生民常富寿,高歌会乐太平年。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箬笠。唐代。陆龟蒙。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五。金朝。元好问。诗仙诗鬼不谩欺,时事先教梦里知。禁苑又经人物散,荒凉台榭水流迟。
怀寄河中表兄李徵君。宋代。魏野。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
初夏江村。明代。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宋代。韦骧。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远思悠悠。芳草何年恨即休。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唐代。元稹。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宋代。梅尧臣。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云雾波初净,尘埃监已揩。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闻蛩。宋代。周密。莓苔经积雨,蟋蟀响庭阴。不特吟秋苦,长怀警世心。梭寒闺梦短,衣薄旅愁深。月冷霜清夜,闲人最赏音。
满江红。唐代。无名氏。曲水兰亭,陪宴後、又还三日。最好是,风檐月观,堕红堆碧。乔木故家今有数,太平人物年几百。看扶藜、行处乱花飞,神仙宅。天地外,逍遥客。谈笑里,文章伯。是富贵渊明,洞天彭泽。老鹤蹁跹摩汉翮,灵龟燕息支床力。看一时、长傍寿星边,天南极。
送友人入湘。唐代。李嘉祐。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林兰阁同王以明先生及尚父谢道人小集偶成。明代。袁宏道。凉月下空疏,萧萧静者居。休心花事断,忌药酒船虚。竹外披烟鹤,尊前带子鱼。盘飧聊复尔,商略古人书。
金山寺。明代。梦堂噩公。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送丁巡检赴任顺昌。明代。徐溥。晋陵才子三公后,一命还沾雨露深。此日风光辞北阙,平生声价重南金。故园春满桃花坞,官道云连荔子林。清世不劳神射力,公馀柱笏足高吟。
寄殿院高侍御。唐代。吴融。黄梅雨细幂长洲,柳密花疏水慢流。钓艇正寻逋客去,绣衣方结少年游。风前不肯看垂手,灯下还应惜裹头。一夜自怜无羽翼,独当何逊滴阶愁。
雪夜候迎使客。宋代。杨万里。六花不放一尘生,晴後犹余十日凝。新月未光输与雪,夜风尽冷只留冰。候迎银汉槎头客,挑尽玉虫窗下灯。纸帐蒲团地炉暖,自怜不及草庵僧。
真定府路兵马都钤辖刘公。清代。佚名。将军死绥,古人所长。有如刘公,与城俱亡。兵拿常山,公以身当。生竭其勇,力挫戎行。天未悔祸,敌势益张。公虽瞑目,万古传芳。
题宋高宗画鱼。元代。胡奎。玉殿春明乐有馀,万几多暇画神鱼。白沟池上无消息,好与君王寄尺书。
杨大正陶园用天游韵 其二。明代。林俊。碧云为幕草为䄄,谋老应还自在身。畎亩不忘心内事,神仙元是世间人。攒眉社约云犹懒,捧腹农谈日许亲。最喜和陶无却事,床移天外晚山频。
记梦中红碧一联。宋代。杨万里。喜教儿联句,那知是梦中。天窥波底碧,日抹树梢红。觉後念何说,意门难强通。元来一夜雪,明晓散晴空。
薄游。明代。陈邦彦。极目枫林外,故园安在哉。山川曾有约,秋半未归来。暝色千峰雨,江声万壑雷。薄游仍度峡,乡梦莫轻催。
鹧鸪天(刘雅)。宋代。赵彦端。醉捻花枝舞翠翘。十分春色赋妖娆。千金笑里争檀板,一搦纤围间舞腰。行也媚,坐也娇。乍离银阙下青霄。檀郎若问芳笄记,二月和风弄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