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四首

观山四首朗读
山如豪俊{上四下各}方隅,傲睨骄蹇未受拘
为著孤亭凌缥渺至今端委正衙趋

诗词:《观山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诗意:
《观山四首》是一首描写山景的诗词。它以山峰雄伟壮观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山的仰慕和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傲视四方的景象,表达了山的雄奇之美,以及山所具有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气质。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座独立而高耸的亭子,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山的高远和崇高。诗人以自由自在的笔触勾勒出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山的景仰之情。

赏析:
《观山四首》通过对山的描写,展现了山的威严和壮美。诗中的山峰高耸入云,傲视四方,给人一种庄严而磅礴的感觉。山体的宏伟和峻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山的独特之处。而亭子的存在则将山的高远和崇高进一步放大,使得整个山景更显壮丽。诗人通过对山的描绘,展现了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气质,使读者感受到山的高远和崇高之美,产生一种仰慕和敬畏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景仰之情,通过对山的描绘,展示了山的壮丽和高远,以及山所具有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气质。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山的雄伟和庄严,进一步体味到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穷的力量。诗词以简练而精准的语言,将作者对山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共鸣。

总之,诗词《观山四首》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山的壮丽与崇高。诗人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提炼出山的特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的雄伟和庄严。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仰慕和敬畏的情感,让人沉浸在山的壮丽之中,领略自然界的伟大与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横说竖说何曾动著舌头,逆行顺行总是家常茶饭。
有准绳,无畔岸,吾道一以贯。
()

再岁来相款,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

露奏求閒猛挂冠,忽惊卿月堕云端。中年屡揽澄清辔,末路坚辞矍铄鞍。

自卜寿藏松已拱,亲裁幽刻墨方乾。映溪清远楼前月,后夜登门忍独看。

()
春到梅梢日自和,动人芳气不须多。
清肌瘦骨如冰玉,瘴雾那能柰子何。
()

郎戍潇关去,别离何太久。塞雁秋来多,见郎寄书否。

()

人事无穷时,白日常纷纷。夜久静不眠,枕上还思君。

形神有合离,忽过江之濆。已过江之濆,更随东南云。

()

杨柳丝间黄栗留,杏花枝底碧遮油。一鞭归兴输年少,十日香尘卷日流。

()

离离江树暗芳洲,江上西风几度秋。别鹄未归天又晚,不胜清怨忆丹丘。

()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
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
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
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

昨夜佳期初共。鬓云低、翠翘金凤。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转、眼波微送。

草草不容成楚梦。渐寒深、翠帘霜重。相看送到断肠时,月西斜、画楼钟动。

()

十年踪迹故山违,万里间关客路归。本为看云频趣驾,岂知到日独沾衣。

秋风鸿雁行中断,春草池塘梦乍非。宦海飘零吾已倦,况堪衰病酹斜晖。

()

幕府今何处,青山水绕城。
岛程有美酒,还肯饷春耕。

()
众草费薙锄,回首已芒翳。
随处竞茀冗,苟生无远意。
时亦吐柔蔓,牵引强附离。
端居叹力寡,门庭愧芜秽。
()

山人学稼筑郊居,已与人间万事疏。走狗飞鹰身手倦,独临残照看农书。

()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初挂海帆逢岁暮,

却开山馆值春深。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

()
持长竿,摇短艇。
篛笠只一个,蓑衣无两领。
洞庭秋水负不吹,涵虚恰似新磨镜。
末后句,留与谢三郎。
()
可怜圣善寺,身著绿毛衣。
牵来河里饮,蹋杀鲤鱼儿。
()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夔契定求才济世,

张雷应辨气冲天。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
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

万贵千奢已寂寥,可怜幽愤为谁娇。

须知韩重相思骨,直在芙蓉向下消。

()

不见花开处,香浮七里村。
试从负外觅,端是有山樊。

()

江皋桐始华,敛衣望边亭。平原何寂寂,岛暮兰紫茎。

芬披好草合,流烂新光生。冰雪徒皦洁,此焉空守贞。

()

晚凉何处听秋声,脩竹千竿翠绕扃。自起开窗看微月,风萤撩乱一池星。

()

为客他乡远,游园新兴长。畦蔬盈嫩翠,林橘吐微黄。

()

世情易变如云叶,官事无穷类海潮。
退食北窗凉意满,卧听急雨打芭蕉。

()
一曲离歌,烟村人去,马头微雪新晴。
隔年光景,回首近清明。
断送残花又老,春波净、湖水初平。
谁重到,雕阑尽日,遥想画桥横。
()
一念爱亲无彼此,向来情义笃年家。
稍伸九地幽幽恨,此事期君可咄嗟。
()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
西风来无边,松声填虚空。
晴云飞瀰漫,凉蟾光玲珑。
挥觥奔长鲸,凭栏穷冥鸿。
诗成摛霜毫,吹嘘呈天公。
()

出岫无心倦即还,悠然信马望南山。
忽惊莲社青落合,却到蓬壶白日閒。
方士内丹论九转,导师平地设三关。

()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

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我欲归种襄阳田,背依高山面大川。妇馌男耕自怡悦,伏龙雏凤相周旋。

不尔亦是桃源仙,桑麻鸡犬别有天。谁知此乐难再得,商羊旱魃迭弄权。

()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

豪杰书生懒散仙,小庵藏迹得安间。
禅曾勘破诸公去,诗在推敲一字间。
夜雨滴残梧叶老,夕阳行处水花悭。

()

白露萎百草,松柏不凋悴。贞脆本性成,不由时与地。

寒蝉声已寂,秋虫鸣自恣。语默有不同,适时固无异。

()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

诸父声名塞两间,圭分青白毂朱丹。
莫年勋业心方壮,前日奸谀骨尚寒。
闻道秋官还简擢,独怜处士失荣观。

()

枥上病骢啼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自经梅雨长垂耳,

乍食菰蒋欲折腰。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

()
客路深秋一转蓬,淮天牢落此将穷。
城开云水苍茫处,人在茅篁掩映中。
对岸武昌风月近,千年赤壁是非空。
悠悠陈迹慵开口,谩把筠竿伴钓翁。
()
齿发凋零奈尔何!年光暗里易消磨。
街槐正喜清阴密,巷柳还惊蠹叶多。
()

多多泻酒愁无况,久久吟诗淡有情。
花作雪飞深一寸,月随云上恰三更。

()

豆笾列炙凌丘垤,有酒如渑旨且洌。
得似年丰世小康,渔樵结社谈蜚屑。
畏途羊肠偏宇县,二十年间行未彻。

()
秋风从何来,飒飒入窗牖。
残镫耿不寐,照我客颜厚。
故园岂不佳,亦颇兴怀否。
黄金桂百树,碧玉池十亩。
()

残灯无焰梦回时,五夜虫声莫助悲。尚有盈腔真感慨,未应海角便颠迷。

()

五老峰前万顷江,女儿浦口鸳鸯双。
惊飞何处沙上宿,夜雨钓船灯照窗。

()
艳朵珍丛间舞衣。
蹴球场外打红围。
小舆穿入花深处,且住簪花醉一卮。
秋欲尽,最怜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