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方丈小憩二首

报恩方丈小憩二首朗读

《报恩方丈小憩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回家的人在方丈中小憩的情景,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敬仰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报恩方丈小憩二首

还家自欣然,小耐孥辈累。
老禅遽辟席,倦客容即次。
仍将寒碧供,为浣羁寓意。
断续饥龙吟,煜燿金锁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方丈中小憩时的心境和感受。

诗的第一句“还家自欣然,小耐孥辈累。”表达了回到家中的喜悦之情,虽然家中的孩子们有些调皮捣蛋,但诗人对他们的劳累和烦恼有着耐心和宽容。

第二句“老禅遽辟席,倦客容即次。”描述了一个老禅师遽然离开座位,给疲倦的客人腾出位置的情景。这里通过禅宗的形象,表达了对禅修的敬仰和尊重,以及对疲惫旅客的关怀和包容。

第三句“仍将寒碧供,为浣羁寓意。”描绘了在方丈中仍然供奉着寒碧(指绿色植物)的景象,暗示着禅宗中对自然的尊崇和生命的珍视。同时,浣羁一词意指洗涤束缚,也可理解为在禅修中洗涤心灵,解脱纷扰的意境。

最后两句“断续饥龙吟,煜燿金锁碎。”描绘了断断续续的饥饿的龙在吟唱,金锁在闪烁中破碎。这里的饥龙和金锁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渴望和束缚,通过禅修的实践,它们逐渐被打破,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和解脱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回家的欢乐、禅修的尊崇和心灵的净化。通过对禅宗修行和家庭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解脱的追求以及对家人的关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投林倦鸟暮知还,傍水人家户半关。
烟柳露荷摇动处,岸花樯燕送留间。
依稀似识城头鹤,仿佛曾游海上山。
张翰有灵应笑问,东归今见一人闲。
()

道途风日令人老,岩壑云霞笑我忙。谁解清泉煮白石,愿寻高隐问灵方。

()

探梅自策短筇来,是处溪山到一回。
岁岁见花人已老,几番花落又花开。

()

酸风泠泠。哀笳吹数声。碎雨冥冥。泣瑶英。花心路,芙蓉城。相思几回魂惊。肠断坟草青。

()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璧,飘飖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
近代金枝里,何人桂籍传。
衣孙三世盛,文武两科全。
日月开宏业,山川哭盛年。
天高无可问,有德在民编。
()
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
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来人少闲。
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
当时若为虚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间。
()
兀兀篷窗坐似禅,景州城外更凄然。
官河宛转无风力,马曳驴拖鼓子船。
()
文献传家旧,功名发轫初。
荣华劝行色,珍重别吾庐。
老丑浑无赖,殷勤独未疏。
西来多雁字,数寄一行书。
()
高卧即经旬,林间挂葛巾。
野云閒照水,山鸟自啼春。
酿酒期佳客,开书见古人。
莓苔渍双履,不识洛阳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