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鲁司徒庙。宋代。强至。司徒精爽俨如昨,旧史风流传至今。一雨能随贤宰意,千年不死爱民心。虫缘坏壁青苔合,鸟噪荒庭古树阴。桑雉逢人虽远避,近来僮竖杀机深。
《题鲁司徒庙》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鲁司徒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贤臣司徒的敬仰和对他的精神传承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鲁司徒庙
司徒的庙宇依然庄严肃穆,就像昨日一样清晰明媚,古老的历史风流流传至今。雨水能够随着贤明的宰相的意愿而降下,千年来不曾消逝的是对人民的热爱之心。虫子依附在墙壁上,青苔合拢,鸟儿在荒庭中吵闹,古老的树木为人们提供阴凉。桑树上的雉鸟遇见人虽然会远远躲开,但近来仆人和竖子们却怀有深藏的杀机。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对司徒的崇敬和对他的事迹的传承。司徒是古代官职的一种,代表着贤明公正的政治家和顾问。通过描绘司徒庙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钦佩之情,并将其精神传承至今。诗中提到的一雨随贤宰意和千年不死爱民心,强调了司徒所代表的贤能和为民众着想的精神价值。
诗词通过描述庙宇的景象,展示了岁月更替中的庄严肃穆和历史的延续。虽然墙壁上的虫缘坏了,青苔合拢,庭院中的树木荒凉,但这些景象仍然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氛围。这种景象与司徒庙的历史渊源相呼应,给人一种沉静和悠远的感受。
最后两句描述了桑树上的雉鸟遇到人会远避,而近来的仆人和竖子们却心怀杀机。这部分描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腐败和人心浮躁的忧虑之情。这种对现实的触动与对司徒的敬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希望通过司徒的榜样来反思和拯救当下的社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鲁司徒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能和为民众着想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当下社会现状的忧虑进行了反思。通过对庙宇景象的描摹,诗人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庄严肃穆的画面,以此来激发读者对贤能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出郊。明代。李梦阳。简懒经秋此出郊,野烟霜日静衡茅。林桃叶尽贵犹实,陂麦苗齐绿自苞。堤曲猎狐穿雪窟,塔巅弹鹳落风巢。随心乐事非难取,举眼平生觉易抛。
慈湖夹阻风五首。宋代。苏轼。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醉花阴 翡翠。清代。屈大均。雄缥雌青相掩映。爱杀银塘镜。日夕浣清波,春羽秋毛,个是佳人命。珍珠一一皆穿竟,无尔妆难靓。点缀九鸾钗,叶淡花浓,要与春光竞。
题李氏山亭。宋代。徐玑。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青。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凭高一长望,疑欲人沧溟。
村居效陶体四首 其四。明代。曹义。嗟予小子,才无寸长。寤寐周孔,坠绪茫茫。譬彼沧海,欲涉无梁。何以自释,尽我壶觞。
南林寺。宋代。乐雷发。律院僧应俗,亭荒草木删。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竹好惟嫌密,云多不自閒。小溪知最近,童浴夜方不。
舸斋诗。明代。林弼。人生穹壤间,有若虚舟浮。所贵宦海中,济人阐深谋。乘风破巨浪,击楫横中流。丈夫足壮怀,志士多隐忧。夫君抱长材,峨峨万斛舟。眼空江海天,胸蟠云梦秋。斋居以舸名,纪我万里游。开窗山历历,推户风飕飕。流水绕门前,嘉树森屋头。依稀剡溪曲,髣髴湘水洲。携杖动兰桨,哦诗间棹讴。时来奔走憩,庶以清心眸。人生有用舍,行舟有去留。野渡横岂久,巨川济须舟。鸡鸣独起舞,云海何悠悠。
送田仲茂宰入四川。元代。傅德称。天门传制拜新除,西入成都万里余。江上好风催去棹,邑中故老候来车。巴园五月收丹橘,丙穴三春馔白鱼。却忆文翁遗化在,何因公暇说诗书。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其一。南北朝。沈约。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
寄岳州李外郎远。唐代。温庭筠。含蘋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湖上残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迟。早梅犹得回歌扇,春水还应理钓丝。独有袁宏正憔悴,一樽惆怅落花时。
牛口发舟泊真溪聊述所历。明代。尹伸。江行每娱心,十七在崖岸。以兹取溯流,耳目精于慢。一岭方百里,削成独南面。霪雨夏来多,悬淙不可断。短者能数叠,长及行人骭。岩树纷洒濯,声光无暮旦。陡然绝壁间,雕刻穷炳焕。千佛尽一身,慈容俨分散。经行非静者,并作如是观。怒波迫其趾,得失争一线。续竹百许寻,挽者身如弹。蹭蹬亦有时,偃卧无妨晏。所欣新月来,累历华林换。悠悠无可同,琴书有余玩。
颂古十首。宋代。释法薰。百丈机先疾似风,巍巍独坐大雄峰。要知奇特中奇特,明月难教下碧空。
舟中。明代。张羽。朝发戴山岑,夕逗金溪渎。云天方惨栗,川途屡回复。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鸥鸟随波泛,霜澌孕苔绿。依依浣女影,袅袅榜人曲。采奇忘来久,耽胜成往速。悦生良可怀,徇名非所欲。请试《孺子歌》,去矣从我独。
宿耕舍。宋代。方岳。题诗藓壁墨花新,俯仰之间迹已陈。检点不同今老大,受持只是旧清贫。蓬蔂笠渍班班雨,荷叶衫枯蔌蔌尘。枉废春锄成底事,重来惭见耦耕人。
题永倅厅康功堂。宋代。胡寅。政拙催科永陵守,实赖贤僚明可否。邦人复嗣海沂歌,仓廪虽空闾里有。功成将去朝日边,更辟虚堂得昼眠。后圃好花初著土,前檐新竹已参天。貔貅未饱军需急,赤子如鱼釜中泣。若知王业在农桑,国势无劳忧岌岌。酒阑四壁读前碑,吏隐犹胜五马随。千古濂溪周别驾,一篇清献锦江诗。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一。清代。俞樾。乘轩建牙。金张世家。五侯门第豪奢。听喧喧鼓笳。华堂日斜。朱门暮鸦。北邙华表如麻。看斑斑土花。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元代。方回。今日都无病,移盆看菊花。极知诗易脔,唯苦酒难赊。政用匆匆过,何妨小小差。重阳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赠内。明代。许穀。结褵独记少年时,转眼今看白发齐。老去真成鹿门侣,醉来曾笑太常妻。棋裁纸局闲频画,艇泛鱼波晚共携。却怪灯前询割肉,不知名姓隔金闺。
离岐下题西湖。唐代。吴融。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桃源忆故人。宋代。朱敦儒。谁能留得朱颜住。枉了百般辛苦。争似萧然无虑。任运随绿去。人人放著逍遥路。只怕君心不悟。弹指百年今古。有甚成亏处。
金门引送孙判官之裕州。明代。欧大任。典客看君凤墀步,金门簉我鹓班羽。当日亲劳细柳军,小臣待奏长杨赋。邀赏常因微咏来,爱君词伯有绳度。世庙遗弓不可攀,昭陵新主忽已袝。嗟予远作江都传,兴公亦向天台去。逢处搴舟淮海秋,谈时闻笛山阳暮。飘零容鬓已如斯,再入长安又一时。共欢日月瞻清朗,尚惜骅骝在路岐。感今念昔嗟交态,昔者近侍今何卑。广文馆近主簿舍,能与郑老同襟期。赤县屯厅几操笔,方城别乘新持檄。郡引舞阳商阪通,山开桐柏河流出。手板犹称趋府人,佩刀稍异泥涂日。君家奕叶盛辉光,忠烈文恪庆泽长。先公尚玺扈阁老,诸弟西台客部郎。不羞升斗淹墨绶,独以经术传青箱。中原坐啸推治状,借尔画诺能循良。均田碑在租猺簿,行春疋马千家郭。光武祠前泉欲飞,廷尉坟边枣堪剥。治农方诵使者诗,寄兄多和平原作。故人西望裕州书,却忆风流谢康乐。
题子陵钓台。宋代。孙沔。旧交为帝不能邀,百尺双台照暮涛。逸迹已将山共永,清名仍与月争高。鲁连解难终辞禄,龙伯持倾只钓鳌。列传古碑言未尽,一滩风竹自萧骚。
策勋万里 ,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念奴娇·策勋万里。明代。高启。策勋万里 ,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宋代。欧阳修。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