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仁作夜。宋代。韩维。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和景仁作夜》是宋代作家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又过六,追随事物何时能满足。
善恶两者皆忘却,何必纠缠于鱼肉之选择。
流光犹如电一般迅速,至道明亮如烛光。
谁言我的住所卑微,随时自有凉爽与温暖。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六十岁的年龄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追求与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反思了人们对于追求的欲望,不论是善是恶,都应该超越,超越物质的选择,超越世俗的纷扰。他将至道比作明亮的烛光,指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物质追逐中。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生活状态回应了那些质疑他的住所是否卑微的声音,表示他随时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赏析:
《和景仁作夜》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六十岁和过去的岁月,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他认为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对于善恶的选择也过于纠结,而应该超越这些纷扰,追求至道的境界。诗人运用了流光如电和明亮的烛光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至道的迅速和明亮。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生活状态回应了那些怀疑他的住所是否卑微的质疑,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自在。整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宣宗室舞。唐代。夏侯孜。於铄令主,圣祚重昌。兴起教义,申明典章。俗尚素朴,人皆乐康。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哭桴儿六首 其一。明代。陆深。生儿辛苦拟传家,摇落秋风感岁华。过客虚烦奇跨灶,行窗留取乱涂鸦。旅魂欲返疑无路,泪眼频挥似有花。强起凭高望南国,断云流水远天涯。
哭驾部舅。宋代。李处权。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伊川有夫子,四海尊学术。燕申乡里化,语默世不识。公时列高弟,见独蚤入室。从容为邦问,领略济时策。海涵而地负,光辉日充实。向来坐省中,能事已籍籍。出入群公间,持论颇正色。皦皦活国心,周召可辈伯。朝廷公议丧,牛李计方得。道大固不容,青蝇工点璧。知难襆被去,回首帝阍隔。嗟嗟已衰俗,弗俾蒙其泽。出把使者节,顾未远亲侧。荣耀老莱衣,孝心惟惕惕。温寻故时学,委蛇山水国。澄清足暇裕,荐延颇推择。宛彼南阳族,食指居数百。衣冠日零替,贫有未葬骨。慨然斥余赀,黄壤即安宅。于公已高门,叔敖有阴德。敌马祸中原,南迁例奔迫。故林无巢归,瓦砾漫阡陌。艰难更道路,扶病亲药石。肩舆岂久堪,命数奄兹厄。铭旌瘴烟里,过者为悽恻。无儿但有孙,尚可付窀穸。坟墓五千里,河洛兵未息。招魂动楚些,路远迷南北。鲰生愧无似,忘年樽俎客。提攜在斯文,恨不借羽翮。去春失所恃,钜痛摧豺膈。衔哀赴丧所,寸步且如棘。犹期见渭阳,慰我孤苦极。伤心舍我去,泪落满裀席。遥知凜生气,千古犹不没。夜中梦见之,话言及畴昔。谓公犹在世,眼明失心疾。山风忽惊起,月郎清露滴。
吊朝云墓用归善陆令公韵 其二。明代。张萱。西湖原是莫愁村,路印淩波绣袜跟。净业已归埋玉地,信根应结涌金门。莺声两两花前恨,桥影三三月下魂。茂宰怜春一凭吊,如云虽有匪思存。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宋代。徐铉。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叠石(此石韩给事所遗)。唐代。李德裕。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杂曲歌辞·杨柳枝。唐代。卢贞。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寄林次中。宋代。孔武仲。晓踏朱仙月,还思昨日诗。尚携漫刺谒,不爽故人期。宫阙觚棱失,山河向背移。悠悠芳草路,恰似别家时。
满江红 其二。明代。陈霆。归去来兮,怀归意、几人知得。寻思起、前年江海,去年京国。奔走隙驹春梦路,飘零海燕秋风客。念家山、松竹久荒芜,疏三益。风流散,音尘没。身世在,江山隔。遣何人、杏花影里,月明吹笛。红雨等闲花事尽,青铜容易霜华入。被雁声、报到塞门秋,听嘹呖。
雪夜观胡贰令本道诗藁因题。明代。龚敩。久别可人胡贰宰,近来诗思夐无同。坡因海外文偏好,杜向秦州句转工。漂泊有谁窥梗槩,艰危自古见英雄。乾坤怪得无清气,却在溪山浙水东。
和陶饮酒 其十二。明代。魏学洢。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每遇点头处,有解无言辞。安得方寸中,息息常如兹。微光露馀隙,一动仍复疑。瞑眩疾乃瘳,古语不我欺。露尽放明月,旦暮或见之。
采菊。宋代。韩竹坡。撷我百结衣,为君采东篱。半日不盈掬,明朝还满枝。悠然何处是,千古正如斯。
闻龟儿咏诗。唐代。白居易。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水调歌头。唐代。无名氏。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也何须,期寿算,比松乔。但令此去清健,到处狎渔樵。说与门前鸥鹭,护我山中杞菊,日日长心苗。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忧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