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景仁作夜

和景仁作夜朗读

《和景仁作夜》是宋代作家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又过六,追随事物何时能满足。
善恶两者皆忘却,何必纠缠于鱼肉之选择。
流光犹如电一般迅速,至道明亮如烛光。
谁言我的住所卑微,随时自有凉爽与温暖。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六十岁的年龄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追求与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反思了人们对于追求的欲望,不论是善是恶,都应该超越,超越物质的选择,超越世俗的纷扰。他将至道比作明亮的烛光,指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物质追逐中。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生活状态回应了那些质疑他的住所是否卑微的声音,表示他随时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赏析:
《和景仁作夜》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六十岁和过去的岁月,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他认为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对于善恶的选择也过于纠结,而应该超越这些纷扰,追求至道的境界。诗人运用了流光如电和明亮的烛光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至道的迅速和明亮。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生活状态回应了那些怀疑他的住所是否卑微的质疑,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自在。整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朗读
()

猜你喜欢

於铄令主,圣祚重昌。
兴起教义,申明典章。
俗尚素朴,人皆乐康。
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

生儿辛苦拟传家,摇落秋风感岁华。过客虚烦奇跨灶,行窗留取乱涂鸦。

旅魂欲返疑无路,泪眼频挥似有花。强起凭高望南国,断云流水远天涯。

()
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
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
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
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
()

西湖原是莫愁村,路印淩波绣袜跟。净业已归埋玉地,信根应结涌金门。

莺声两两花前恨,桥影三三月下魂。茂宰怜春一凭吊,如云虽有匪思存。

()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

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

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
晓踏朱仙月,还思昨日诗。
尚携漫刺谒,不爽故人期。
宫阙觚棱失,山河向背移。
悠悠芳草路,恰似别家时。
()

归去来兮,怀归意、几人知得。寻思起、前年江海,去年京国。

奔走隙驹春梦路,飘零海燕秋风客。念家山、松竹久荒芜,疏三益。

()

久别可人胡贰宰,近来诗思夐无同。坡因海外文偏好,杜向秦州句转工。

漂泊有谁窥梗槩,艰危自古见英雄。乾坤怪得无清气,却在溪山浙水东。

()

閒居何所乐,不语匡坐时。每遇点头处,有解无言辞。

安得方寸中,息息常如兹。微光露馀隙,一动仍复疑。

()
撷我百结衣,为君采东篱。
半日不盈掬,明朝还满枝。
悠然何处是,千古正如斯。
()

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

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
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
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
()

前年虏骑到蓉城,闻尔妻拿未北行。地逼烽烟何异死,魂来梦寐尚如生。

时危那识诗书业,道远深惭骨肉情。昔日雁行今剩几,不堪回首泪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