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朗读

诗词:《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王珪创作的,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作的景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人曾经欣赏过这幅画作,而今墨色依然醇厚,隐约可见。画作仿佛带着波涛的惊鸿之势下沉到了辽阔的海洋中,又常常吸纳着清新的气息进入朝堂之山。岁月的流转使得画作上的苔文半染风霜,鸟影时而掠过,见证了时光的流转。诗人更加赞叹那潇湘移雨的竹子,满庭的翠绿点缀得如斑点般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欣赏。诗中的画作被形容为醇墨留存,隐约可见,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画作中的山水景色仿佛融入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画作也常常吸纳清新的气息进入朝堂之山,这种把山水画与朝堂相结合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诗中还出现了苔文和鸟影,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幅画作更加具体生动,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变迁。诗人对于竹子的描绘更是别具一格,形容其为潇湘移雨,将竹子与湖光山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象。

整首诗以描绘山水画作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画作中的景色和情感。诗人以自己的感受和赞美,将艺术与自然、人文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甲帐挂流苏,人道春云热。梅花一纸寒,襺云云不泄。

()

南雪常传到地消,湘东今见踏琼瑶。水铺练带平争白,树簇银花静不摇。

野色倍添梅萼宠,土膏先动草心骄。天涯莫自伤迟暮,早报丰穰慰寂寥。

()

南天九月披重褐,可信寒生自水乡。多病怕逢秋雨积,小晴欣见暮山苍。

云迷巴国行来远,江涨吴田别后荒。自理行藏还自笑,接舆谁道是真狂。

()

武陵溪水碧湾湾,窈窕幽期不可攀。戴胜桑间飞自得,王雎洲上语相关。

歌成桃叶临流和,采得蘋花带月还。见说荔支浆已熟,不分涓滴到人间。

()

是何声起帘波外,浓阴半遮庭宇。酒梦初醒,茶烟未冷,清绝翠深深处。

开门看雨。正月影筛金,满阶蛩絮。小槛灯昏,此情幽抑共谁诉。

()
饥鼠檐行骄捷疾,蜗牛角立争奇崛。
似闻猛虎今陆游,从以卧兔未飘忽。
先生龙卧未风云,春蚓秋蛇供醉笔。
萧萧马鸣旆悠悠,牧民如羊良率易。
()
初时华节漕江东,台阁争留省阁中。
换得一州如斗大,便无人挽信诗穷。
()

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
锦楼花雾飘绿尘,芙蓉屏深凝浅春。
微酣着人娇欲睡,彩云载梦隔湘水。
双螺小娃催理妆,粉绵拂拭鸾镜光。
浓黛扫眉桂叶长,凉露濯手蔷薇香。
()

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阀阅便因今日贵,

德音兼与后人传。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未酬恩骨肯镌。

()

每笑梅花太畏喧,一身自许历寒温。春风特念冰霜后,邀与春花共慰存。

()
上岸牵船事已违,田园归计亦悠哉。
月明乌鹊无依止,日夕牛羊欲下来。
觅句生憎门莫闭,看山窃喜壁都开。
他年流布丹青里,通老移家惹俗猜。
()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

爽垲幽居抵万金,东西领略水云深。
江山入坐清无暑,文史销閒静有琴。
何处菱歌烟艇雨,最宜秋月海潮音。

()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灵匡虚院外,虎迹乱山中。

昼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