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宋代。王珪。奉诏华林事最荣,门前几度放门生。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诗书教子终须立,箧里黄金一顾轻。
《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奉诏华林事最荣,
门前几度放门生。
三朝遇主惟文翰,
十榜传家有姓名。
碧海蟠桃和露重,
丹山雏凤入云清。
诗书教子终须立,
箧里黄金一顾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王珪在宴会上为司马君实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文才卓越的司马君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自豪和对教育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司马君实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文学才能的敬佩和推崇。首先,诗中提到了华林事,指的是华林书院,华林书院是宋代最高学府,被誉为“国子监之冠”,奉诏在华林事务中任职是一种荣耀的象征。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多次放门生,这表明作者曾多次选拔和培养有才华的学生,显示了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同时,作者将司马君实比作文翰,意味着司马君实的文才卓越。十榜传家有姓名则指司马君实曾十次考中进士,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碧海蟠桃和丹山雏凤,这些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华丽感。碧海蟠桃和丹山雏凤都是寓意富贵和吉祥的象征,暗示司马君实的文才如此出众,宛如珍贵的宝物。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诗书教子终须立,意味着诗词和书籍的教育对于培养子女是至关重要的,箧里黄金一顾轻则表示作者对金钱的看法,相比于教育,金钱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对司马君实的赞美和对教育的思考为主题,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教育的热爱与追求。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四月二十日夜起。清代。郑孝胥。坐觉楼前江水深,江风收雨动高林。半规凉月通宵色,一枕劳生向晓心。故里欲归真自誷,幽忧为疾独难禁。好怀不惜消沈尽,那向人间罪陆沈。
十八砺。宋代。郑思肖。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留山间种艺十绝。宋代。刘克庄。一卉能令一室香,炎无尤觉玉肌凉。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傍。
游庐山开先寺。明代。王守仁。清晨入谷到斜曛,遍历青霞蹑紫云。阊阖远从双剑辟,银河真自九天分。驱驰此日原非暇,梦想当年亦自勤。断拟罢官来驻此,不教林鹤更移文。
孟子·良知良能。宋代。陈普。孩提亲长根天性,尧舜由来共一初。情欲既趋天者灭,反疑性恶复何如。
赤嵌楼。明代。钱琦。旧是红彝地,今成勾曲天。螺旋盘曲磴,树古抱寒烟。日脚浮云外,潮头落槛前。牛皮一席地,芳草自年年。
太湖石。宋代。萧立之。曾共铜驼荆棘里,也看金谷艳阳时。汉唐□□□□□,□著兴亡却□□。
他处梅自十月已开烂熳独此今方作花睹之欣然 其三。南北朝。邹浩。梅将喜信自天来,光动书楼趁暖开。花比去年真个好,一齐欣送我侬回。
骑马行答赠吴中张子潜乡贡。宋代。戴表元。君不见天上续弦胶,又不见海外切玉刀。傍人错愕心自快,痕迹过眼无秋毫。吴江先生淮海客,长篇大章歌落托。白袍只作东土音,黑头曾射南宫策。霜清水落芙蓉开,酒酣独吴王令台。缄书右望寄飞鸟,乘风忽拟穿蓬莱。人生相逢不在早,贾生太少颜生老。兴老亦欲向西游,约君骑马阊门道。
送刘元鼎。元代。方回。高密非逢世,才堪学掾为。稍容请禄米,聊复隐书帷。要路终多险,清官未觉卑。莼丝春正美,早寄鉴湖诗。
南乡子。元代。许有壬。尘梦黍方炊。白鹤空中漫诵诗。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敢效妖狐更假威。曾与老仙期。卫国遭逢彼一时。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我欲推穷
西湖戏作。宋代。苏轼。一士千金未易偿,我従陈赵两欧阳。举鞭拍手笑山简,只有并儿一葛强。
浣溪沙•美人春睡。清代。彭孙遹。妆阁深深锁碧苔。春眠娇倚避风台。海棠着雨未全开。金蝶暗宽文绮带,玉钩微卸锦綦鞋。檀郎莫自䛏人来。
祭汾阴乐章。唐代。刘晃。大君出震,有事郊禋。斋戒既肃,馨香毕陈。乐和礼备,候暖风春。恭惟降福,实赖明神。
蚤起秣陵镇二首。宋代。杨万里。山路秪言迥,农家俱夙兴。短长群稚子,回避一田塍。随大能知路,骑牛底用绳。兹行有胜事,何处不丰登。
初夏闲居。宋代。陆游。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民有裤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康。未尝一事横胸次,但曲吾肱梦自长。
丁卯元日十首。宋代。刘克庄。北关南荡霁华开,辇御端门肆眚回。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
衡仲以西瓜见饷,兼约可园赏月 其二。清代。丘逢甲。荐玉春盘海有氛,故侯门巷冷秋云。金刀欲下踌躇甚,多恐神州似此分。
偈颂十七首。宋代。释智愚。船上无散工,驾御有方所。打篙底打篙,摇橹底折橹。触浪迎风天地宽,去来不碍东西浦。
过郭林宗墓。明代。杨文卿。曾披汉史羡冥鸿,身脱虞罗汉已终。遥望仙舟悲逝水,独留荒冢泣寒蛩。碑欹有字腰垂断,树老无枝腹半空。不敢折巾强自附,为君沽酒酹秋风。
雨宿 其一。明代。郭之奇。孤吟明独对,耳目作生涯。雨宿闻啼鸟,风前中落花。无营春愿足,即事晓因加。静色烟光外,幽情欲共遐。
乌石山。宋代。黄某。□□□□石,硉突倚山颠。□□□羊伏,漫漫万马联。何年□□□,终古□桑田。□□□□□,□仙□允传。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大江东去 美人。南北朝。王寂。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秋日同诸寅丈次韵中秋夜月。明代。饶相。秋波浸月海天摇,落叶翻空逐舞飙。幽兴独凭诗可遣,閒愁惟有酒能消。欲攀玉宇忧寒迫,拟向蓬莱怯路遥。南北关情暂排遣,嫦娥莫惜举杯邀。
和张元德奇昌甫末章见及之韵。宋代。陈文蔚。江南目断短长亭,会面无由见德星。所及交情无皂白,且欣师训炳丹青。君将偃室春鸣瑟,我但莱衣日过庭。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
拟古十首 其七。元代。周砥。峨峨昆崙山,秀色翠如扫。白鹤衔琼花,飞入红云岛。仙人驾采凤,手弄金芙蓉。青童玉节舞,鸾笙半空中。遗予紫金丹,服之寿无穷。相携凌倒景,去入蕊珠宫。
晚步吴故城下。宋代。范成大。意行殊不计榛菅,风袖飘然胜羽翰。拄杖前头双雉起,浮图绝顶一雕盘。醉红匝地斜曛暖,熨练涵空涨水寒。却向东皋望烟火,缺蟾先映槲林丹。
钓台亭成。明代。李梦阳。飒飒风涧泻,累累山石峻。卜构倚岑削,檐楹阚奔迅。俯之才一壑,仰面巳千仞。歌游竟日夕,载色掖英俊。故杉改新荫,鲂鲤况充牣。本轻任公钓,讵慕庖丁刃。素飙袅延蔓,商气敛芳润。临深悟邃奥,睹逝识大顺。却笑矜名子,美鱼一何吝。
题落星寺一首。宋代。王阮。 岛石是处有,星辰曾霣无。庄严成净土,怪诞出浮屠。蜃气楼穿海,龙堆沙拥湖。尽除金碧像,吾欲舍吾徒。
秋夜寄友人二首。唐代。刘得仁。永夜无他虑,长吟毕二更。暗灯摇碧影,滞雨滴阶声。道进愁还浅,年加睡自轻。如何得深术,相与舍浮名。所思同海岱,所梦亦烟波。默坐看山久,闲行值寺过。独吟黄叶乱,相去碧峰多。我有归心在,君行竟若何。
钱史开府奉祠归四明。宋代。李洪。衮绣貂蝉侍太清,致身将相极儒生。三槐正位岩瞻峻,两镇交兵节制荣。昼锦蚤传留鉴水,召棠重喜蔽龙城。愿将闾里新谣咏,长和滔滔西峡声。
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旭鸦栖暝。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
曾倩。雁传鹊报,心期千定。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二郎神(次陈唯道)。宋代。赵以夫。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旭鸦栖暝。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曾倩。雁传鹊报,心期千定。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邵亢。澄江渺渺豫章楼,曾是双旌再岁留。五马解鞍方北上,万艘蜚粟又南游。说棠重到清阴在,埋剑将磨异气沧。求得公閒且行乐,即看华发满人头。
楚甸云收,歌舞地、依然江渚。嗟往事、豪华无限,梦回何许。翠被那知思玉度,绣褂谩说为行雨。悄不禁、俯仰一凄凉,成千古。
吴蜀会,襟喉处。据胜势,开天府。著诗书元帅,笑变尊俎。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把胜游、都与旧风光,湔尘土。
满江红·楚甸云收。宋代。丘崈。楚甸云收,歌舞地、依然江渚。嗟往事、豪华无限,梦回何许。翠被那知思玉度,绣褂谩说为行雨。悄不禁、俯仰一凄凉,成千古。吴蜀会,襟喉处。据胜势,开天府。著诗书元帅,笑变尊俎。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把胜游、都与旧风光,湔尘土。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宋代。黄公度。轩组挽人力,万中无一回。急流能退者,舍我有谁哉。此意何时遂,相携归去来。东皋春雨足,荷锸听鸠媒。
生查子。宋代。王观。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三。明代。薛瑄。空阶密雪下无声,叶落层层盖已平。尽日戟门清似水,端居谁与论诗情。
寄夷白坦然。宋代。吴则礼。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天公大似撩吾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学魏文帝诗。南北朝。江淹。西北有浮云。缭绕华阴山。惜哉时不遇。入夜值霜寒。秋风聒地起。吹我至幽燕。幽燕非我国。窈窕为谁贤。少年歌且止。歌声断客子。
颂十玄谈·转位。宋代。释印肃。披毛戴角入廛来,水底桃花几度开。世界未生唯此性,任他迁变岂轮回。
湖光山色楼。元代。顾瑛。晴山远树青如荠,野水新秧绿似苔。落日湖光三万顷,尽随飞鸟带将回。
沁园春 寄昆山友人并自述。元代。谢应芳。泉石膏肓,尘土驱驰,还家鬓霜。想吟边茗碗,清风习习,醉中琴操,流水洋洋。口不雌黄,眼无青白,凫鹤从教自短长。闲居好,有溪篷钓具,林馆书床。春风宾主壶觞。坐慈竹轩中挹翠香。尽剧谈千古,神游混沌,高歌一曲,兴在沧浪。老我牛衣,怀人马帐,谁似彭宣到后堂。都传语,问鱼书久绝,兔颖何忙。
蹋蹴篇。元代。杨维桢。江南女儿花娟娟,五花绣出葵花圆,蹋花上下双文鸳。双文鸳,玉连琐;髻斜斜,马初堕。
番阳旅寓留题。宋代。白玉蟾。洞门深锁绿烟寒,来享浮生半日闲。城北城南无老树,横吹铁笛过庐山。
题荣子邕陋居二首。宋代。张耒。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读退之集偶书。宋代。张嵲。宰书三上已间关,见辱功官又大难。当日之人定谁子,竟无人字在人间。
方汝一下第饯诗盈轴余亦继作。宋代。刘克庄。纷纷肉马上青天,骥耳双垂亦可怜。郊岂因穷吟遂辍,荬虽不第策犹传。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斗气烛君文卷里,更于何处觅龙泉。
自抛渡未尝惊恐次公安舟为疾风倒吹几不能返。宋代。李流谦。常时抛渡如不知,公安浪高船倒吹。数月江程绝无阻,一舍沙头风泊之。历行逢触发深省,无事安平人不领。要知忧乐自相形,天马抬头见鞭影。
送王汶宰江阴。唐代。张循之。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让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三部乐 送声山北行。清代。龚翔麟。小白蘋香,打湖上鸳鸯,橹枝声细。谁料逢君,又在他山此水。甚抛了、熟鹭驯鸥,把轻衫瘦马,换却蓑袂。官壶量盏,且缓剪江帆翅。双台算程正远,但昏沙古岸,重重亭子。晓星犹悬冷点,鸡声啼碎。挂芦藩、蜡飘秋泪。早风铎、催人提辔。鞭影背雁,怕都是、凄凉诗思。
听琴。宋代。韩维。达士寡世慕,至童遗俗弹。一闻正始奏,坐使太古还。残雪照樽酒,晴阳挂檐端。曲罢了无得,清松空自寒。
谋创领要亭。宋代。汪熙。生平酷爱山,好山宁相远。知吾入山意,幽致竞牵挽。信步杖藜轻,升高腰脚健。小雨著黄落,索索声相溷。僧窗事事幽,蕉肥野菊曼。尘市仅隔水,心安即为遁。有岩瞰清溪,古木郁萝蔓。前冈连远嶂,万象纷自献。人生有物缘,参合甚符券。缘外倘强求,十一失千万。此地乃天与,一亭吾欲建。寄言岩下右,为偿把钓愿。
发彭泽。宋代。孔武仲。御风南去觉泠然,今日无惭御寇仙。庐岳奇峰将出地,丰城宝气已连天。诗书未敢当谋帅,忠信由来可涉川。正仗江神扶羽翮,解帆江浦夕阳边。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其四 又六变。。宋代。郊庙朝会歌辞。接圣宅神都,方来五达区。国贤熙帝载,灵命握乾符。至化当纯被,斯文益诞敷。车书今混一,圣治奉三无。
鹧鸪天。唐代。无名氏。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鶺鴒原上欢声沸,棣萼堂前喜气新。斟九酝,劝千巡。华途从此问云津。杨前未把耆年祝,且愿青云早致身。
题于壁
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醉蓬莱。宋代。赵长卿。题于壁正金风无露。玉宇生凉,楚郊无暑。催起行人,恰槐黄时序。万里晴霄,几人争睹,快鹏抟一举。明月圆时,素秋中夜,凌云新赋。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誉望飞腾,是麟宗文虎。魁荐归来,华堂香里,与管弦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鳌头独步。
秋日悬清光。唐代。无名氏。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宗坛秋夕。南北朝。褚环中。疏绮平云彻夜开,月明峰顶见楼台。璚璈声里天灯近,知是三真谒帝回。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明代。李应祯。大惟补天功,猩砭肌用。廉利并攒剑,兀隉侧倚瓮。在悬太师击,攻玉诗人讽。栖禅余百年,问僧仅三众。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坳缝。登顿足力疲,眺望眼界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