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四首)。明代。杨基。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
诗词:《即景(四首)》
中文译文:
长眉短眉柳叶,
深色浅色桃花。
小桥小店沽酒,
新火新烟煮茶。
诗意:
这首《即景(四首)》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四幅画面,每一幅都展示了不同的景色和活动,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赏析:
首先,长眉和短眉柳叶的描绘给人一种细腻而生动的感觉。长眉和短眉形容了柳树的不同品种,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深色和浅色的桃花则表达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整个景象给人以和谐、静谧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宜人的自然环境中。
其次,小桥和小店沽酒展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小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小店沽酒则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细节展示了杨基对于平凡生活的关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纯朴、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新火和新烟煮茶象征着焕发的生机和愉悦的时光。新火新烟意味着茶水的煮沸,为品茗增添了温暖和美好的氛围。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于生活中点滴欢愉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简短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宁静、温暖的氛围,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种对于平凡事物的关注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一份宁静和平和的力量。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宋代。陈文蔚。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云隐济入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溪千顷涨葡萄。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题朱知事云樵图。元代。刘崧。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褚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三春柳。长裾曳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山回峰转愁欲暮,斸药携琴更深去。林路时冲虎豹过,湍崖暗激蛟龙怒。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采芝南岭去已远,濯足东涧来何迟。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夷乃其职。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眼病中遣闷二十首 其六。宋代。李祁。诗人有志竟难伸,目瞽须知性未驯。块垒心中消不尽,且凭大笔写魔神。
蝶恋花 赠李公敏。元代。王结。老鹤轩轩心万里。却被天风,吹入樊笼里。野态昂藏犹可喜。九皋宵唳流清泚。宿鹭窥鱼痴计耳。整整丰标,谩说佳公子。月白风清天似水。青田回首生愁思。
南楼怀古五首。宋代。周弼。夕阳光退杳难凭,欲问江鸥史怨憎。各意举帆烧北岸,伤心流楳锁西陵。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且趁一樽相暖热,自非乘醉莫来登。
人月圆(元夜)。宋代。王诜。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剑池。宋代。释居简。云根无底窦,或谓水通溟。下瞰几千尺,高标第四名。鬼题孤独字,剑沕属镂精。翠秃青残处,黄州旧勒铭。
夜分复起读书。宋代。陆游。愁极不成寐,起开窗下书。似囚逢纵释,如痒得爬梳。灯火夜过半,风霜岁欲除。平生济时意,却作爱吾庐。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息鸡图。清代。薛福保。蛰影山樊内,形神两不期。都忘芥距意,岂有稻粱思。画者通微悟,天倪妙独追。己应知晦养,胜似午啼时。
雨中。宋代。高翥。霍地春归唤不应,客中容易鬓星星。漫山风雨樱桃紫,绕屋烟云薜荔青。姑恶恨谁能自苦,子规催客厌人听。闭门独坐难抛酒,生怕离愁到生屏。
代古诗。南北朝。谢惠连。客从远方来。赠我鹄文绫。贮以相思箧。缄以同心绳。裁为亲身服。着以俱寝兴。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泻酒置井中。谁能辨斗升。合如杯中水。谁能判淄渑。
山东飞放。宋代。汪元量。天子出猎山之东,臂鹰健卒豪且雄。我欲从之出云中,坐看万马如游龙。
送张羽王赴黎平。明代。欧大任。一官三佐郡,谪宦更牂牁。暮雨传双泪,春莺听九歌。黔中秦道路,徼外汉山河。兰佩还堪赠,临湘忆汝多。
杂体报范通直诗。南北朝。王融。和璧荆山下,隋珠汉水滨。无双自昔代,有美今为邻。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人。纬绡非善贾,圣德可名臣。追飞且学步,共子奉清尘。紫庭风日好,青槐枝叶新。徘徊吹楼侧,欲见心所亲。峛君兰蕙草,何用以书绅。
我畏风波去较迟,君因避地欲何之。湖天乍见成高会,姓字惊呼似故知。
镫火送归微醉后,莺花留住晚春时。维舟更饮吴城酒,漫与骚坛共赋诗。
五年前读许仙屏诗过吴城魏柳南招饮相晤席间喜而有赠。清代。张恩准。我畏风波去较迟,君因避地欲何之。湖天乍见成高会,姓字惊呼似故知。镫火送归微醉后,莺花留住晚春时。维舟更饮吴城酒,漫与骚坛共赋诗。
青莲池上 幽栖。宋代。丘处机。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切切松梢啼到晓。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宋代。杨万里。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问侬收得曹溪水,雩下春风吹已乾。
监中会两禁诸公饮饯吴舍人梁正言富修撰叶龙。宋代。宋祁。殊庭诏跸斗车回,学省歌骊宴豆开。孺子橐閒同放笔,景山铛暖不停杯。桥门细溜生寒沼,经市斜光落晚槐。捉尘知君非兴浅,枉教华剧计筹催。
题独学老人遗像 其二 图为王椒畦补景像无款识仅有外签「先祖琢堂公像」为印士所得嘱题。唐代。张鸿。幕中词客沈三白,老去诗篇士礼居。嘉道风流已天上,残碑曾洗状元书。
倚剑西湖道。望弥漫、苍葭绿苇,翠芜青草。华表凄凉市朝古,极目暗伤怀抱。秋色与、芰荷俱老。桂棹兰舟聊遣兴,仗金风、吹使芙蓉破。柳阴里,堪少坐。衷肠底事君知那。要繁弦急管,又且沈酣则个。烟水冥茫黄叶断,嘹唳数声雁过。醉归去、山寒云暮。整日消闲镇来往,问城南、老树知渠麽。黄鹤氅,青纱帽。
贺新郎·倚剑西湖道。宋代。葛长庚。倚剑西湖道。望弥漫、苍葭绿苇,翠芜青草。华表凄凉市朝古,极目暗伤怀抱。秋色与、芰荷俱老。桂棹兰舟聊遣兴,仗金风、吹使芙蓉破。柳阴里,堪少坐。衷肠底事君知那。要繁弦急管,又且沈酣则个。烟水冥茫黄叶断,嘹唳数声雁过。醉归去、山寒云暮。整日消闲镇来往,问城南、老树知渠麽。黄鹤氅,青纱帽。
交白须眉学刺船,渔湾蒙密旧山川。樱桃荐寝无消息,杨柳车攻有注笺。
南国歌阑皆下泪,山阳诗讔倩谁传。翻君家集真三叹,遗策犹存表饵篇。
闽中徐永存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四首 其三。清代。钱谦益。交白须眉学刺船,渔湾蒙密旧山川。樱桃荐寝无消息,杨柳车攻有注笺。南国歌阑皆下泪,山阳诗讔倩谁传。翻君家集真三叹,遗策犹存表饵篇。
【黄钟】醉花阴。元代。侯正卿。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秋月浸闲亭,雨过新凉,梧叶雕金井。【喜迁莺】困腾腾鬓亸鸾钗不欲整,正是更阑人静,强披衣出户闲行。伤情处,故人别后。黯黯愁云锁凤城。心绪哽,新愁易积,旧约难恁。【出队子】阑干斜凭,强将玉漏听。十分烦恼恰三停,一夜恓惶才二更,暗屈春纤紧数定。【刮地风】短叹长吁千万声,几时到得天明。被宾鸿唤回离愁兴,雨泪盈盈。天如悬罄,月如明镜。桂影浮,素魄辉,玉盘光静。澄澄万里晴,一缕云生。【四门子】恰遮了北斗的杓儿柄,这凄凉有四星。望鸳鸯尽老无孤另,乍分飞可惯经。日日疏,迤逦生,逐朝盼望逐日候等。行里焦,梦里惊,心不暂停。【水仙子】甚识曾,半霎儿他行不至诚。气命儿般看成,心肝般钦敬,倒将人草芥般轻。瞒不过天地神明,说来的咒誓终朝应。亏心神鬼还灵圣,肠欲断泪如倾。【塞雁儿】牢成,牢成,一句句骂得心疼,据踪迹疏狂似浮萍。山般誓,海样盟,半句儿何曾应?【神仗儿】他待做临川县令,俺不做卢州小卿。学亚仙、元和,王魁、桂英。心肠心可怜,模样儿堪憎。往常时所事依凭,虽愚滥,可惯经。【节节高犯】近新来特改的心肠硬,全不问人绣帏帐罗衾剩,接双栖鸳枕共谁并?你纵宝马,跳金鞍,玩玉京,迷恋着良辰媚景。【挂金索】懵懂心肠,捱不过风流病,短命冤家,断不了疏狂性。第一才郎。俺行失信行,第二佳人,自古多簿幸。【柳叶儿】冷落了绿苔芳径,寂寞了雾帐云屏,消疏了象板鸾笙,生疏了锦瑟银筝。【黄钟】锦帏绣幕冷清清,银台画灯碧荧荧。金风乱吹黄叶声,沉烟潜消白玉鼎。槛竹筛酒又醒,塞雁归愁越添,檐马劣梦难成。早是可惯孤眠,则这些最难打挣。【尾】痛恨西风太簿幸,透窗纱吹来残灯,倒少了个伴人清瘦影。
青玉案 其一 徐侍郎生辰。宋代。杨无咎。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酬别致用。唐代。元稹。风行自委顺,云合非有期。神哉心相见,无眹安得离。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研几未淳熟,与世忽参差。意气一为累,猜仍良已随。昨来窜荆蛮,分与平生隳。那言返为遇,获见心所奇。一见肺肝尽,坦然无滞疑。感念交契定,泪流如断縻。此交定生死,非为论盛衰。此契宗会极,非谓同路歧。君今虎在柙,我亦鹰就羁。驯养保性命,安能奋殊姿。玉色深不变,井水挠不移。相看各年少,未敢深自悲。
春晚。明代。张煌言。芳洲春晚遍蘼芜,一抹烟光挂绿图。好鸟弄晴声剧腻,野花吹暖气流苏。中年豪举还多少,来日往游定有无!可惜艳阳閒谢却,祇应吾道在江湖。
重阳日醉中戏集子美句遣兴 其一。宋代。李纲。青山落日江湖白,飘零已是沧浪客。老去悲秋强自宽,青蕊重阳不堪摘。东流江水西飞燕,传语风光共流转。急觞为缓忧心捣,休语艰难尚酣战。圣朝尚飞战斗尘,何用浮名绊此身。时复看云泪横臆,晚来幽独恐伤神。
登雄州城楼。元代。刘因。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集庵摩勒园会者十人以它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为韵得时字。宋代。谢薖。生涯水中萍,漂荡信所之。十年糊其口,不食故园葵。思归同越鸟,长是巢南枝。祭灶郭北隅,小屋如鸡栖。园开十肘地,草木方华滋。红榴媚夕阳,初篁摇轻飔。招我赏心旧,于焉持酒卮。合离如日月,果有弦望时。诗坛失老将,一鼓气已衰。赖我如虎贲,典刑犹在兹。相欢且尽醉,莫咏骊驹诗。
郊居八首 其一。明代。张时彻。朝出野田游,暮向林皋宿。策杖入蓬门,溪云犹在足。霞鸟背翔,皓月江心浴。樵钓共为徒,庶几郑子谷。
题杜茶村自书诗卷 其二。清代。郑孝胥。蝜蝂蜣螂了不争,违人何碍负时名。区区节义归穷士,犹喜诸贤未见轻。
过五弟天花馆同郝公琰王尚父小酌。明代。袁宏道。草草命洼樽,秋花瘦满盆。题诗红桕叶,坐语绿槐根。僧懒迟鸣磬,鸦昏不过村。开帘见树影,月在槿篱门。
好事近·一朵木犀花。宋代。张孝祥。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争似淡妆娇面,伴蓬莱仙客。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宋代。朱敦儒。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春日书情赠别司空曙。唐代。卢纶。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送李可度。元代。钱惟善。暂驾仙舟绝海涛,未应归梦又金鳌。汉家长者为廷尉,江左参军辟掾曹。十月蛟鼍淮浪静,九天鹰隼朔云高。匡时有用须公等,莫遣吴霜点鬓毛。
绮罗香。宋代。陈著。袅入风腔,清含露脉,声在丝丝烟碧。破暑吹凉,天付弄娇双腋。似恋恋、舞翠纤腰,断还续、忍相离拆。最欢时、微雨初晴,夕阳犹湿淡云隔。新来多少怆感,心怕无情过马,攀条惊著。梦里妆台,休说听来曾昨。凝伫漫、番节笙音,暗自将、玉阑轻拍。问谁能、唤起陶潜,醉翁同赋却。
鼓山喝水岩。明代。释德薪。划破青山劈箭来,冷然一喝忽飞回。截流机峻吹毛利,逐浪声消劫石灰。空有烟霞同寂寞,绝无丘壑起喧豗。松门落得幽闲甚,烂熳黄花覆绿苔。
九月九日。唐代。崔善为。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巢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溯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コ院。
锁窗寒(春思)。宋代。王沂孙。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巢双燕。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溯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コ院。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清代。姚鼐。穷腊阴凌蔽暮曛,高岩孤迹此偕君。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禅文》。岂有神灵通默祷,偶逢晴霁漫怀欣。却从元旦官斋静,看埽沧洲万里云。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昨夜蝍{潦氵换虫}吞跛鳖,天明屙出一团铁。平地翻身触险崖,擘破昆仑成八橛。捻土为香供养伊,细问因由不肯说。不肯说,太饶舌。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扫取门前雪。
西江月。清代。龚翔麟。凉月乍飞一点,小于帘底珊钩。恼人花外盼红楼。已是兰灯吹后。刬袜谁知先在,秋千笋柱东头。归时恰遇玉香兜。不分莎阶携手。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宋代。张耒。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
绍兴孙察推席上。宋代。项安世。孙郎觅句有新声,场屋当年更老成。曾草摩空殿前赋,却来晚饭越中行。僧廊罢雪窗犹曙,佛塔无风铎自鸣。客到莫嫌花酒少,三从事与两卿卿。
村醉。宋代。陆游。发已凋零齿已疏,饱谙成败更谁如?贵人岂得常金屋,丞相那知起草庐。久泛江湖知钓术,晚归垄亩授农书。一尊径就村翁醉,未肯英雄许本初。
六贞词。明代。释今无。碧天无路水无情,六朵芙蓉一夜倾。未信香魂能啖虎,须知烈魄已干星。黄金乱世人难得,红粉捐生事易轻。好向苍梧最深处,几多衷曲诉娥英。
鹧鸪天(遁斋自作生日)。宋代。郭应祥。垂领纷纷已二毛。可堪州县尚徒劳。催科自笑阳城拙,勇退应惭靖节高。来祝寿,笑儿曹。说椿说柏说蟠桃。世间底事非前定,妙理还须问浊醪。
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行路难 其一。清代。冯溥。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柳州峒氓。唐代。柳宗元。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梅花喜神谱·欲谢一十六枝。宋代。宋伯仁。星会饰以玉,灿灿光朝仪。重臣头似雪,左右应皋夔。
自笑。元代。张雨。自笑摧颓如病鹤,羽衣仍复会婆娑。已裁斑竹将扶老,更剪蟠枝作养和。骤雨欲来移蚁穴,落花多罢分蜂窠。裹头多上春官老,不道丘园自一科。
解嘲十绝呈浩西堂。宋代。释绍嵩。浩然南北与西东,自笑今为白发翁。毕竟浮生谩劳役,一场大梦到头空。
姑恶。宋代。于石。村南村北麦花老,姑恶声声啼不了。有姑不养反怨姑,至今为尔伤风教。噫,君虽不仁臣当忠,父虽不慈子当孝。
晚晴。宋代。宋肇。古道遥临水,荒城早闭门。乱山衔落照,归鸟下空园。江口渔人舫,崖腰桑树村。客愁何可奈,有酒莫空樽。
感古十四首。明代。陈第。古之大雅,刚柔迭居。伊谁实似,蔺氏相如。秦王鼓缶,廉颇避车。挺挺其劲,揖揖其虚。展转变化,一龙一鱼。去之千载,英风若初。云何鄙士,强吐弱茹。于私则急,于国则疏。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宋代。苏轼。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夜坐和曲江感遇诗韵四首 其二。明代。丘浚。凤凰翔千仞,枳棘安足顾。一朝览德辉,栖止梧桐树。飞鸣恒自由,罗网岂能惧。三灵为我俦,百乌莫予恶。笑彼冥飞鸿,犹为弋人慕。
秋月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秋光深浅我全知,正是无人独立时。便欲关门情莫奈,惊乌啼在第三枝。
寄殷尧藩先辈。唐代。许浑。十载功名翰墨林,为从知己信浮沈。青山有雪谙松性,碧落无云称鹤心。带月独归萧寺远,玩花频醉庾楼深。思君一见如琼树,空把新诗尽日吟。
送吴仲鲁回鸟江二首。宋代。陆文圭。黄田西望历阳城,风水萧萧数日程。纸上陈言刊落尽,沧浪时听棹歌声。
水龙吟 秋水泛舟。元代。吴存。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孤篷稳紧,钓车慢卷,绿杨汀侧。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慧茁心苗,欲度灵犀,温黁自然。恰鹦帘客去,香留茶酽,鸾笺句秀,粲说花妍。
金籥深扃,玉津密漱,消得神方长驻颜。围曾解,羡澜翻清辩,巾帼仪连。
沁园春·美人舌1912</span>。清代。况周颐。慧茁心苗,欲度灵犀,温黁自然。恰鹦帘客去,香留茶酽,鸾笺句秀,粲说花妍。金籥深扃,玉津密漱,消得神方长驻颜。围曾解,羡澜翻清辩,巾帼仪连。簪花格最婵娟。更妙吮香毫越恁圆。甚小玉偏饶,幽怀易泻,阿侯乍学,泥语轻怜。一角溪山,广长真谛,只在红楼斜照边。閒凭吊,忆楚宫凄怨,扪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