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朗读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落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带有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簇簇双攒出茧眉,
淹淹独倚曲阑时。
千年青冢空埋怨,
重到玄都只赋诗。

瓦灶酒香烧柿叶,
画梁灯暗落尘丝。
寻芳了却今年债,
又见成阴子满枝。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词以描绘落花的景象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的"双攒出茧眉"描绘了花瓣密集而聚拢的样子,给人一种繁花如锦的美感。作者独自倚在曲阑之上,眺望着落花,深深陷入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之中,形成了一种孤寂而沉静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名利荣辱的淡然态度。尽管千年过去,那些曾经辉煌的人们已成青冢,他们的怨怼化为了虚无。而对于作者来说,再次回到玄都(指世俗的尘世)之中,他只愿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下半部分的描写中,"瓦灶酒香烧柿叶,画梁灯暗落尘丝"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繁忙。瓦灶上的酒炉传来香味,烤着柿叶,而画梁上的灯光昏暗,上面落满了尘丝。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作者身处尘世纷杂之中,忙碌而琐细的生活环境。

最后两句"寻芳了却今年债,又见成阴子满枝"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寻找芳菲的季节已经过去,欠下的债务也已经了结,然而,又一次看到了成阴子(指梅花)满枝开放,这象征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里,作者用花朵的凋零与再次绽放来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循环,以此引发读者对时光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对落花景象的描绘为线索,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准确运用,唤起了读者对生命、时间和艺术的思考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朗读
()

猜你喜欢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

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

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

()

山居宜种淡巴菰,叶鲜味厚价自殊。可怜粪田无豆饼,典衣买饼培田腴。

无衣或且借衣典,邻里痛痒关肌肤。六月炎风天忽雨,烟叶沾濡色如土。

()

曙雪凝琼貌,春山压翠蛾。偶来芳径暂婆娑。喜得书斋深处,少人过。

小立兜金缕,閒行整砑罗。樱桃微绽笑生窝。低问花间句读,是如何。

()

奇奇十二发垂肩,婉伸膝上谁不怜。
鸦头髻样望如坠,杏子衫新红欲然。
市门半面窥人惯,门前潮水东西漫。

()

故牍丛残罢检寻,拂衣虚槛动微吟。断烟曳屋连高树,暝色颓空荡积阴。

触雨暮鸦无整翼,负辕疲马有归心。天街向夕冲泥返,久忍饥劳渐可禁。

()

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
冉冉河洲晓,晴霞登木杪。
稍见水烟开,孤舟天际小。
()
天骄运去如聩堤,横决燕涿流青齐。
斩午揭旗鼓扣并塞,被发左衽称遗黎。
脍肝山前走肉语,砍骨寨裹饥魂啼。
尽笼虎兕淮南北,期猎狐兔山东西。
()
飞桥北上转光风,窈窕慈云接故宫。
麟趾不来行殿废,龙光还在御床空。
岩廊万象丹青合,楼阁诸天锦绣同。
几度残钟敲落日,老僧犹泣鼎湖弓。
()
夕阳下平野,落叶满荒街。
村店卖荞面,人家烧豆秸。
溪风透布褐,草露湿芒鞋。
骨相元如此,何由与世谐!
()

花落东皇暮,春江深复深。双柑携向客,斗酒听鸣禽。

()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饮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

()

梦入三茅叩玉扉,楼台金碧净朝晖。岩花涧草高低见,田鹤沙禽下上飞。

道士倚墙方熟睡,至人杜德不言机。人间天上元非远,非想非非更觉非。

()

星使南驰入楚重,此山偏得驻行踪。

落花满地月华冷,寂寞旧山三四峰。

()
循循只自守,何独此羌然。
直以父在汉,忍将身犯边。
()

绕池曳杖携双鹤,架水浇花课小奴。

()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

雪霰冷芸斋,正悠扬半空,浑似飞絮。卯酒注盈觞,浇不了、堆肠万千离绪。

黯然魂断,未分早作临分语。不知解缆张帆日,怎忍听歌南浦。

()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
长叹息、脊令原上急。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
征尘十载暗戎衣,虚负名山采药期。
少日覆毡曾草檄,即今横槊尚能诗。
昏昏杀气秋登陇,飒飒飞霜夜出师。
曾有英豪能共此,镜中未用叹吾衰。
()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

庭前兰蕙窠,三年种不成。门外旱蒺藜,一旦还自生。

第恐伤我足,锄去根与萌。如何一雨后,走蔓复纵横。

()

罢钓蓬头倒瓦瓶,白鸥长共卧前汀。月明起看夜初静,三十六峰江上青。

()

罢税无兼局,萧然古廨寒。
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
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

()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

客舍卧常早,茶馀人各归。独有榻前烛,犹能照解衣。

()

仙郎昨到洞天时,花下閒拈笔一枝。收拾春山漫归去,岂应窗下画娥眉。

()

太初非有体,至道本无声。降迹临下土,成功陟上清。

至仁敦动植,丕绪启宗祊。紫禁承来格,鸿基保永宁。

()
麞牙鸭脚色相鲜,更遣逢迎酒圣贤。
齐鲁大邦应自美,烟霞清兴岂相便。
风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钱。
早晚萧然文字饮,何须唤作地行仙。
()

送子别江浒,江迥云浮浮。岂无别离酒,思子不能酬。

岸北归蕉笛,三弄山之幽。有怀正萧瑟,何日慰淹留。

()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

()

贤子传君意,过门慰藉深。长贫无乐岁,多难有禅心。

琴酒怜知己,诗歌愧赏音。他年能忆我,相访就云林。

()
晨钟离野寺,早市出村墟。
山在空蒙里,路经崩缺余。
崎岖方自此,阻绝信非虚。
却羡林间翮,飞翔得自如。
()

少年多好事,揽辔向西都。相逢狭斜路,驻马诣当垆。

()
宦游畴昔偏天涯,万里东归岁月赊。
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
园公溪父逢皆友,野寺山邮到即家。
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
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
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
春光放尽百花房,开到林擒与海棠。
青却子城千树柳,高枝犹有一梢黄。
()
突兀前朝寺,维舟又一来。
殿空金像暗,径断石幢摧。
物相依成坏,尘缘漫乐哀。
僧残无悟语,犹幸结宗雷。
()
萧何识信在逡巡,此事从来妙若神。
不是将军难着眼,正应黄祖是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