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朗读

《题画廿四首》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长夏山村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清幽的碧泉旁抒发的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夏山村诗兴幽,
趁淡多在碧泉头。
松阴满地凝空翠,
肯逐朱门褦襶流。

诗意表达了诗人在长夏山村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的幽静与宁静。他趁着宁静的时光,来到碧泉旁,借此机会抒发自己的诗兴。碧泉旁松树的阴影铺满了地面,凝结成空中的翠绿色。诗人并不愿意随波逐流,追随世俗的红尘忙碌,宁愿留在这片幽静的山村,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词赏析起来,通过对山村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唐寅追求自然与自由的情感。他选择在淡季时来到碧泉旁,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清幽,以此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诗人通过对松树阴影和碧泉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唐寅对自然和内心追求的独特感悟,给人以静谧与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朗读
()

猜你喜欢

画岸轻烟笼。尽勾留、衣云扇雾,蝶疑莺恐。水阁晓凉帘卷绣,莫慢凭肩倚共。

怕镜里、鸳鸯妒重。且看红船春不隔,唱微波、斜亸双鬟凤。

()
膏一忍待晓钟撞,浩荡归情不可降。
一笑朔风寒掠面,缓吟疏影蘸清江。
()

晚对南山饮浊醪,少舒幽愤醉醄醄。云边黄菊纫芳佩,世上红尘袭敝袍。

陶令官闲身尚健,孟嘉帽落趣殊高。登临我亦秋风客,虚负人呼一世豪。

()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
莫向山中寻白玉,但於身上覔黄金。
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
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

小桥直。林表遥岑寸碧。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初寒遍泽国。投老依然是客。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
重来怆陈迹。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鲈肥莼美曾同食。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傍溪南山北。
悲恻。暗愁积。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追寻恩怨无穷极。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

()

士有败风节,惭魂埋九京。
幽闺持大谊,千载著嘉名。
父不重然诺,女能轻死生。

()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
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
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

()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

亭午发胥门,暮泊宝带桥。回首望荒台,风雨何萧萧。

忽见吴江塔,尖峭入云霄。江神鼓浪迅,伏怪谢阴骄。

()
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萧萧暮雨中。
()
土宿颔下长髭须,净饭宫中生悉达。
西在此土绝知音,千古万古阿刺刺。
()

震泽雨晴添水波,郎船将发唱吴歌。谁知三万六千顷,不及侬愁一半多。

()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

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

人在东南归未得,时时独展画图看。

()

梅关联步蹑丹梯,雨色秋光压树低。却忆昔年三塔寺,三人只少祝篁溪。

()

云叶乱,月华光。罗幕卷新凉。玉醅初泛嫩鹅黄。花露滴秋香。
地行仙,天上相。风度世间人样。悬知洗盏径开尝。谁醉伴禅床。

()
出得出不得,攧落精灵窟。
何处不风流,祖师无妙诀。
()

息交岑寂守茅庐,五马犹能问索居。穷巷闭门积雨后,焚香开卷落花馀。

循良十郡仍高等,蹇拙当年但属车。杯酒别来频望远,几回梁月夜窗虚。

()

()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人在非烟里。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

看桃临水寺,幽会得文襟。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

日斜幡影倒,风断磬声沉。人散清溪暮,莺啼出柳林。

()

东阳素足女。
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

()

居无门,顿觉神骨清,两眼划然明。九垓为市,八荒为庭,瞋目直欲空寰瀛。

独游太古世,欲存外户不闭之高情。横逆之来不必撄,撄人适以撄吾宁。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