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元代。杨维桢。吴下逢春春思浓,不堪花发馆娃宫。吴山青青吴水白,愁杀江南盛小丛。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
吴下逢春春思浓,
不堪花发馆娃宫。
吴山青青吴水白,
愁杀江南盛小丛。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译文:
在吴地迎接春天,春意浓烈,
花开满宫阙,美不胜收。
吴山青葱欲滴,吴水清澈如玉,
江南繁花盛开,看得人心生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吴地(指苏州一带)的春季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所感受到的情绪。
诗人首先描述了春天的浓烈气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思念之情。他说春天在吴地的花开得如此盛放,馆娃宫(指皇宫中的妃嫔)里的花朵竞相开放,美得使人难以承受。这一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和生机的场景中。
接着,诗人描绘了吴山的青翠和吴水的清澈。吴山因为春天而呈现出如此翠绿的色彩,吴水则变得白得耀眼如玉。这里的吴山和吴水都成为了春天的象征,给人以清新和美好的感受。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愁绪。他说江南的繁花盛开,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到愁苦。这里的愁杀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景色背后的无奈和忧伤之情。或许诗人在繁花背后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感叹江南盛世中的虚幻和脆弱。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思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于繁华背后的忧伤和无奈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杨维桢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春天的美景之余,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山中懒睡四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再拜钦赏日恭纪。明代。陈克侯。天书重到夜郎西,络绎中官綵仗齐。借箸昨曾邀玉斝,量沙新又拜金泥。香烧空署彤云覆,酒入华灯晚露低。门外数声箫管动,边风犹记角声凄。
遣兴五首。唐代。杜甫。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騂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梅雨陂泽皆满。宋代。陆游。雨暗迷行路,溪深没旧痕。汪汪牛湩白,盎盎酒醅浑。暖浸千畦稻,横通十里村。群蛙更堪笑,鼓吹闹黄昏。
和林太渊二首。宋代。刘克庄。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去草。宋代。王令。毵毵出土初如直,嫋嫋随风竞自斜。漫借人锄劳剆拔,只消夜雨又萌芽。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满目青青尽芜蔓,更於何处问蓬麻。
拟竹枝词四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溪女蓬鬟日召负,担头十指尚纤纤。路逢年少轻调笑,连袂清歌望酒帘。
留别妻。两汉。苏武。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赠李西台。宋代。冯时行。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西兴马上。宋代。戴表元。去时风雨客匆匆,归路霜晴水树红。一抹淡山天上下,马蹄新出浪花中。
松江亭。宋代。王禹偁。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倾自天来。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南指闽山犹万里,远人归兴正无涯。
寄黄汝申宪使 其二。明代。杨士奇。预想山东境,高才起颂声。黔黎誇用恕,寮采荷推诚。老柏霜逾劲,寒梅雪共明。应同钟宪副,一力振澄清。
荅郑州辨禅师见戏代高防禦。金朝。王若虚。酒肆淫房即道场,一时作戏亦何妨。吾师自堕泥犁狱,更笑春风柳絮狂。
新热送同邸归客有感二首。宋代。杨万里。日日思亲未拜亲,何时乞我自由身?同来客子送归尽,更送後来无数人。
过下黄村。宋代。张镃。山腰摘菜穿云里,山嘴吹烟接云起。响边樵唱路幽幽,白处鹅群波瀰瀰。临堤野毛槽盛水,破璧方帘自撩纸。相应不望袅蹄金,落得清闲养妻子。
病后窥园。宋代。周密。柳已成花草上阶,一程多病不曾来。春寒定似知人意,要勒花枝未尽开。
别周侍郎五首。宋代。彭龟年。创平痛方定,醉甚忽解酲。乃作翻然思,遽能免心惊。君子足远虑,小人无隐情。有言傥鄙一,守口何如瓶。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短袴长衫白苎巾,咿咿月下急推轮。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
次韵任伯涂中见寄。宋代。晁说之。命驾关东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闲居。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追赠何嵩玄先生 其二。明代。伍瑞隆。一别人间二十年,泉台漠漠隔苍烟。谁知风雨身前恨,犹及精灵梦里传。缑岭笙归魂化鹤,华阳人去骨成仙。知君总有梅冈石,后死无劳泪并镌。
题大圆庵。宋代。李复。星郎步履在清禅,雅结新庵赋大圆。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浑成独转离诸相,不立中间绝两偏。闻说毗耶在方丈,众人欲问却茫然。
采桑子三首 其三。清代。项鸿祚。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却上阳台,一读南华事事乖。谢郎朋齿狂犹昔,红粉成灰。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溪。
酹江月五首 其四。清代。蒋士铨。布帆无恙,是独往独来,不同漂泊。越鸟寻巢归翼,健送喜声传乾。鹊辟蠹香,浓浮蛆
过岳冠山二首。宋代。李弥逊。岳冠山下月黄昏,石立波蚕势莫分。回首风前魂欲断,东西南北水边云。
幽芳记十六首 其六 杜鹃。明代。彭日贞。望帝哀何极,荒山白日昏。疏枝染啼血,怨杀海棠魂。
十三人。清代。洪亮吉。十三人,破万人。倘不反,谁等伦。豆子䴚,高鸡泊。霸才不入凌烟阁,就中最惜王君廓。
太平仙游山神祠。宋代。吴潜。仙游杳不极,山夕景独殊。丹气发空翠,天灯照连珠。下有神之宅,何年托蓬壶。想争隋氏鹿,赫赫雄万夫。提剑起草莽,搴旗护枌榆。奇功未尽赏,灵异终弗渝。祝厘赛田畯,抚节降楚巫。心人孰可仍,我亦怀英国。芬芗乍成雾,杯珓若合符。歌此谢冥贶,送迎神以娱。
陪吴总侍集研山用赵端明送行韵。宋代。方岳。烟波画出暮江天,着我芦花明月船。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一归已后陶元亮,众论宁无班孟坚。不负登临重九约,过江犹及菊花前。
雪中闻鸠。宋代。王令。孰谓拙者鸠,已厌不可弹。吾寒方病雪,尔何雪自唤。寒城千万家,什伍赤两骭。通衢结沮冰,走指堕或半。门闭市无人,灶冷烟不爨。俗以雪为贺,我独雪之叹。富贵宜为忧,不忧亦何患。
种药。宋代。梅尧臣。云外阳翟山,实与嵩少接。山中采药人,能自辨苗叶。当须斸其根,以遂素所惬。野箨包旧土,远置风雨捷。故本含新芽,枯莛带空荚。植虽乖地势,培壅得专辄。冬谁论臭香,春定引蜂蝶。岂惟识草木,庶用补羸苶。
倚杖。明代。吴孺子。贫病吾将老,江湖度岁华。艰难惟有泪,飘泊更无家。倚杖惭归鸟,临池惜落花。秋风何太早,瑟瑟向蒹葭。
次韵郑佥判 其六。宋代。方岳。白菰紫芰更红蕖,不枉平生水竹居。醉眼岂知吾是我,机心亦笑子非鱼。无能涉世何妨睡,有道登山只是徐。六月好风清樾底,付渠天地一蘧蒢。
更漏子。五代。毛文锡。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