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朗读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张检法在八月十三的夜晚一起泛舟于武溪的景象。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川净波平五板舟,
天开地辟一轮秋。
白银国放黄金色,
宫锦袍添紫绮裘。

坐久星河挂璎珞,
夜深风露走珠旒。
人间意适须乘兴,
我是闲人更自由。

译文:
泛舟于武溪的夜晚,
船行波澜平静,船板分为五片。
天空辽阔如开放,大地边际尽收眼底,一轮秋月高悬。
银光洒满大地,犹如放出黄金色的光芒。
宫廷的锦袍与紫色的绮裘相辉映。

坐在船上良久,星河挂于天际,宛如华美的珍宝挂饰。
夜深之时,微风拂过,露珠像走动的珠旒。
人处世间,心情适宜时应该乘兴而行,我是一个闲散的人,更加自由自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泛舟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个人感受,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之情。

首先,作者以平静的笔调描述了夜晚泛舟于武溪的情景。船行波澜平静,船板分为五片,给人一种安详和稳定的感觉。天空辽阔开放,大地边际一片壮丽景色,一轮秋月高挂,形成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接着,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银光洒满大地与放出黄金色的光芒相对照,突出了夜晚的美丽和辉煌。宫廷的锦袍与紫色的绮裘相互烘托,营造出华丽的场景,展现了富贵与荣耀之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绘星河挂于天际和夜深微风拂过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恍若仙境的氛围。星河宛如华美的珍宝挂饰,夜深之时微风拂过,露珠闪烁如走动的珠旒,给人以神秘而又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人处世间,应该在适宜的时候抓住机会,追随内心的喜悦而行动。作者自称为一个闲散的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舒适。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营造出了一幅宏大而又华美的夜晚泛舟景象。同时,通过对自由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之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舒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宁静、美好和自由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朱翌朗读
()

猜你喜欢

流水平桥花满阑,此欢童辈未期欢。为嫌不得西山色,乞展西墙两步宽。

()

岱岳峰头一片石,天光杳杳连空碧。我来夜扫石上云,未明看见海中日。

日出海东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天鸡啁喔海上啼,东方霞气半边紫。

()

山都吟复笑,猩语是耶非。易黑江湖面,纯青客旅衣。

草根鱼子长,沙末燕儿飞。家信云梢去,郎归计日归。

()

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

丹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

()

容易流光过两春,却从临去倍伤神。名花也解留人住,又向枝头著意新。

()

悠悠往事总堪伤,百载深闺作未亡。自有陈情知令伯,何妨挺节比共姜。

松楸冢上冰霜凛,兰玉阶前雨露长。莫写幽词嗟薄命,女中谁得并流芳。

()
吾交陈与谢,屡结东城游。
春宵灯火繁,跃马此道周。
怀人邈可远,念岁忽以遒。
况自抱私感,归来清泪流。
()

衔杯何处好,风月临江美。为问江上翁,赏心竟谁是。

()
世事纷纷过眼新,九衢依旧涨红尘。
桃花梦破刘郎老,燕麦摇风别是春。
()

叶浓知柳密,花尽觉梅疏。兰生未可握,蒲小不堪书。

()

青松生而直,绳墨易为功。
良玉有天质,少力磨与◇。
子诚怀美材,但未遭良工。

()

百尺阑干望未涯,寒烟遥护海门斜。群峰乱吐昆崙日,叠浪濒翻渤澥霞。

薄暮机丝鲛客馆,中天楼殿羽人家。携来并有玄虚赋,为寄银河八月槎。

()

雷萌山中草。
云煦江上花。
流烟漾璇景。

()
夜晴初见月,云薄未分明。
高树尚无影,远鸿时有声。
下阶嫌履湿,闭户认苔生。
寂寂墙阴暝,更长已渐倾。
()

暖云流青堤,光风转芳甸。远在天一涯,幽沈限闻见。

点点秋归鸿,翩翩春来燕。天路万里通,胡宁绝遐眷。

()

曀曀层阴虺虺雷,崇朝云敛日光回。十寒树杪新迎暴,一径蹊门乍剪莱。

土脉引膏随地长,绮疏流白向阳开。太虚解识从来面,长扫氛霾净野埃。

()

堂有明伦两字悬,斯图谁后复谁先。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

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

()
天台山里刘郎来,玄都观里刘郎去。
人来人去花不知,金衣鸟啼春满树。
绿窗孤眠如玉人,闻道春归未识春。
欲起推窗看花鸟,还将罗扇障流尘。
()

君不见北风倒吹海水竭,纥干山头丈深雪。万石英雄安在哉,唯有连山之战骨。

又不见富贵金阶白玉堂,美人如花珠黛香。枯荣倏忽歌舞散,落日野草啼寒螀。

()

游子经年别故乡,偶从春水泛沧浪。万行细柳迎归棹,几个黄鹂隔草堂。

北里缫车如雨响,东家煮酒入林香。沈郎阿母能强健,见说新来白发长。

()
花信今无一半风。
芙蓉出水几时红。
看成弱柳阴阴绿,自在迁莺巧语中。
风傍户,月留空。
()

见说毗陵守,无如公最贤。化行风偃草,心静月当天。

士颂真君子,民歌大有年。熙熙并皞皞,史笔恐难传。

()

日落碧天暝,深树栖鸦集。开轩纳夜凉,秋虫一何急。

幽庭散花影,月色皎如日。夜静竹风清,流萤飞复息。

()

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挼金弄玉香芬馥。桃李虽繁,其奈太粗俗。
渊明雅兴谁能续。东篱千古遗高躅。人生所贵无拘束。且采芳英,潋滟泛_醁。

()

()

番山引出清溪源,粤国城南旧有园。诗社昔曾推五子,道传今更话诸尊。

殊方冠盖同心会,异代英雄浩气存。要得江湖坚老卧,尚烦台鼎重调元。

()

思君昔去远,迢迢千里程。见君今且迩,峨峨限严城。

远别心尚缓,近别苦牵萦。弱柳布芳景,流莺变新声。

()

三椽容膝地,一枕曲肱眠。手把故人画,起行梦相牵。

明河天上落,一派堕我前。溶溶注银海,浩浩泻玉川。

()
四面烟岚合,吟魂到便清。
乱山供远翠,幽竹送寒声。
磬韵听时歇,云根望处生。
尘机闲摆落,潜得笑浮荣。
()

闲院落。误了清明约。杏花雨过胭脂绰。紧了秋千索。斗草人归,朱门悄掩,梨花寂寞。书万纸、恨凭谁托。才封了、又揉却。冤家何处贪欢乐。引得我心儿恶。怎生全不思量著。那人人情薄。

()

城郭依稀人物改,桥边感旧一销魂。
小童子已成黧黑,久寓公惟见子孙。
耄矣千丝羞览镜,去之三纪尚攀辕。

()

几度县弧节,当年琢玉郎。徐行知礼让,幼学爱文章。

莫厌鱼同队,休随燕入堂。眉间色多喜,禁脔近东床。

()

春风吹作万家春,谁得联镳从使君。
微径问花同载酒,深堂剪烛细论文。
王郎把臂簪仍盖,严老呼舟首又分。

()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

博士非如吏,巍然道自居。
诸生趋避席,太守揖升车。
朱笔浓批卷,青灯细勘书。

()

君今初到我将还,离合都从一夕间。草草欢情灯下酒,悠悠去梦月中山。

秋堂钟静催禅定,寒榻香来伴客閒。莫怪相逢论行乐,壮年无几鬓成斑。

()
年华冉冉暗中移,倦客伤春只自知。
雨后桃花红未减,人情早自向荼醾。
()

表闾钦逸轨。
轼墓礼真魂。
化涂终眇默。

()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

()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

土灶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万全。

()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

年年二月放新枝,挹露含烟似有期。笑我冷来和月老,怜人热去妒风吹。

墙头一朵春能艳,涧底千丛夜不知。閒把胆瓶移近处,莫教香透捲帘时。

()

雨点萤飞月色稀,寒泉竹引到岩扉。黄花满径牵吟绪,白雁横空报曙晖。

自信行藏惟有是,敢言声气遂全非。东山不久留安石,未许乘閒问钓矶。

()
玉女鸣珂佩,投壶不忆题。
刘安无复傲,殿殿叩星扉。
()

早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已二毛。天与龙蛇开笔阵,地分貔虎愧戎韬。

郊原酒尽雨声细,岛屿人归海气高。丛桂芳时应入越,扁舟随处任君豪。

()
八难之辞
莫炼丹难。
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谷难。
()
重阳禋祀。
大报天。
丙午封坛。
肃且圜。
()
落魄东吴二十春。
风流诗句得清新。
今年却恨花星照,再见温卿与远真。
京口妓魁赵柔陈玉。
()

莫说光阴入暮年,岁寒松柏操同坚。丹枫陛下三朝老,黄菊篱边九月仙。

故国鲈鱼张翰鲙,高门冠盖李膺船。一时朝士知谁在,独有先生晚节全。

()

贫贱有饿死,富贵履危机。东海不可渔,西山采无薇。

四方已一气,我今将安归。

()
侬住西湖日日愁,郎船只在东江头。
凭谁移得吴山去,湖水江波一处流。
()
要成片段工夫,须是全身倚靠。
虽然只见一边,未许睦州担荷。
()
枕痕如劚。
一线红生肉。
睡起娇羞无语,远山坐对横轴。
烧香频祷祝。
()
去去柴车十里中,竹林密处路才通。
渐闻水磑知村近,遥望禾囷喜岁丰。
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高下夕阳红。
百钱又向旗亭醉,自笑吾生亦未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