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宋代。朱翌。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诗词:《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朝代:宋代
作者:朱翌
笔端忘杻械,
舌本贵温润。
明明犹麟书,
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
斯文久不胜。
皇五开老眼,
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
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
必古司农郑。
中文译文:
抛开刻板的工具,
珍视温润的言辞。
明明可以写出杰出的文章,
成为世间伟大的榜样。
可悲啊,束缚在高阁之中,
这种文采久已无法承受。
皇帝五次开启老眼睛,
引领着我再次拜命。
秋天来临,举子们聚集在考场,
究竟是谁能够获得文官身份的印证。
自古以来,任何关于治疗疾病的针灸,
都必须由古代著名的司农郑人来完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朱翌写给郑公绩的送别之作,郑公绩是一位被选拔去金陵(今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诗中表达了对郑公绩的祝福和对文化的崇高赞扬。
作者用"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来描述郑公绩的才华,意味着他能够摒弃刻板的写作工具,善于运用温润的言辞。"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表示郑公绩的文章出类拔萃,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时代局限的感叹。"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暗示着优秀的文化人被困在高阁之中,无法发挥才能。"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表明皇帝多次睁开老眼,再次委任郑公绩,体现了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
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景,"谁领斯文印"意味着众多士子争夺文官身份的认可。而"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则强调了古代治疗疾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针灸医生来完成,以郑公绩的名字来代表这个角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赞美了郑公绩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制度的局限和对文化人的期望。它展现了朱翌对于文化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局限性。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朱翌。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舟中见雨。唐代。戴叔伦。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抚孤终日意,身世尚流萍。
送谢太常博士谢曾使琉球。明代。王世贞。金陵握手非初会,曾读芙蓉谢监诗。鳌背尚悬唐使节,螭头重领汉官仪。星辰午夜亲尝酎,霜露商秋肃侍祠。祖道劝君须尽醉,祗今犹是不斋时。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二十七。清代。林则徐。荒程迢递阻沙滩,暑月征途欲息难。却赖回宫安亮噶,华人错唤作阑干。
鹧鸪天。明代。高濂。休向灯前泣雁鱼。雁鱼何处解传书。耽心病久心应碎,惹泪情多泪亦枯。离别恨,几时无。惊魂风里絮沉扶。此心虽醒常如梦,梦里翻怜醒不如。
虏行移以盱眙为肝胎。宋代。许及之。华风虽染不知裁,将底论思献纳来。杕杜昔曾闻杖社,盱眙今却见肝胎。
杂兴。宋代。李新。四除延月魄,空庭零露滋。西风猎黄叶,萧萧辞故枝。前日秀春阳,讵知彫落时。反侧孤衾裯,早寒先自知,藁砧山上山,刀头杳无期。无乃逐新欢,巧画双蛾眉。妾心南山石,生死竟不移。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绍隆院池上五首 其五。宋代。韩维。日日池头望绿波,秋声萧瑟欲翻荷。已惊寒露朝来重,零落红蕖水面多。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宋代。晁补之。乘涛无意犯星躔,好在琴尊且乐全。彭泽孤吟成小隐,苏门双啸剧登仙。平时主父言多困,晚节扬雄学始传。鲍叔可能知管子,劳君相许寄忘年。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 其二。明代。张嗣纲。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圜丘陪祀 其二。明代。郭棐。翩翩飞盖御行宫,肃肃千官拜舞同。内使传宣颁早膳,银罂翠脯下云中。
有感和坡公和孙叔静韵。明代。李之世。世法老难熟,心情近更疏。眼昏看簿牒,心怯开家书。造物劳薪甚,吾生爨木馀。有时拈秃管,空腹不堪摅。
郁孤台?再过虔州,和前韵?。宋代。苏轼。吾生如寄耳,岭外亦闲游。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宋代。孙应时。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
燕都石鼓题广人黄瑛江湖胜览卷。明代。程敏政。岐阳埋没草离离,汴省燕都叹屡移。一代文章存鸟迹,百年风雨蚀鼍皮。摩挲尚识宗周器,题跋谁镌蒙古辞。却爱胜游黄叔度,孔庭怀古立多时。
题松雪轩。宋代。王绅。郁郁苍虬形,孤根盘厚土。皎皎白羽姿,远自云端下。气味本不侔,忽尔相依附。清白人共嘉,会合天所与。伊谁搆轩居,对之有佳趣。风号龙虎吟,岁晏珠玉聚。愿言同此心,贞素以相处。
春渚。宋代。宋庠。溪上照奋沦,吾缨此濯尘。风清琴籁细,波浸沼毛春。处裔蛟何待,鸣雝鹭自驯。直鉤聊适兴,底处饵文鳞。
赠何画梅。宋代。白玉蟾。一枝照夜向清寒,恍似孤山跂马看。却恐春风咎毛颖,泄池消息貌他颜。
三月十九夜四鼓 其三。清代。郑孝胥。林影何苍苍,池光何皎皎。夜色不胜清,转愁天欲晓。
送王百谷奔袁相公丧。明代。王世贞。丞相輀旌返故乡,南州絮酒自殊方。龙泉且挂曾弹剑,鸡舌还焚旧瓣香。辞赵连城空自许,到吴流水为谁长。他年更有羊昙恸,玉树谁家觅谢郎。
别绪。唐代。韩偓。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寄桃源管明菩。宋代。陶弼。野鹤孤云无定踪,桃花流水合相容。夜来月满群山阁,知在秦人第几峰。
望巫山。唐代。张乔。溪叠云深转谷迟,暝投孤店草虫悲。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发夜来衰。东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和咏梅。明代。顾彦夫。官阁梅花破雪开,未吟先暖赏春杯。凭谁寄与人千里,许我来看日几回。竹外一枝风洒落,琴中三弄思徘徊。如何不入灵均赋,自古山林有逸才。
烛。宋代。丁谓。影抱铜芝直,光摇铸凤圆。丛花生木蓼,凝密堕金莲。积货徒供爨,当官竟不燃。曾窥司烜氏,明燧奉高天。
登谯楼。宋代。章甫。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里中有虚传榜帖者。宋代。钱时。榜帖虚传閧里闾,聚门如束散如驱。莫言此个无端的,世上浮名总是虚。
和致仕祭酒胡公诗三首 其二。明代。杨荣。人生宦业似君稀,晚节投簪静掩扉。抚景屡惊江燕语,缄情空望塞鸿飞。关河道远心相忆,牛斗墟明剑有辉。训子有诗仍借重,援毫挥洒见襟期。
骤寒吟。宋代。范成大。九月奇寒前未闻,巷南巷北无行人。冥凌尽用大冬手,肯为岁华留小春。阴风吹雨作冰屑,驼裘如铁绵裘折。可怜篱下木芙蓉,不独宜霜更宜雪。
金蕉叶 陈后主。明代。吕阳。曾听玉树骊歌未。君王攘袂中常侍。一苑桃花,两行金粉争如婢。且与侍儿角技。临春狎客多情思。应难敌,孔妃张嬖。北掖门前,韩擒虎执戈相伺。莫是御楼百戏。
卖书祀母。清代。吴嘉纪。 母没悲今日,儿贫过昔时。人间无乐岁,地下共长饥,白水当花荐,黄粱对雨炊。莫言书寡效,今已慰哀思!
满江红 为双溪丞相寿。元代。魏初。借问中朝,谁得似、相公勋旧。记前日、风云惨淡,雷霆奔走。万里野烟空绿树,旌旗莫卷熊罢吼。更挺身、飞出虎狼群,人能否。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乐圣衔杯应暂耳,不妨桐院闲清书。愿寿杯、青与北山松,俱长久。
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宋代。黄庭坚。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我向湖南更岭南,系船来近花光老。叹息斯人不可见,喜我未学霜前草。写尽南枝与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高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十首 其十 望燎用《乾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奕奕原祠,有严毖祀。礼仪孔宣,燔燎斯暨。帝心肃祗,天步旋止。熙事既成,永膺蕃祉。
谢王太博惠书。宋代。魏野。贵不忘贫贱,华缄到弊庐。分明如国史,子细似家书。情有千重在,词无一字虚。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
步步娇。唐代。无名氏。遍地有灵芝。人人都不识。作得业又大,难敌。我今欲待说与你,只恐你不信,谈非。
自题绿猗亭 其一。明代。陈镒。森森苍玉林,寒光眩晴色。萧然尘表姿,雅有君子德。虚阴閟夏凉,一枕寄閒寂。睡觉闻秋声,清风度窗碧。
庚寅八月六日忆母。明代。彭而述。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陈传朋和余梅花旧作余再赋此。宋代。孙应时。肌肤冰雪定何神,不用灵犀自避尘。一笑未妨如独夜,百花谁敢斩先春。孤山诗侣须君复,吴市仙踪只子真。此外纷纷莫相污,风姨月姊故情亲。
武陵春。宋代。魏夫人。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
天启惠酥 其三。宋代。周邦彦。南朝珍馔一时无,尚见休文谢北酥。陶瓮解汤香出屋,铜铛掠面乳供厨。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闻道加餐最肥泽,异时烦与致醍醐。
新雁过妆楼 雪夜闻雁。清代。顾太清。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楚州旧将歌。元代。陈基。楚州旧将守楚城,身与群凶殊死争。父母遭烹妻子戮,终天之恨何时平。近从王师却征楚,归寻父母身死所。忍疼刺血渍白骨,髑髅无言泪如雨。烹父之卒今尚存,恐惧复雠前自陈。将军谢卒汝勿畏,我志为国非为亲。群凶所重在其首,汝辈区区复何有。若令歼戮止渠魁,亲骨有知当速朽。将军将军孝且忠,天地有尽悲无穷。吾闻古有王陵母,仗剑杀身成汉功。
早禾为官马食践殆尽。明代。庄昶。山田几月全无雨,抱瓮安能坐老夫。粥食已安今岁减,马群谁遣一禾无。眼昏口燥真欺得,天远山深可用呼。且直区区馀事里,坐携书卷看河图。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 其三 观云阳李一初先生真迹。明代。程敏政。前人往往爱钟王,才落霜毫趣便长。颇怪一时文翰谱,风流犹欠李云阳。
贺杨东山休致。宋代。高翥。莫言纳禄寻常事,试读唐人梦谒赋。骑驴径上东山椒,九州四海风萧萧。大瓢贮云杓斟月,却跨阴崖听冰柝。松萝影薄寒花妍,白鸥飞来亦欣然。
山烧。清代。曾燠。初讶流星乱,俄看制电明。层峦从此瘦,春草几时生。久畏边烽警,何堪野烧惊。昆冈无玉石,揩眼一伤情。
春日旅泊桂州。唐代。张泌。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
上巳晚泊龟山作。宋代。贺铸。薄暮东风不满帆,迟迟未忍去淮南。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兰叶自供游女佩,芸编聊对故人谈。洛桥车骑相望客,曾为吴儿几许慙。
饯杨少监。宋代。俞德邻。白发苍颜自在仙,流行坎止任天然。江山得意俓携酒,家世为官不爱钱。天与清閒娱晚景,人看富贵出长年。传闻尺一来阊阖,匹马春风快着鞭。
凤凰曲。唐代。李白。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新雪二首(寄杨舍人)。唐代。白居易。不思北省烟霄地,不忆南宫风月天。唯忆静恭杨阁老,小园新雪暖炉前。不思朱雀街东鼓,不忆青龙寺后钟。唯忆夜深新雪后,新昌台上七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