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朗读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是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日野外步行的景象。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揉蓝拍岸秋涛信,
列炬缘山夜烧痕。
枫叶经霜红更好,
晚来扶杖过前村。

译文:
蓝天揉动,拍打着岸边秋水的波纹,
一列炬火沿着山脉燃烧,夜晚留下痕迹。
经过霜露的枫叶更加绚丽红艳,
傍晚时分,扶杖漫步经过前方的村庄。

诗意:
这首诗以秋日野外步行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物描写出丰收季节的美丽和宁静。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痴迷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揉蓝拍岸秋涛信"这句描述了秋天蓝天与秋水相互映衬的景象,描绘了秋天湖泊的宁静和秋水波澜的美丽。"列炬缘山夜烧痕"这句将山脉上点燃的炬火与夜晚的痕迹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山间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安宁的感觉。"枫叶经霜红更好"这句表达了枫叶在霜冻的作用下更加鲜艳美丽的意象,展现了秋天丰收季节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晚来扶杖过前村"则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漫步经过村庄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

猜你喜欢

金陵留都根本地,内兵三十有七卫。祖宗养士二百年,士饱马肥日嬉戏。

计司稍缓散刍粮,众怒甘心黄侍郎。坐令军士发愤怨,谁为国家存纪纲。

()
州闾庠序少追随。
俯仰鬓成丝。
仕宦孰逾君达,恩施遍及庭芝。
溪头春日,欢声和气,如见生时。
()
数星犹自耿寒空,海气弥天晓日红。
没胫已无当路雪,打头不过暂时风。
乡情客思鸿飞外,春色晴光鹊语中。
临酒对花犹健在,谁云矍铄一衰翁。
()

绣衣玉斧重流芳,劲节曾霏九夏霜。记取长安今日别,红亭处处菊花黄。

()
天葩富奇分,龙种多异姿。
歆向妙经太,白贺工文词。
飘飘翰墨间,耿耿名字垂。
哀哉赵延康,忠义反见疵。
()

几日黄梅雨,平吞绿树湾。犬惊船上屋,蛟纵水沉山。

两屐难乘兴,三杯暂破颜。人生亦堪笑,咫尺是乡关。

()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

一散菁葱社,松阴路遂分。
孤云堪作我,朗月辄思君。
溪暖絺初动,桐欹露已闻。

()

一钵同行乞,三年不厌贫。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

()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九州皆片麈,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僊术?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

层城烟雾逼天斜,久客相依自一家。
贫向危途轻岁事,愁从衰鬓改春华。
相将迟暮攻椒颂,各写辛酸累烛花。

()

台星夜陨哲人萎,哀动朝绅泪暗垂。补衮每闻禆圣治,安边频见董王师。

堂堂遗像归图画,赫赫元勋照鼎彝。千载芳名知不朽,何须更索说之碑。

()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

()

汉季㫺崩溃,群盗纷纵横。黄巾虽巳破,馀孽尚蚊虻。

磊落孔北海,坐困都昌城。苟非刘平原,何以释围兵。

()
多病嫌秋怕上楼。
苦无情绪懒抬头。
雁来不寄小银钩。
一点离情深似海,万重凄恨黯如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