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四。宋代。汪元量。三宫寝室异香飘,貂鼠氈帘锦绣标。花毯褥裀三万件,织金凤被八千条。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四》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宫寝室异香飘,
貂鼠氈帘锦绣标。
花毯褥裀三万件,
织金凤被八千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州的宫殿中的奢华与美丽。诗中提到的"三宫寝室"指的是皇后、嫔妃和贵妃的寝室。寝室中弥漫着异香,可能是由于香料和花草散发的香味。"貂鼠氈帘锦绣标"描述了寝室的装饰,帘子上使用了贵重的貂鼠皮毛,织成锦绣的花纹,彰显了富丽堂皇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花毯褥裀三万件,织金凤被八千条"描绘了寝室内的床上用品。花毯、褥裀都是精美的织物,数量众多,表现了奢华与富裕。其中的"织金凤被"更是引人注目,金色的凤凰图案被织成了八千条,显示了皇室的尊贵与荣耀。
整首诗描绘了湖州宫殿中的奢华装饰和显赫氛围,通过对寝室内物品的描写,展示了宋代宫廷的繁荣和富饶。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当时宫廷的奢靡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宫殿之中,感受到了宫廷文化的瑰丽壮观。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明代。蔡文范。甸服仍周典,沟渠自禹功。幽并千涧合,江汉万方同。翠柳沿堤暗,雕枫积坞红。谁家调锦瑟,清宴小楼中。¤
粤台新柳 其五。宋代。何绛。珠海西流入柳坡,年年春色最先过。虽然枝叶垂垂密,菀柳从今不用歌。
摸鱼儿 哭王生。清代。陈维崧。记年来、百无俚赖,聊将小令閒做。同巷有人才最敏,艳句颇能赓和。花影赓。写小字斜行、各色蛮笺大。携来诧我。任腻柳豪苏,一宵立办,诡说蠹馀课。谁能料,弹指一坏长卧。伤心腹痛车过。历历前游还在眼,邻笛吹来入破。刘白堕。算浮世生前、对语惟君可。慎毋计左。不信看城南,王郎新冢,夜雨绿苔涴。
怀钱塘旧居。宋代。胡仲弓。钱塘漂泊久,别后梦连宵。忽听滩头水,犹疑江上潮。暗尘侵竹简,夜雨洗芭蕉。料得苏堤路,西风犯柳条。
和内乡李师甫长官见寄。宋代。邵雍。虽未似神仙,能逃暑与寒。何尝无水竹,未始离林峦。道不同新学,才难动要官。时和岁丰后,亦自有余欢。
送董理问 其二。明代。郑真。名家乔木稿城深,忠孝悠悠百世心。盭绶正须传锦绣,虎符犹得认黄金。谈经竹屋秋云合,听讼槐庭昼日阴。忠献只今祠庙在,萧萧柏径许相寻。
次韵向宪见赠三首 其三。宋代。洪适。河东空有赋,人不道扬雄。贵贱云泥隔,寅缘井邑同。平番依列宿,谈笑霁威风。终赖帡幪力,能成尺寸功。
病中诗十五首。自解。唐代。白居易。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长江万顷明如镜。宋代。王令。长江万顷明如镜,江面无风江水静。白日当空照江底,蛟穴龙居难隐映。乱山影落碧波寒,渔翁醉卧愁不醒。迟暮东南见海门,海门目断烟云暝。几度狂涛日月低,舟师鼓枻歌相庆。长江虽长缯网多,纤鳞何处逃生命。
有怀鮀浦诸乡朋五首 其二。明代。翁万达。远天惟鸟道,近况逐云愁。燕甸风尘剧,龙沙日月流。亲朋行处少,山水故园秋。却恨当年别,临歧不我留。
发德山。清代。黄文琛。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
初夏幽居杂赋。宋代。陆游。过尽一春雨,园林气少和。偶然扶楖栗,复尔坐盘陀。小草数行字,残花一曲歌。公卿非傲汝,无奈爱闲何!
送九兄佥书归二首。宋代。蔡戡。离别一可久,漂流不记年。昔君犹壮岁,今我亦华鬋。隔阔疑如梦,从容喜欲颠。弟兄能有几,有此对床眠。
大丞相益国周公访予於碧瑶洞天,刘敏叔写以。宋代。杨万里。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苍松翠竹青苔迳,也不傅呼宰相来。
武昌怀古。宋代。宋庆之。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秋塞戌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折杨柳歌辞五首。清代。佚名。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酒泉子。五代。牛希济。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
梅微开复题。宋代。赵蕃。晨起浑无事,巡檐立久时。不惊新苦瘐,频忆旧题诗。次第开全树,搀先见一枝。故园春尚晚,折寄欲因谁。
苦寒行二首 其一。明代。孙一元。半月闭门友朋绝,过午下食鸟雀怜。风狂高江浪打岸,雪压湿突炊无烟。
拦蛮山。宋代。陶弼。西去万重山,兹峰独限蛮。天生贼多计,民赖汝为关。设险数州地,防危一日间。守边须以道,绝顶可跻攀。
谒金门。宋代。赵长卿。春睡足。帘卷翠屏山曲。芳草沿阶横地轴。垂杨相映绿。暗忆旧欢难续。又是禁烟传烛。陌上踏青新结束。秋千谁共促。
赠朱道士。宋代。徐照。新营一间屋,种柳是前春。此地已逃俗,何时可卜邻。吟诗能愈疾,得酒自忘贫。九十头雪雪,多应笑野人。
秋泉。唐代。薛涛。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悼李奉。宋代。刘子翚。选拔由亲卫,时危远出征。气骁尝忽敌,身殁始知名。故妾辞空帐,残兵隶别营。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