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朗读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石天祠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氛围和仙境般的景观。

诗中描述了石天祠冒着烟焰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石天祠是一个供奉神灵的庙宇,烟焰的升腾象征着神灵的存在和神秘力量的释放。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游帷观,这是一个观赏景色的地方。然而,这里的气味却充满了腥膻之味,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神秘感和诗意的深度。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小龙子入海和老仙翁飞上天的情景。小龙子是一个神话中的角色,它的出现象征着力量和神奇。而老仙翁则代表着智慧和超凡的存在。这两个形象的出现,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仙境般的氛围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天祠的景象和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以及小龙子和老仙翁的形象,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神秘与超凡的美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翩翩五色应弘词,初入圜桥雀已驰。藜火夜分天禄阁,彩毛朝起凤凰池。

奏笺预向趋庭日,华选方逢盛世知。更有寒山樨一树,秋风遥欲与君期。

()
客有林泉趣,寻幽翦薜萝。
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
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
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

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
日裹不可道人,夜裹不可说鬼。
无量劫来成道,一时都在这裹。
()

圣门坦坦万人行,欲入先须去路明。为报只今卢智子,莫教辜负项先生。

()

大隐屏前叠翠岑,断肠忽听白猿吟。读书炉畔残煨火,讲易堂中旧盍簪。

隔水幽华红步障,穿松小鸟绿衣衿。王生不作谭玄想,谁识先天太极心。

()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

少年不觉岁时迁,老景偏于除夜怜。
前此宵分为次日,今番坐久是新年。
雪中偏觉梅花艳,灯下频将竹叶传。

()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
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

()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

熟醉莲荡风,未赏梅溪胜。
踏雪访屏山,今年得乘兴。

()
巧鬻非善贾,利获非良农。
君子不自智,甘与庸人同。
天君见独者,进退有新功。
忽敛艺文手,反著怀袖中。
()

我君饯之。
其乐泄泄。

()

在边谈边瘴,挥麈试驱蚊。传言或过甚,聊复纪所云。

炎天铄金石,落日飞红尘。夜中天开笑,空霆声砏磤。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山池芳草绿初匀。
柳寒眉尚颦。
东风吹雨细如尘。
一庭花脸皴。
()

星旗缥缈映仙幡,万朵彤云捧至尊。见说銮舆初御日,亲劳法从驻龙轩。

()

共爱开花擅早春,何分芰带与朝绅。玉堂金阁看尤好,不但疏篱野水滨。

()
眼界山逾碧,腰舆步转高。
未疑御魑魅,自笑尹鼯猱。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次山虽漫仕,安敢遽辞劳。
()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
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

戒舍工夫老未圆,百双鸡子送残年。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

高会时不娱。
覊客难为心。
殷怀从中发。
悲感激清音。
()

充盈象器极高深,要识惟微是道心。何处天明非出王,未形神鬼已昭森。

尸居寂寂偏龙见,暗室冥冥有日临。请验此时真太宇,岂容一物妄相侵。

()

自笑当年费苦吟。陈迹梦难寻。几卷诗篇,几张画稿,几许光阴。

唾壶击碎频搔首,磨灭旧胸襟。而今赢得,千丝眼泪,一个愁心。

()
冷暖旧雨今雨,是非一波万波。
壁下禅枯达磨,室中病著维摩。
()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

堂堂一道出山腰,色似垂缣响似潮。何必枕流图洗耳,坐观已觉俗尘消。

()
檐栋如翚飞,世间那得知。
不是风旛动,如如应好机。
青青是翠竹,孤云无性驰。
头头垂示处,子细好明知。
()
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
()

二室丽天中,三花落云外。远势浮河洛,穹标掩华岱。

珍木自成阴,瑶草何曾溉。神膏沆瀣霏,金沙碧潭碎。

()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
清景无终极,频来未属厌。
远山秋后出,茅屋近来添。
()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
一镜湿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
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
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
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
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
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
()

冲淡胸襟静细工,峰平坡浅意无穷。精微不作离奇想,一片清光露碧空。

()

一天星宿话应难,露滴秋原泪未乾。七轴莲花毫素尽,十重帝网寂光寒。

生前有梦随蝴蝶,死后无人托臂肝。月落澄潭看不彻,夜深携策绕阑干。

()

曾无名胜足开襟,载得閒愁比雪深。千里云痴山熟睡,一川风峭水哀吟。

严寒早彻儒生骨,宿火全灰仕宦心。亲舍白云望更远,漫随官马度榆林。

()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

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馀。

()

虽微风物似扬州,茧栗初红已遽休。
手地戴端宜谁粉,夺攘无奈众苍头。
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

()

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

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

()
开元冠盖里,无若贺知章。
乞得镜湖水,洗出明月光。
行坐镜与月,身衣羽人裳。
心存黄庭经,目视白鸟行。
()

城边柳条春意动,近者力至复低垂。须令傍水留披拂,不独撩人管别离。

过月即看邻绮树,卜巢还许借黄鹂。荒州物色犹如此,若在御沟应更奇。

()

海峤浮西日,关梁转北风。苏郎书未返,愁绝雁来红。

()

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

贡选归来暂舣舟,十年相别话还投。秋光满眼休辞醉,世计催人易白头。

己未叠经新甲子,重阳又迫旧严州。东阳寿酒樽封远,笑把篇诗为子酬。

()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

制法精微自帝尧,势如天阵布週遭。
沉思迥觉忘千虑,妙诀终须附六韬。
急动未分香印匝,一枰初满月华高。

()

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

俗尘飞难倒,万壑树参天。忽见寒林落尽,时序易推迁。

可惜出山泉浊,怎知孤云野鹤,栖处独高寒。赖我无心物,伴我此身闲。

()

才向秋堂听鹿鸣,南宫春燕接恩荣。上公押坐金貂重,仙乐从风律吕清。

一代文章真幸会,三场吃着岂平生。午桥胜日群仙醉,还忆宫花照面赪。

()

四围山翠合,缥缈见危楼。地狭星辰少,云深水石幽。

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寄语游方者,桃源岂外求。

()

五更残梦雁声催,草阁临江眼界开。收尽春寒红日涌,隔江柔橹带潮来。

()

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

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

()

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

蓐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病叶危欲堕,朔禽亦已迁。

()
宝殿春朝退,瑶池夜宴深。
明朝是人日,时复问晴阴。
()
我昔骑鲸游九州,上扣天关望冕旒。
群公侍旁好颜色,将顺帝旨成刚柔。
抱持日月不自献,蒙葺尘土归家丘。
结茅竹间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飙留。
()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
昆仑山上玉楼前。
五色祥光混紫烟。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时醉卧花眠。
()
霜风吹帽江村路,小蹇迢迢委辔行。
忽到云山幽绝处,穿林啼鸟不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