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宋代。刘克庄。石天祠有烟焰,游帷观亦腥膻。小龙子入于海,老仙翁飞上天。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石天祠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氛围和仙境般的景观。
诗中描述了石天祠冒着烟焰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石天祠是一个供奉神灵的庙宇,烟焰的升腾象征着神灵的存在和神秘力量的释放。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游帷观,这是一个观赏景色的地方。然而,这里的气味却充满了腥膻之味,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神秘感和诗意的深度。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小龙子入海和老仙翁飞上天的情景。小龙子是一个神话中的角色,它的出现象征着力量和神奇。而老仙翁则代表着智慧和超凡的存在。这两个形象的出现,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仙境般的氛围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天祠的景象和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以及小龙子和老仙翁的形象,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神秘与超凡的美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尹乔岳入泮宫。明代。释今无。翩翩五色应弘词,初入圜桥雀已驰。藜火夜分天禄阁,彩毛朝起凤凰池。奏笺预向趋庭日,华选方逢盛世知。更有寒山樨一树,秋风遥欲与君期。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宋代。蒋祺。客有林泉趣,寻幽翦薜萝。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重阳赐燕。明代。唐锦。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七 卢智子。宋代。项安世。圣门坦坦万人行,欲入先须去路明。为报只今卢智子,莫教辜负项先生。
载赓游武夷韵 其二。明代。唐桂芳。大隐屏前叠翠岑,断肠忽听白猿吟。读书炉畔残煨火,讲易堂中旧盍簪。隔水幽华红步障,穿松小鸟绿衣衿。王生不作谭玄想,谁识先天太极心。
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宋代。强至。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唐代。韩愈。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除夕有感。明代。李开先。少年不觉岁时迁,老景偏于除夜怜。前此宵分为次日,今番坐久是新年。雪中偏觉梅花艳,灯下频将竹叶传。不荷湔除多罪谴,当朝侍从久归田。
慈竹。宋代。王令。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夏云。唐代。曹松。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寄题愚斋。唐代。李兼。巧鬻非善贾,利获非良农。君子不自智,甘与庸人同。天君见独者,进退有新功。忽敛艺文手,反著怀袖中。客问以臆对,此说非易穷。吾非宁武子,今学北山翁。
听谈诸边炎瘴。清代。牛焘。在边谈边瘴,挥麈试驱蚊。传言或过甚,聊复纪所云。炎天铄金石,落日飞红尘。夜中天开笑,空霆声砏磤。赤地皆焦土,蛮烟郁似餴。秋风不早下,岚阴腾昈纹。此时类寒食,禁火思离群。林枯螫草秀,山童怪花芬。伏禽偃塌翼,修蜧播腥闻。更有野火燃,水底热葐蒀。城门疑失火,鱼龙走鳁鳁。畏日如畏虎,物情胥泯棼。夷居屡迁徙,春尽不耕耘。怪彼商旅者,无还是从军。况复来虐寇,道暍滋纷纭。鞭巫竟何为,笑彼虺欲焚。由来气使然,瘴毒实厉薰。我来濮洛地,险途久辛勤。避瘴渺无术,衔杯不辞醺。昼眠情苦禁,晚饭日未曛。尝新远果瓜,陶情在诗文。幸无龙江疠,旦暮期秋分。安得杨枝水,净心炎雾氛。
颂古五十五首。宋代。释绍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阮郎归。唐代。无名氏。山池芳草绿初匀。柳寒眉尚颦。东风吹雨细如尘。一庭花脸皴。莺共蝶,怨还嗔。眼前无好春。这番天气杀愁人。人愁旋旋新。
游天坛 其二。明代。韩上桂。星旗缥缈映仙幡,万朵彤云捧至尊。见说銮舆初御日,亲劳法从驻龙轩。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五。明代。杨士奇。共爱开花擅早春,何分芰带与朝绅。玉堂金阁看尤好,不但疏篱野水滨。
到郴。宋代。丁逢。眼界山逾碧,腰舆步转高。未疑御魑魅,自笑尹鼯猱。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次山虽漫仕,安敢遽辞劳。
游花岩寺。宋代。寇准。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咏史 其二 梁武帝。宋代。陈普。戒舍工夫老未圆,百双鸡子送残年。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诗。魏晋。陈琳。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十。明代。王慎中。充盈象器极高深,要识惟微是道心。何处天明非出王,未形神鬼已昭森。尸居寂寂偏龙见,暗室冥冥有日临。请验此时真太宇,岂容一物妄相侵。
秋波媚 夜坐。清代。顾太清。自笑当年费苦吟。陈迹梦难寻。几卷诗篇,几张画稿,几许光阴。唾壶击碎频搔首,磨灭旧胸襟。而今赢得,千丝眼泪,一个愁心。
虞美人·淡云笼月松溪路。宋代。周邦彦。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宋代。释印肃。檐栋如翚飞,世间那得知。不是风旛动,如如应好机。青青是翠竹,孤云无性驰。头头垂示处,子细好明知。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宋代。范成大。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
游嵩山四首 其四。明代。区大相。二室丽天中,三花落云外。远势浮河洛,穹标掩华岱。珍木自成阴,瑶草何曾溉。神膏沆瀣霏,金沙碧潭碎。风从箕山来,思与逸驾会。天路渺难即,霞术久芜秽。独见周王子,吹笙游鹤背。青宫生尘埃,紫房绝情爱。逍遥白云间,欲归迷所在。
鹧鸪天(春情)。宋代。张孝祥。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谒金门。清代。纳兰性德。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桃源道中。宋代。文天祥。漠漠地千里,垂垂天四围。隔溪胡骑过,傍草野鸡飞。风露吹青笠,尘沙薄素衣。吾家白云下,都伴北人归。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 其十三。清代。陈式金。冲淡胸襟静细工,峰平坡浅意无穷。精微不作离奇想,一片清光露碧空。
秋兴八首 其五。明代。释函是。一天星宿话应难,露滴秋原泪未乾。七轴莲花毫素尽,十重帝网寂光寒。生前有梦随蝴蝶,死后无人托臂肝。月落澄潭看不彻,夜深携策绕阑干。
渡滦河。清代。何栻。曾无名胜足开襟,载得閒愁比雪深。千里云痴山熟睡,一川风峭水哀吟。严寒早彻儒生骨,宿火全灰仕宦心。亲舍白云望更远,漫随官马度榆林。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唐代。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 其二。明代。程敏政。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馀。
芍药十丛近千蕊客饮散一夕而空。元代。方回。虽微风物似扬州,茧栗初红已遽休。手地戴端宜谁粉,夺攘无奈众苍头。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玉爵彩云谙往事,可因尤物作閒愁。
题张延之觉寺亭。宋代。廖刚。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
寄许越州。宋代。梅尧臣。开元冠盖里,无若贺知章。乞得镜湖水,洗出明月光。行坐镜与月,身衣羽人裳。心存黄庭经,目视白鸟行。岁时忽已古,高韵抗彭庄。今闻许子春,来守稽山傍。稽山风月在,镜水菰蒲长。腊市开梅萼,霰雪凌早芳,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焙边可以啜,树间可以觞。贺老於当日,必定无此尝。唯有李白诗,酒船芙蓉香。安得效白也,剩载借艅艎。与君同醉翁,智虑收肝肠。
城边柳条。元代。吴克恭。城边柳条春意动,近者力至复低垂。须令傍水留披拂,不独撩人管别离。过月即看邻绮树,卜巢还许借黄鹂。荒州物色犹如此,若在御沟应更奇。
湖上感事漫成四绝奉寄玉山 其三。元代。杨维桢。海峤浮西日,关梁转北风。苏郎书未返,愁绝雁来红。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九。明代。王渐逵。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赠兰溪董遵道。明代。林光。贡选归来暂舣舟,十年相别话还投。秋光满眼休辞醉,世计催人易白头。己未叠经新甲子,重阳又迫旧严州。东阳寿酒樽封远,笑把篇诗为子酬。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唐代。李嘉祐。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奉和御制棋二首。宋代。徐铉。制法精微自帝尧,势如天阵布週遭。沉思迥觉忘千虑,妙诀终须附六韬。急动未分香印匝,一枰初满月华高。御词仍许群臣和,愁杀山中玉兔毫。
送江陵黎少府。唐代。岑参。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水调歌头。清代。严金清。俗尘飞难倒,万壑树参天。忽见寒林落尽,时序易推迁。可惜出山泉浊,怎知孤云野鹤,栖处独高寒。赖我无心物,伴我此身闲。携筇杖,着芒履,上峰巅。松风石径,昂首常自耸吟肩。休问世间离乱,哪记古今月日,名利两无缘。但愿得长生,不老即神仙。
四燕诗为吴立斋司空赋 其二 恩荣燕。明代。顾清。才向秋堂听鹿鸣,南宫春燕接恩荣。上公押坐金貂重,仙乐从风律吕清。一代文章真幸会,三场吃着岂平生。午桥胜日群仙醉,还忆宫花照面赪。
翁村翠流閤。元代。尹廷高。四围山翠合,缥缈见危楼。地狭星辰少,云深水石幽。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寄语游方者,桃源岂外求。
扬子江晓望。清代。缪徵甲。五更残梦雁声催,草阁临江眼界开。收尽春寒红日涌,隔江柔橹带潮来。
中秋同社诸子集方侍御宅得中字。明代。欧大任。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
杂诗七首 其四。元代。贝琼。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蓐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病叶危欲堕,朔禽亦已迁。朝华痛夕陨,掩泪复何言。
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宋代。崔敦诗。宝殿春朝退,瑶池夜宴深。明朝是人日,时复问晴阴。
赠张圣言画柯山图。宋代。潘大临。我昔骑鲸游九州,上扣天关望冕旒。群公侍旁好颜色,将顺帝旨成刚柔。抱持日月不自献,蒙葺尘土归家丘。结茅竹间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飙留。屋头清溪鸣书夜,当户古木蔽马牛。苍头卢儿从高盖,传呼不到门巷幽。两公忘言儿袖手,驱除睡魔须茶瓯。谁传此意到旁郡,解衣盘礴烦张侯。张侯落笔妙天下,未坠学士之风流。欲见柯山入画图,丹青知君百不忧。黄公不肯直南省,一麾已具东南舟。请君援笔待公至,画我迎公竹阴里。
游仙游山。唐代。白居易。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