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二十首。宋代。汪元量。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檝千艘水上飞。旗帜蔽江金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檝千艘水上飞。
旗帜蔽江金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越州(今浙江绍兴)西侧的景象。草地上的离离草随风摇曳,成千上万的船只迅速穿行在水面上。旌旗招展,挡住了江面的视线,金鼓声震天动地。这是伯颜丞相渡江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越州西畔的景象,展现了繁忙的水上交通场景和丞相渡江的盛况。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水面上繁忙的船只,形容草地上的离离草随风飘荡,给人一种热闹而喧嚣的感觉。旌旗招展、金鼓震动的描写表达了丞相渡江的庄严场面,凸显了丞相的威望和威风。整首诗词气势恢宏,通过对景物和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当时越州繁荣繁忙的景象,以及丞相过江的庄严场面。
这首诗词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刻画了一个繁忙而庄严的场景,给人以生动的感觉。同时,通过对宏大场面的描写,表达了对丞相的敬仰和景仰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景物和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访唐荆川内翰别业不遇汎舟游塘相值。明代。邱云霄。远度山桥野兴迟,辋川何处问王维。繁花翠合迷深径,细柳青垂护短篱。栖雀门前初近午,听莺林外亦多时。漫从笑语晴川上,一舸春风泛碧漪。
挽高兵部。宋代。陈宓。蚤得师儒赏识深,明时硕辅尽知音。惠周南海交麾节,疏上中台襆被扆。七帙正宜游桂圃,五言何遽些梅林。邻乡父老同垂泪,两县甘棠蔽芾阴。
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宋代。姜特立。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野色满方壶。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问讯曲湖老,何时访老夫。
燕归来。元代。仇远。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一声恰到画楼西。云压小鸿低。
依韵答泰州王道粹学士见寄。宋代。梅尧臣。君同黄鹄游海峤,我学白云归帝乡。已爱健翅自鼓舞。谁怜孤影犹飘扬。安得相从在霄汉,於今留滞嗟絷缰。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次韵池上暮雨。宋代。朱继芳。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小小竹窗醒倦鹤,疎疎荷屋冷栖鸥。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
游灵岩。宋代。车若水。一径碧如合,四山危欲堕。天低鸟不飞,露湿龙常过。岩根小叶下,境净不可唾。深杳洞出云,冷钟佛惊卧。川僧住八年,有此清福大。而我寻盟来,坐借蒲团破。灯深眼双青,各话其所课。我谷未必实,他华已成果。归为宜有余,吾道岂全懦。壁间清献存,当年愧轻和。
雨色秋城闇,凉云何淰淰。烟垂麻石桥,溜滴粉墙甉。
煮茗坐清风,听涛倚朱槛。扁舟忽一过,五内归澄湛。
孟秋毗陵之什 其四 无锡清和楼茗坐约以毛明彊先生句『双桥槛外秋』分韵得『槛』字。清代。陈忠平。雨色秋城闇,凉云何淰淰。烟垂麻石桥,溜滴粉墙甉。煮茗坐清风,听涛倚朱槛。扁舟忽一过,五内归澄湛。
雨中漫兴柬泓山中溪洱皋 其三。明代。杨慎。青山绕屋水周堂,枕底潺湲梦里凉。阶下濯缨怜孺子,吾庐应即是沧浪。
晓光词。唐代。施肩吾。日轮浮动羲和推,东方一轧天门开。风神为我扫烟雾,四海荡荡无尘埃。
湖上晚归。明代。范景文。登山泛水两相宜,船后轻舆更使随。一径晴岚深见寺,千寻悬瀑下通陂。鸟迷树影归林乱,云恋湖阴入岫迟。欲向空潭延月色,穿桥夜坐放生池。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宋代。释绍嵩。一度春来一度新,夕阳花坞净无尘。负暄孤坐松根石,细看横枝间绿筠。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宋代。陈师道。龙争虎据竟成尘,只有青楼与白门。令宰才高先得句,使君情重数开樽。江山故国难留鹤,科斗荒池可著鲲。直使颌须浑作白,未应投镊愧诸孙。
寺斋睡起二首。宋代。黄庭坚。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桃李船。
鹧鸪天。宋代。段克己。七字骊珠句法豪。老夫倒甲堕缨髦。舆薪不见明何谓,雷雨无声麦已漂。穷砚墨,几昏朝。星星鬓发半刁骚。从人笑我冬烘甚,犹可尊前举罚
雪後出游戏作。宋代。陆游。小巘平冈雪陆离,幽人又赋探春诗。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大度乾坤容落托,多情风月笑衰迟。吾生也似梅花淡,燕未归来蝶不知。
十五年前,事怨绪,离纷殢雨寻云。银屏执手时,恨他生未卜,别样殷勤。
空教惆怅珠帘,难向南楼种合昏。最消魂、一语叮咛,银环钿盒泪痕新。
忆瑶姬 偶读惜分飞旧词有感,用史梅溪韵。清代。邹祗谟。十五年前,事怨绪,离纷殢雨寻云。银屏执手时,恨他生未卜,别样殷勤。空教惆怅珠帘,难向南楼种合昏。最消魂、一语叮咛,银环钿盒泪痕新。断肠菱镜双分。嫩绿成阴,牧之枉煞寻春。手持双豆蔻,想佩声鬟影,香染罗巾。上窗重展乌丝,惟有春寒瘦著人。便重来、梦里分明,何处觅湘君。
过故宜城。宋代。项安世。跋马南城吊楚王,寂寥迁国岁年长。故宫白道埋春草,小市青旗挂夕阳。时有野鸡吞堕珥,过无遗像镇祠堂。只应平路桥边水,曾照当时后院妆。
和邓嶰筠前辈廷桢虎门即事前韵二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拜衮人来斗指东,女牛招共客槎通。消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下濑楼船迟贯月,中流木秭亘长虹。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事呈。宋代。王安石。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题灵峰寺壁。宋代。苏轼。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游铜梁县云岩。宋代。李石。我来云岩夏初吉,岩洞向晚开新蟾。晴空飘飘雨花坐,护此燕几垂飞檐。老僧闭门一榻外,但有瓶钵云炎奁。人间日车手可热,道上火繖官争炎。不知此地荫冰雪,崖花石蔓骈浓纖。传闻仙人有蜕骨,玉塔未许窥幽潜。行人各走记名姓,浪费粉板相黐黏。不知苏黄岩上字,端有妙处垂缃缣。至今岩泉泻千仞,似与二老争森严。斯游与子固不薄,一饷喜逐清赏兼。稽首林间古石佛,面目慈悲雄须髯。狐狸骑项鼠绕膝,苍苔藓剥侵裙襜。我愿石佛须少忍,欺善怕恶神所殲。君不见迩来石佛胜铜鬼,会煮翁仲烹飞廉。
立春日游苑迎春。唐代。李显。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明代。李之世。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寄史允叟。元代。袁桷。故国王孙佩碧兰,春去凉月倚朱阑。玉箫曲趁莺声转,金鼎香随蝶梦残。碧沚波清堪把钓,黄尘风急倦弹冠。外家文采惟君在,笑我冰髭跨晓鞍。
小盈道中。宋代。朱熹。今朝行役是登临,极目郊原快赏心。却笑从前嫌俗事,一春牢落闭门深。
牙领番腾一线红。花儿新样喜相逢。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
人易老,恨难穷。翠屏罗幌两心同。既无闲事萦怀抱,莫把双蛾皱碧峰。
鹧鸪天(初夏试生衣,而婉卿持素扇索词,因作此书于扇上)。宋代。赵长卿。牙领番腾一线红。花儿新样喜相逢。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人易老,恨难穷。翠屏罗幌两心同。既无闲事萦怀抱,莫把双蛾皱碧峰。
宫人斜。明代。刘师邵。粉埋红艳骨埋香,草色非春亦自芳。莫道生前恩宠薄,马嵬尘土更堪伤。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唐代。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