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峰寺壁

题灵峰寺壁朗读

《题灵峰寺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峰山上宝陀寺,
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
依稀犹记妙高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苏轼游历到灵峰山上的宝陀寺,他回顾自己的往事,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苏轼再次来到此地的情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灵峰山上宝陀寺":描绘了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地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白发东坡又到来":东坡是苏轼的字,也是他的号。"白发"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年老,"东坡又到来"表示苏轼再次来到这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3. "前世德云今我是":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前世的记忆,"德云"指的是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而"今我是"则表示他现在的身份。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前世今生的联系,表达了对前世的情感认同。

4. "依稀犹记妙高台":这句话暗示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回忆。"妙高台"是指过去的某个地方,可能是苏轼曾经的居所或经历过的重要场所。作者用"依稀犹记"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刻记忆和情感。

通过这首诗词,苏轼展示了他对过去的情感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自己再次来到这里,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拥衲对芳丛,由来事不同。鬓从今日白,花似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晓风。何须对零落,然后始知空。

()
汲汲威刑继祖龙,收功终在望夷宫。
未应家国归车府,却有山东老沛公。
()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
一春不识春风面。
都为慵开眼。
荼_雪白牡丹红。
犹及尊前一醉、赏芳秾。
()
尽舫鸣钲野寺钟,暮声惊破翠烟重。
好风不解藏天巧,雕碎孤云作数峰。
()
天风万里拥霓旌,紫凤青鸾上玉京。
故宅一区千古在,夜深惟有月华明。
()

瑶榭琼台望转深,红云穿日散轻阴。天留霁雪教人赏,地放寒梅要客寻。

阅岁已知频改易,逢时何处不登临。悟来自笑浑多事,何用题诗在碧岑。

()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

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
密雪晚来急,扁舟江上看。
冻云千顷白,对我一襟寒。
屦冷深犹立,巾欹重更弹。
家山想同梦,夜倚玉栏干。
()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

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

宿云黯惨埋岩壑,疾风飒飒梢林薄。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

一翁蓑笠度危桥,一翁荷担转山腰。崖倾石冻行伛偻,不辞辛苦归途遥。

()

艳借鹅黄色静娟,梁园雪后倍幽然。开樽不觅罗浮路,剪烛真宜纸帐眠。

蜡国暖香融玉骨,孤山晴日染霜天。相看载酒容相过,欲向东坡学问禅。

()

主人拙樊圃,家贼巧穿窬。
鼠子敢予侮,麟翁以盗书。
空搔双白鬓,不奈一长须。

()

鹤顶朱圆,丰肌粟聚,宝叶揉蓝初洗。亲翦翠柯,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骨换丹砂,笑尚带、儒酸风味。谁记。曾问谱西泠,绿阴青子。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纤手素盘,历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珍果同时,惟醉写、来禽青李。争似。为越女、吴姬染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