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峰寺壁

题灵峰寺壁朗读

《题灵峰寺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峰山上宝陀寺,
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
依稀犹记妙高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苏轼游历到灵峰山上的宝陀寺,他回顾自己的往事,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苏轼再次来到此地的情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灵峰山上宝陀寺":描绘了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地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白发东坡又到来":东坡是苏轼的字,也是他的号。"白发"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年老,"东坡又到来"表示苏轼再次来到这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3. "前世德云今我是":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前世的记忆,"德云"指的是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而"今我是"则表示他现在的身份。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前世今生的联系,表达了对前世的情感认同。

4. "依稀犹记妙高台":这句话暗示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回忆。"妙高台"是指过去的某个地方,可能是苏轼曾经的居所或经历过的重要场所。作者用"依稀犹记"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刻记忆和情感。

通过这首诗词,苏轼展示了他对过去的情感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自己再次来到这里,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唐年斗酒价三百,苦贵已起诗翁言。
那知三倍犹痛饮,可知此老空烦冤。
风烟澒洞搅霜信,云日黯淡浮天根。
此世有酒须烂醉,贵贱琐琐宁当论。
()

去去何公子,春风一骑寒。含香辞上国,傅粉入长干。

桃叶江帆稳,梅花郡阁残。芳洲寻白鹭,何似故园看。

()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
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
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
□□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

江岸晓霜飘。襆被装成上小舠。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

风雪归来冷布袍。

()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
一尉惭梅福,三年愧孟光。
此情何所喻,川上有鸳鸯。
()
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
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
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
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
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
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
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
篙师勿槌鼓,幽兴苦留人。
()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
不妨高卧顺流归,五两行看扫翠微。
鼯鼠夜喧孤枕近,晓避客船飞。
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苎布衣。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
()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

风习习,水漪漪。燕来春意足,蝶舞落花迟。碧天斜日横云断,自在娇莺深树啼。

()

一树缃桃几万枝,馀花落尽未开时。从今甘比墙南树,长得春风半日迟。

()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
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
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
长日琴樽歌有杞,往时圭璧忆分桐。
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
()

空楼百尺江之浒,醉上凭轩怀故土。
数鸿秋入衡阳云,一帆暮过潇湘雨。
庾客伤心欲断弦,文通别泪空横柱。

()

日日齐眉举案,年年劝酒持觥。今年著意寿卿卿。幼稚绵绵可庆。
官冷未尝贫贱,家肥胜似功名。所为方便合人情。管取前途更永。

()

高柳螀啼雨后秋,年光空感泪如流。

满湖菱荇东归晚,闲倚南轩尽日愁。

()

红雨斑斑竹外蹊,黄金袅袅水边丝。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

()
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
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

狂风急似离弦矢,白雪轻如过眼花。北望故人犹数里,禦寒沽酒向谁家。

()
葵丘先生才绝奇,诗情画笔追王维。
家君曾延主西席,讲罢我辈从游嬉。
呼童时背锦囊出,宝马金鞍过南陌。
春色不知何处来,柳花乱卷东风白。
()

云净山光澹,烟消树影空。草玄閒坐久,落日见归鸿。

()

频宵为月卧风前,异世风流怀谪仙。半年且阔书邮置,六辈肯来从事贤。

白衣不但觅陶令,春草因之感惠连。醉里悠悠更何梦,南池水长叠荷钱。

()

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

()
间采秋荷自制衣,相逢旧雨语依依。
学穷科斗心空老,梦跨蟾蜍肉不飞。
几唤江帆和雁渡,长歌岩户见云归。
何须化鹤千年后,城郭人民半已非。
()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

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

鸡鸣春日晓,钟落上方幽。树湿云犹住,山空翠欲流。

酒床随客去,诗草付僧收。虚羡岩栖子,尘镳不可留。

()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
十年但有书题问,今日亲逢幕府开。
薤本自迎公始到,桃花应笑我重来。
何妨邂逅评诗句,不用殷勤治酒杯。
办取篮舆共吟赏,石头秋晚乱云堆。
()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

孝子人间果是非,肯堂春酒白鱼肥。程家二子平生计,只有吟风弄月归。

()

画梁语透帘栊晓。坼桐风送杨花老。细雨绿阴寒。罗襟只似单。
青门三里道。个个游芳草。比似嫁来看。踏青难更难。

()

真太忙生苟一时,野情幽事每交驰。同舟济者聊倾盖,吾党归欤盍指期。

风日频开友颜笑,珠玑间出洗愁诗。小儒坐耗大官食,羞学饥猿嗛两颐。

()

缥缈峰高碧雾重,仙人楼阁隐玲珑。新文出世诸生法,大道行天万古同。

未见江湖徵李泌,每劳卿相问王通。休誇林屋烟霞胜,霖雨苍生望未穷。

()

权店驿前山晚晴,天留高赏待西征。北来形胜重关紫,春去莺花几树明。

风物未缘怀故土,文章终恐是虚名。纡从一径过僧寺,红药翻阶忆五城。

()

巫山之高,淮水汤汤。我欲东归,洛大河无梁。船道阻绝,登高以望故乡。

故乡不可见,熊罴虎狼夹路而成行。狐兔失群,我与为侣。

()

梨山之阳兮有庙煌煌,州人祭享兮酾酒椎羊。
王之未死兮守土此方,王之既死兮州人不志。
建山之峭兮建水之长,建杭之粲兮建茗之香。

()

早从南海乞身闲,归卧东沧鹤共还。匣剑只今余紫气,杖藜随处有青山。

诗成欲破千人涕,药就应回九转颜。近种西园多少树,新枝旖旎许谁攀。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黄云如雾旧生涯,回首南洲道路赊。饮啄已为忘客苦,飞鸣不觉夕阳斜。

()
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凄凄。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

尊周微意托炎刘,秽史端令后世羞。不把遗经究终始,安知吾志在春秋。

虹霓未吐身先老,龟手空传自不侯。奏赋长杨上天去,断编残简乱山丘。

()

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

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

()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
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
南泉打破闲家具,浩浩诸方作话看。
今日为君重举过,明明历历不顢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