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峰寺壁。宋代。苏轼。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题灵峰寺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峰山上宝陀寺,
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
依稀犹记妙高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苏轼游历到灵峰山上的宝陀寺,他回顾自己的往事,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苏轼再次来到此地的情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灵峰山上宝陀寺":描绘了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地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白发东坡又到来":东坡是苏轼的字,也是他的号。"白发"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年老,"东坡又到来"表示苏轼再次来到这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3. "前世德云今我是":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前世的记忆,"德云"指的是灵峰山上的宝陀寺,而"今我是"则表示他现在的身份。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前世今生的联系,表达了对前世的情感认同。
4. "依稀犹记妙高台":这句话暗示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回忆。"妙高台"是指过去的某个地方,可能是苏轼曾经的居所或经历过的重要场所。作者用"依稀犹记"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刻记忆和情感。
通过这首诗词,苏轼展示了他对过去的情感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灵峰山上的宝陀寺和自己再次来到这里,表达了对前世的记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虽然简短,却蕴含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能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西郊即事三首。宋代。廖行之。唐年斗酒价三百,苦贵已起诗翁言。那知三倍犹痛饮,可知此老空烦冤。风烟澒洞搅霜信,云日黯淡浮天根。此世有酒须烂醉,贵贱琐琐宁当论。
送何仁仲之南都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去去何公子,春风一骑寒。含香辞上国,傅粉入长干。桃叶江帆稳,梅花郡阁残。芳洲寻白鹭,何似故园看。
南山寺潇洒阁呈川无竭二首。元代。方回。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南乡子 岁暮归自稚城。清代。陆进。江岸晓霜飘。襆被装成上小舠。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风雪归来冷布袍。回首也萧骚。十丈愁城无计消。差喜担头馀长物,椰瓢。博得童儿笑语高。
次韵参寥咏雪。宋代。苏轼。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真符女与申屠澄赠和诗(澄赠)。清代。佚名。一尉惭梅福,三年愧孟光。此情何所喻,川上有鸳鸯。
挽杨砥轩录参。宋代。刘黻。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云安下岩二首。宋代。冯时行。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篙师勿槌鼓,幽兴苦留人。
百字令 释宗。元代。王*。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送客还江东。唐代。韩翃。不妨高卧顺流归,五两行看扫翠微。鼯鼠夜喧孤枕近,晓避客船飞。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苎布衣。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
送李邕之任滑台。唐代。李隆基。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江南春。清代。李瑸。风习习,水漪漪。燕来春意足,蝶舞落花迟。碧天斜日横云断,自在娇莺深树啼。
墙北桃树。宋代。耶律铸。一树缃桃几万枝,馀花落尽未开时。从今甘比墙南树,长得春风半日迟。
天坛上境。唐代。元稹。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题南山卷二首。明代。廖希颜。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长日琴樽歌有杞,往时圭璧忆分桐。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
楼上述怀。宋代。王珪。空楼百尺江之浒,醉上凭轩怀故土。数鸿秋入衡阳云,一帆暮过潇湘雨。庾客伤心欲断弦,文通别泪空横柱。旧山几亩林泉乡,安得归兮事农圃。
西江月(为内子寿)。宋代。吕胜己。日日齐眉举案,年年劝酒持觥。今年著意寿卿卿。幼稚绵绵可庆。官冷未尝贫贱,家肥胜似功名。所为方便合人情。管取前途更永。
水楼感事。唐代。吴商浩。高柳螀啼雨后秋,年光空感泪如流。满湖菱荇东归晚,闲倚南轩尽日愁。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红雨斑斑竹外蹊,黄金袅袅水边丝。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
虞兵级宥康永年未六十一日相继力求归农余因。宋代。吴芾。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过芝塘将谒马字昌断冈道中二首 其一。明代。龚诩。狂风急似离弦矢,白雪轻如过眼花。北望故人犹数里,禦寒沽酒向谁家。
题普春上人所藏谢孔昭画。明代。徐章。葵丘先生才绝奇,诗情画笔追王维。家君曾延主西席,讲罢我辈从游嬉。呼童时背锦囊出,宝马金鞍过南陌。春色不知何处来,柳花乱卷东风白。普春上人尤知心,相逢留坐长松阴。闲将瑶琴抚一曲,散作青天鸾凤吟。是时先生纵吟目,对景写成图一幅。兴阑人散夕阳西,长笑一声山水绿。先生仙游已十秋,至今惟有斯图留。持来索我赋长句,等闲成作古今愁。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一。宋代。赵蕃。频宵为月卧风前,异世风流怀谪仙。半年且阔书邮置,六辈肯来从事贤。白衣不但觅陶令,春草因之感惠连。醉里悠悠更何梦,南池水长叠荷钱。
答柴主簿二首。宋代。林景熙。间采秋荷自制衣,相逢旧雨语依依。学穷科斗心空老,梦跨蟾蜍肉不飞。几唤江帆和雁渡,长歌岩户见云归。何须化鹤千年后,城郭人民半已非。
送二季之江东。唐代。李白。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
听段处士弹琴。唐代。方干。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出寺。明代。边贡。鸡鸣春日晓,钟落上方幽。树湿云犹住,山空翠欲流。酒床随客去,诗草付僧收。虚羡岩栖子,尘镳不可留。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代。杜甫。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五和堆字韵呈孟漕。宋代。苏泂。十年但有书题问,今日亲逢幕府开。薤本自迎公始到,桃花应笑我重来。何妨邂逅评诗句,不用殷勤治酒杯。办取篮舆共吟赏,石头秋晚乱云堆。
壮游。唐代。杜甫。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奉亲堂为古溪赋。明代。庄昶。孝子人间果是非,肯堂春酒白鱼肥。程家二子平生计,只有吟风弄月归。
菩萨蛮(春晓)。宋代。刘辰翁。画梁语透帘栊晓。坼桐风送杨花老。细雨绿阴寒。罗襟只似单。青门三里道。个个游芳草。比似嫁来看。踏青难更难。
次韵奉酬邵美中奉议示同舍。宋代。刘弇。真太忙生苟一时,野情幽事每交驰。同舟济者聊倾盖,吾党归欤盍指期。风日频开友颜笑,珠玑间出洗愁诗。小儒坐耗大官食,羞学饥猿嗛两颐。
寄蔡九逵。明代。顾璘。缥缈峰高碧雾重,仙人楼阁隐玲珑。新文出世诸生法,大道行天万古同。未见江湖徵李泌,每劳卿相问王通。休誇林屋烟霞胜,霖雨苍生望未穷。
净果寺晚眺。明代。陆深。权店驿前山晚晴,天留高赏待西征。北来形胜重关紫,春去莺花几树明。风物未缘怀故土,文章终恐是虚名。纡从一径过僧寺,红药翻阶忆五城。
悲歌。明代。胡应麟。巫山之高,淮水汤汤。我欲东归,洛大河无梁。船道阻绝,登高以望故乡。故乡不可见,熊罴虎狼夹路而成行。狐兔失群,我与为侣。日暮途远,傍无旅舍,悒郁谁语。悲风动地,阴云四起。仰天悲歌,泪堕不能止。
辞吊富沙梨山大王祠。宋代。郑起。梨山之阳兮有庙煌煌,州人祭享兮酾酒椎羊。王之未死兮守土此方,王之既死兮州人不志。建山之峭兮建水之长,建杭之粲兮建茗之香。州人祷福兮王锡吉禅,魂之来歆兮灵旗央央。蛇虎遁伏兮松桂芬芳,梨花烨烨兮王之甘棠。自古诗人兮樵悴异常,王之爵位兮何啬于唐。
寄怀吴莲阳师 其一。明代。游朴。早从南海乞身闲,归卧东沧鹤共还。匣剑只今余紫气,杖藜随处有青山。诗成欲破千人涕,药就应回九转颜。近种西园多少树,新枝旖旎许谁攀。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代。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四季雁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黄云如雾旧生涯,回首南洲道路赊。饮啄已为忘客苦,飞鸣不觉夕阳斜。
下蔡春暮旅怀。唐代。李中。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凄凄。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笑轩沈仲归挽章。宋代。释居简。尊周微意托炎刘,秽史端令后世羞。不把遗经究终始,安知吾志在春秋。虹霓未吐身先老,龟手空传自不侯。奏赋长杨上天去,断编残简乱山丘。
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
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送镇江推宫黄复斋六安守吴肖渠清江令郭希宇三君之任。明代。陈一松。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即事示儿。宋代。辛弃疾。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杨柳枝五首·其二。唐代。牛峤。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