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朗读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堪回首泪盈盈,
万里淮河听雨声。
莫问萍虀并豆粥,
且餐麦饭与鱼羹。

译文:
回首往事,泪水盈盈,
千里淮河传来雨声。
别问我吃着草菜和豆粥,
宁愿享用麦饭和鱼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质朴朴实的生活场景。诗人回首过去时光时,眼眶中满是泪水。在漫长的旅途中,他途经千里淮河,听到了雨声,这让他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然而,诗人却告诫不要问他为何只吃着简单的萍虀和豆粥,他更愿意享受用麦饭和鱼羹来丰盛自己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朴素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选择。通过对食物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心灵和情感的丰富与重要性。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乡情和对于淳朴生活的珍视。整首诗简练而含蓄,字字珠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它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真挚的情感和对于简单幸福的向往,引发人们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满足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君不见楚王渡东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
河魨本自食杨花,花结浮萍萍结实。
又不见越王食鱠遗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鱼。
河魨本是当年物,尚带西子胸前酥。
()
风雨潇潇旧满城。
今年九日十分晴。
且同北海邀佳客,共向东篱看落英。
罗绮队,管弦声。
()

名德钦前辈,行藏道自如。共期川作楫,独喜盖倾车。

伯囧书堪续,梁公药善储。分携资诲语,此意未应疏。

()

西夏往来迁子去,量移今喜在长安。梦魂尚悸关河险,足力应谙道路难。

定见相如归赵璧,不妨钟子著南冠。春风拟作还乡伴,花满吴宫得共看。

()
成须千年固,钜石不可摧。
惟君心如石,乃是为梁材。
()

赋诗舒啸杖藜行,水色山光不世情。醉卧午窗谁唤醒,柳阴啼鸟两三声。

()

白发将年往,青衫甫宦游。从来四方志,曾未一分酬。

幕府残机画,闾门失好修。惟馀旧秦月,寂寂照新丘。

()

唐人重科甲,拟以折桂荣。
一登群仙籍,不羡千佛经。
终全岁寒姿,乃比秋香清。

()
濛濛云畔月,离离雨底花。
花发雨偏妒,云过月倍华。
盛衰如行迹,往来何足嗟。
世无园绮徒,遂觉商岭赊。
()
索居坐孤陋,却扫甘隐沦。
荒径无辙迹,蓬藋方蓁蓁。
风雨撼四壁,一榻寄屈伸。
谁念相如病,岂堪原宪贫。
()

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
西楼别後,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
()

碧云叶底。万点黄金蕊。更看蔷薇清露洗。泽国秋光如水。余生牢落江南。幽香鼻观曾参。见说小山招隐,梦魂夜夜云岚。

()

青羊宫殿倚璇宵,昔日曾闻绛节朝。灵胜自知钟井络,清高原自隔尘嚣。

火烘丹鼎烹铅汞,花落仙房听凤箫。令尹不来春寂寂,碧桃开遍遇仙桥。

()
涂黄不学汉宫妆,一点檀心万斛香。
嚼蜡我今忘世味,羞将花谱细平章。
()

烟火星攒约万家,断垣犹自绕坡斜。逻旂戌鼓朝还暮,应有章逢隐绛纱。

()
天盖地载,成团成块。
周法界而无边,折邻虚而无内。
及尽玄微,谁分向背。
佛祖来偿口业债,问取南泉王老师,人人只喫一茎菜。
()

芦已藏人水鸟喧,草堪留坐午风寒。从来偏得田家趣,折莫催归兴已阑。

()

昨岁清明指冀方,今朝寒食滞郧阳。儿曹上冢亦随俗,客子思亲偏断肠。

四十九年年已去,一百五日日初长。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

()
兰渚前头湖水清,了无俗事败幽情。
雨淋茅屋随时补,日射油窗特地明。
庭树晚莺窥户语,邻园秋笋过篱生。
芥菘渐美盐醯足,谁共贫家一釜羹?
()

迢递车盘道,闽关望不赊。四年怜作客,万里喜还家。

树隐山含雾,溪明水印沙。重阳风日好,一任葛巾斜。

()

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

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

()

无量劫来几相见,莫话南州与北县。
居士向来业风吹,自合失却本来面。
今年坐夏在鹤林,许我先驰海舟便。

()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

南岳经声苦,东林眉宇嚬。似他添强笑,犹恐隔邻嗔。

()
高梧动凉吹,月色如新磨。
吾侪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灿柯。
中庭人语寂,玉佩鸣相摩。
()

沙鸥睡稳,雨声惊起,竹里双扉开合。南屏一缕白云生,早失却、雷峰残塔。

青苔妨屐,黄柑伴茗,松老应同僧腊。西风萧瑟柁楼寒,向弥勒、龛中下榻。

()
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
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
不御铅华似洛妃,清虚全与道相宜。
月明何处回仙驾,独立沙头尔许时。
()
吴楚相望道阻长,我来邂逅挹群芳。
人如盘谷元非隐,诗到孤山不道香。
每与盍簪移永日,更须篝火及余觞。
何须夸去东州说,不学蓝关独吊湘。
()

淡妆素服出天真,彷佛罗浮世外身。自与芝兰同气味,不须霜月借精神。

暗熏诗梦春先到,光映书帷夜转新。三嗅怅然成独咏,为怜清绝更无伦。

()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
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
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
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

诸亭环立一湖湾,区界无多眼界宽。
苍石传为伪刘物,绿波曾浴葛仙丹。
两边堤树四时碧,一片冰壶六月寒。

()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

一生愁恨集今辰,尚有微躯系五伦。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

()

金枝联玉叶。世代有宗英,声华烨烨。君侯更超绝。抱不群才气,壮图英发。津途轨辙。□武上、青宵迥别。自玉阶、契合君王,拍拍满怀风月。
奇绝。身居萧散,志在功名,眼高天阔。恩来魏阙。长江上驻旌节。待胡尘有警,纶巾羽扇,谈笑周郎事业。恁时看、国倚强宗,诏褒伟烈。

()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人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臘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

长安十二门,光门最妍雅。渭水从垄来,浮游渭桥下。

()
碧渊湖上小崆峒。
人在水精宫。
提壶莫惜莺边醉,蝶困花、来往匆匆。
一饷颠风狂雨,满山怨紫愁红。
()

六奇枉说汉谋臣,后此和戎是妇人。能使边庭无牧马,蛾眉也合画麒麟。

()
一夜云潢剪素娥,平明门外奈诗何。
灞桥郑五方如许,冰柱刘叉更患多。
众版并题吾岂敢,扁舟乘兴子能过。
不嫌茅舍无氈否,共续长安慷慨歌。
()

人事有离合,明月时亏盈。裁纨制团扇,昭此中心诚。

纨素岂不洁,爱恶殊其情。团扇岂不嘉,循环葆其贞。

()

三日楼船听棹歌,江湖归兴满渔蓑。功无铜柱长为客,浪笑壶头马伏波。

()

何处杜鹃声。不耐愁听。珊瑚枕上解朝醒。吹落杨花飞作絮,又近清明。

双燕拂帘旌。猩色围屏。辛夷花底闭门深。一缕茶烟人不到,慵炙鸾笙。

()

凉雨净氛壒,孤云结层阴。飞流激芳涧,嘉木澄幽林。

鸟啼谷中趣,人閒川上心。谁为后来者,当期此投簪。

()

寒郊独往兴悠哉,问讯山翁破腊回。
犀轴冰寒苕水句,衲衣雪暗锦营埃。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

双飞龙剑出天涯,烨烨寒光射彩霞。碧海楼台环碣石,青山城郭抱琅琊。

齐都按节民风变,鲁壁探书世代遐。底事徂徕看日上,扶桑晴旭正当衙。

()

五能之鼠,技无所执。应气而化,翻飞鴽集。诗人歌之,无食我粒。

()
下临无地手扪天。
上云烟。
俯山川。
栖止危巢,不隔道林禅。
()
边穷厄未穷,复此逐归鸿。
去路多相似,行人半不同。
山川藏北狄,草木背东风。
虚负男儿志,无因立战功。
()
雨过儿童饱饭牛,趁晴耕垦种来牟。
田家作苦无储蓄,待哺全须麦有秋。
()

避秦休问入桃源,避世何须金马门。欲访草堂何处是,石桥流水百花村。

()
万石湖南港,杨林湖北潭。
不胜摇橹倦,顾欲使风贪。
凛凛岩墙戒,悠悠鸩毒耽。
频能愧沙鸟,数可傲征帆。
()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
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

日道缠南复缠北,蓬户长开少人迹。三噫七哀非我意,我身乃是投荒客。

()

冠盖群公集,岩峦九日攀。赐萸思汉殿,落木怆秋山。

岁事凶荒后,边尘陇坂间。吾生尚鸡骨,不醉鬓毛斑。

()
燕入虚檐教子飞,风帘不卷和新诗。
绿阴满迳晴蜓小,正是梅黄欲雨时。
()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

寒潭吞别派,孤屿屹中流。
昔有骖鸾客,因名坠马洲。
洪波长赴海,碧树几经秋。

()
人间渐少老书生,真赝谁能别旧坑。
磨墨挥毫自奇怪,可须一砚苦求精。
()
莫问九三二八,无过阴偶阳奇。
大都离坎结夫妻。
要识屯蒙既未。
若遇一阳起复,便堪进火无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