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宋代。韩元吉。海上狼烽不起烟,兵戈犹记旧年前。岩居有客能招饮,肉食何人为给鲜。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共寻餬口田三计较,仍办遮头屋数椽。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上狼烽不起烟,
兵戈犹记旧年前。
岩居有客能招饮,
肉食何人为给鲜。
但得生涯类盘谷,
可无风景似斜川。
共寻餬口田三计较,
仍办遮头屋数椽。
中文译文:
海上烽烽再次燃起,战争的烟雾升腾,
往日的战争仍历历在目。
在山岩中居住的人有客人来招待,
食物丰盛,但是谁为了它们而辛苦耕种?
只要拥有安稳的生活就像盘谷一样,
即使没有壮丽的风景,也能像斜川一样美丽。
共同寻找谋生之道,计算着温饱之田,
仍然努力修建遮风避雨的小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艰难的生活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海上烽火再起,战争的阴云未散,表达了对往日战乱的记忆和对和平的向往。他提到在山岩中居住的人能够招待客人,有丰富的食物,但却思考谁为了这些食物而辛勤劳作。这种描写暗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和一部分人民的困苦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希望能够过上安稳而宁静的生活,即使没有壮丽的风景,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则描述了人们努力寻找谋生之道,计算着温饱之田,努力修建简陋的遮风避雨的房屋,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社会困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安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们为了生计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生活情境的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味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韩元吉。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矮斋杂咏二十首·问宿。宋代。华岳。紫骝回首客思归,万里家山蝶梦迷。问宿莫来林下邸,夜深生怕杜鹃啼。
草堂秋日四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芙蓉开向越江头,晚色萧萧倦倚楼。目尽关山千里月,风传砧杵万家秋。秦人独抱漳滨病,楚客难禁泽畔愁。此际相思正无限,况逢边雁下汀洲。
和王立之见赠四首 其四。宋代。谢逸。钟鸣戒夜行,途远畏日暮。王良鞭骥子,一跃仅十步。怪事书咄咄,白发生故故。未暇陈九事,亟归读四库。
泊小姑山。宋代。陈造。楚山屹两姑,我见乃其稚。闻名诗卷音,识面客舟次。玉刻极端丽,簪植瞑苍翠。娟月上天角,相与诧妩媚。怒风将我西,未憗卜晚憩。山足舟可舣,山木缆可系。山外正风波,独此佳食寐。断知有神物,主此胜绝地。明朝捐行橐,可无答神赐。白鹅雪为肪,绿蚁香馥鼻。舟稳风又熟,无乃契神意。未暇访彭郎,辞费辨非是。
采莲曲。明代。郑渊。梧桐转阶月如水,满地瑶华铺不起。谁家玉箫吹画楼,不管洛阳春色愁。吴姬蹈歌楚女舞,罗带同心结飞组。采莲不采菂中薏,见人但道莲心苦。鲤鱼吹风红叶秋,独持明月上兰舟。巴陵去去三千里,情与白波天外流。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宋代。苏轼。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飞球互明灭,激水相吞吐。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何时九江城,相对两渔父。
河上秋兴十首 其十。明代。李梦阳。不寐伤寒节,孤吟绕菊行。月沉李家浦,雨入宋王城。飒沓杨柳落,断续寒蛩鸣。泛泛中河艇,谁知此夜情。
浣溪沙。宋代。孙觌。弱骨轻肌不耐春。一枝江路玉梅新。巡檐索笑为何人。素影徘徊波上月,醉香摇荡竹间云。酒醒人散梦仙村。
赠闽帅。明代。张元凯。十载登坛未二毛,将军劳苦自功高。列营曾按先驱辔,下濑尝投后饮醪。肘畔累累元鹊化,韔中矫矫是乌号。尉佗魋结犹南国,莫使尘埃蔽宝刀。
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宋代。李廌。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彭襄毅泽 其一。清代。严遂成。嫁女楚楚造漆器,中人之家所有事。是第不为吴隐之,乃援象箸王杯例。趣焚之火持急装,徒步南登太守堂。堂上抡杖下堂詈,十二围腰倒平地。匍伏受责起牵衣,苦留不住飘然归。徽州固是脂膏地,尔母瘠民吾乐饥。何哉石城邹吏目,以言谪官饭不足。其父来视之,怒其不养捶之哭。两家义方非中庸,中庸之道惟痴聋。
杂曲歌辞·杞梁妻。唐代。贯休。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禁林讌会之什。宋代。吕祐之。高会蓬瀛振德音,崇贤同庆湛恩深。瑞融云露飞宸翰,荣下烟霄饰禁林。凤藻环奇清击石,龙文模琢丽雕金。辞臣喜适逢时愿,睿眷殊敦好士心。华照北门张级绣,秘逾东序敌球琳。玉堂宴罢尤知幸,御牓天章岂易寻。
东林寺。宋代。范成大。谈易翻经宰木春,三生犹自袅烟熏。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