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牧牛

儿牧牛朗读

《儿牧牛》是明代吴志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儿牧牛,丰林清润纵尔游。
年幼的孩子牧放着牛群,丰美的林木和清澈的溪水随处可见。

长鞭短策莫轻举,从渠饮啮饱即休。
用长长的皮鞭和短短的驱策棒来驾驭牛,不可操之过急,牛在河渠边饮水,吃饱后即停止啃食。

老幼年年仰衣食,耕种田园藉牛力。
老幼每年依赖衣食,通过牛的力量来耕种田园。

早夜单衣自饭之,只恐春来或牛瘠。
清晨和夜晚,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自己解决饭食,只是担心到了春天牛可能会瘦弱不堪。

日日丁宁语牧儿,老翁饷尔当及时。
每天都要安慰和指导孩子们,老人们会及时提供食物。

笼禽吹笛任相学,慎勿将牛尝苦之。
囚禁的鸟儿吹奏笛子,随意模仿相互学习,但请谨慎,不要使牛受苦。

牛不耕田廪无粟,淮上三年食人肉。
如果牛不耕田,库房里就没有粮食,淮河流域的人们将在三年之内沦为食人肉的对象。

这首诗词以牧童和牛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诗中表达了年幼的牧童牵引牛群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游荡的情景,描述了他们依靠牛的力量耕种田园、解决衣食的艰辛生活。诗词中还融入了对于牛的关心和对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思考。诗中呈现的田园景象和牧童牵牛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自然、朴素的感觉,展现了一种简单而又真挚的生活态度。通过对牧牛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农耕劳动的赞美和对于自然生活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责任。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诗意,使人们领略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志淳

元明间庐州府无为州人,字主一。元末历知靖安、都昌二县。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幸所阻。以避兵移家豫章,再迁浙江鄞县东湖。入明不仕。工草书篆隶,亦能诗。...

吴志淳朗读
()

猜你喜欢

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

南轩对林晚,篱落新蛩鸣。

()

短爱易长苦,存相犹槁柴。捐情殉穷促,殊非达者怀。

独篁媚墙影,秋日多晴佳。匿翠无人怜,澹露与摩揩。

()
繁华辞帝辇,岑寂峦山林。
志向浮名淡,房扃古寺深。
诗窗来皓月,齐磬下幽禽。
终约逢新雪,闲过话静心。
()

客路东西曾数州,诗成宁免暗中投。我今办取逢人说,倾盖悬知胜白头。

()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

六旬过二年非夭,老马为驹事可嗟。快意黄金随手尽,回头白日向西斜。

宣城博进催官牒,蒿里新坟泣暮鸦。惆怅秋风吹葛帔,遗孤谁抚乐安家。

()

劳燕分飞十八春,相逢疑假又疑真。灯前带雨梨花弱,扇底含烟柳叶颦。

不嫁东家应有命,再来南陌岂无因。深红落尽馀青子,小杜诗成倍怆神。

()

萧萧风雪逼人寒,欲整行装忍泪看。珍重送君无别语,高堂代我问平安。

()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